X宝还有未来吗
前段时间马爸爸回来了,大刀阔斧改革了,换帅了,调整战略了,然而,能破局吗?
互联网这个行业就是这样,风起的快,飞上天很快,掉下来更快。
说阿里目前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其实真不为过!
遥想当初有多么意气风发,气吞万里如虎。而如今,就有多么的焦虑、落魄与纠结。
马爸爸甚至在内部会议上搬出了柯达、诺基亚,作为失败案例。
其实这一系列的变化,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两点:
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的坚守以及企业护城河对于投资的重要性!
张勇在位的这段时间,讲真的,阿里的发展不是很如意。
投入了太多的资源在天猫和大品牌的扶持上,有一段时间,一个天猫店甚至被炒到几十上百万,太夸张了!
而这段时间,淘宝的中小卖家就活的非常惨,基本上是很难有流量,很难挣到钱的。
同时正是在这个窗口期,被拼夕夕逮住了下沉市场的机会,迅速崛起,快速抢占阿里的电商市场份额。
而之前在淘宝上挣不到钱的卖家们,通通转向了拼夕夕。消费端被抢用户,供应链端被抢卖家,怎么可能能活得好?
而马爸爸回归后,强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回归淘宝。
回归淘宝的本质是什么?
回归中小商家,以中小商家为本,让中小商家能挣到钱。阿里绕了一大圈,终于又找到了当初创立淘宝的初心!
不禁让我感叹: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设定很容易,要长期坚守确实太难。
连阿里这样的企业,都会在前进中丢失了初心,何况是无数的普通创业者呢?
再者国内的消费,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消费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品牌都活得很滋润。
但是大家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近些年经济不是很好,叠加三年的口罩事件,当下大家的消费更加趋向于理性。消费者开始慢慢忽视品牌溢价,更重视产品体验和性价比了。
阿迪、耐克在国内市场销售额的大幅下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就好比一件短袖,我以前也会买上千元一件的,现在感觉一件一两百的短袖,质量和舒适度甚至比上千元的还好。
所以,我很认可阿里的这次战略决策转变。那么转变后就能破局吗?我觉得很难了!
即使阿里分拆了六大部门,每个部门各自为战,美其名曰:激发创业动力!
但是事实上,每个部分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说实话,阿里可能也只是想看看哪个部分最后能跑出来,再集中资源在哪个部分做突破!
尤其是电商板块,市场份额逐年萎缩,一步步被拼多多吃掉了巨大的下沉市场。
而互联网行业,用户心智一旦形成,想再去扭转,简直难如登天!!
这一点也不禁更加深了我对于企业护城河的思考!!
同样的互联网大厂,为什么在投资的时候我一直很看好腾讯,而不是阿里呢?
说到底就是护城河的深与浅!!
阿里的护城河深吗?讲真的,确实不深,而且河正在一步步变得越来越浅。
但是腾讯却有着极深的护城河,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地位至少在当下没有看到能被颠覆的迹象。
正是因为有了极深的护城河,才能确保企业有源源不断的自由现金流。
而我们投资说到底投的是什么?就是一家企业的长期现金流折现!
而如何确保企业能够有长期稳定的自由现金流呢?唯一的判定因素:就是这家企业的护城河,到底深还是浅。
讲真的,放眼望去,几千家上市公司中,能有很深护城河的公司真的不多。那我们的投资是不是就变得简单很多?
单凭这一个思考维度,你完全就可以过滤掉95%的公司了。
接着你需要思考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继续把剩余的5%的公司拉出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1、是不是一个好行业?
2、是不是一个好公司?
3、有没有好的商业模式?
4、有没有一个优秀管理层?
5、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6、有没有一个好价格?
7、竞争的格局是怎样的?
8、公司的基本面
9、有没有规模效应?
10、未来还有没有成长性?
.......
所以,投资看似可以极度复杂,但也可以极度简单,牢牢抓住本质,坚守本质就可以了。
难得是什么?是“知行合一”。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也是一样。
最近temu在北美的各种超低价格战,把市场一通乱搅,不得不说,还是给一部分卖家带来了不少困扰。
那么如何应对?如何破局呢?
都说亚马逊要某宝化了,要出“找同款”功能了,要改review展示形式了,要越来越卷了..
听了那么多消息,是不是越听越焦虑?是不是彻夜难眠,甚至想着退出市场了?
还记得我一直反反复复跟大家念叨的吗?
差异化,差异化,还是差异化!!!
哪怕你没那个资金实力,咱就不能做一些低维度的差异化吗?就不能做一些组合搭配的差异化吗?
你但凡有点差异化,就不至于陷入到极其被动的“找同款” 价格战比拼中去。
所以,兄弟们,听我一句劝:外部环境在变,跟着变,才能应万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
这不是鸡汤,而是本质。知行合一,方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