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无毒不等于无害。有毒无毒,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既不必谈毒色变,也不能认为
食物无毒不等于无害。有毒无毒,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既不必谈毒色变,也不能认为某些东西无毒就可以大吃特吃。什么叫做毒?不就是对你身体或身体的某个系统、脏腑有害,导致疾病或死亡嘛!否则,“毒”字何来? 那么,没有毒的东西,会不会对身体就无害呢?非也,道是无毒却有毒!我们每天吃的肉类食品该是无毒的吧!可是现代社会里恼人的肥胖症不就是吃肉吃出来的吗? 据统计,北京15岁以下儿童9%血脂异常,8.5%心率失常,心脑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无论是给个人,还是给国家都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不都是这些无毒的食物造成的吗? 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上就说过:“膏粱厚味,足生大疔。”大鱼大肉吃多了,是要让你得大病的。老百姓常说:“吃得好,死得早,粗茶淡饭保平安。”指的也是这个道理。 晚清的左宗棠,能征善战,一代名将,官居当朝一品。然而其因嗜肉,一粒饭也不吃,未到7旬便得了半身不遂,一直到全身瘫痪。据说他每次吃饭,仆人夹起肉,一块一块地塞进他的口中,吃下十几块,他摇摇头,表示已饱,连一点饭菜都不吃。终年73岁,死得很凄凉。 精米精面,那是绝对无毒的吧,但它们却是造成糖尿病的元凶。糖尿病晚期转并发症,更是痛苦难当。这个无毒的精米精面可谓毒莫大焉。我治疗糖尿病,除了开点对症的药方外,嘱咐患者每日至少饭中加入2小杯细糠麸皮,越多越好。凡依照我的话久服者,多能断根。 或问,你一个不懂现代科学之人,何以知糠麸能治糖尿病? 说来也很简单,以前的人吃糠咽菜,很难吃上一个白面馒头。但那时未见一个糖尿病患者,是知今之多如牛毛的糖尿病患者,皆是口福享得太多了。用现代话说,是饮食失去了平衡,得用饮食纠偏,通过纠偏才能达到平衡,这和中医治病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道理一个样。 不是精米精面有毒,是你管不住嘴呀,你吃多了,它就变成有毒的了,就“足生大疔”了。 海参是海中八珍之一,它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菜肴,而且还能补肾益精,滋阴补血,润燥调经,是滋补佳品,被称为“海中人参”。 据现代研究,海参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每100克干海参含蛋白质55.7毫克,含铁11.4毫克,其含镁量竟高达1109毫克,在海产品中名列榜首。镁是人体必需元素,它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部分,缺镁会导致心肌坏死,尤其是海参所含的硫酸软骨素,具有养颜和抗衰老的奇特功效。 有常吃的人说每天吃1个海参,坚持一两个月后,尿频症状就没有了,且不容易感冒。一患者年届7旬,原来手足冰冷,在坚持吃了一段时间的海参后,手足变暖,且开始有些脚汗了,老人脚干无汗,是衰老象征,有脚汗就表明代谢旺盛身体比以前健康多了。 据介绍,一位教师身患神经衰弱和慢性气管炎,极度衰弱。他得知海参是滋补佳品,便开始服用,病情逐步好转,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前后判若两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海参价格昂贵,自有其道理。 那么是不是海参就人人可食了呢?也不是。一患者亦年届7旬,患有心脏病,他经济条件好,不惜高价买了最好的刺参。但是他一吃海参就流鼻血和牙痛,试吃了几次都是如此,后来他再也不敢吃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是阳热体质的人,虽高龄亦如此。海参毕竟是温性的,所以他吃海参犹如火上浇油。若昧于海参含镁之说,坚持吃海参岂不是会要了命吗?所以对于一般人都非常适合吃的海参,但对于阳热体质的人,无毒的海参就成了有毒的了。 被誉为海中人参的海参尚且如此,那真的人参就更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