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自觉症状有哪些?中医肝病专家陈燕力主任分析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有3类:他汀类、贝特类及烟酸类。其中烟酸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比较小,他汀类及贝特类降血脂药,对肝功能会有一定影响,在使用前需要先查肝功能,再考虑能否服用。该药的主要副作用是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骼肌损伤,多表现为转氨酶及肌酶升高。在服用降脂药之前,一定要明确肝功能是否正常;而正在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也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如发现异常要停止服用,并立即向医生咨询。
很多减肥产品实际上不是药品,其产品批准文号为保健产品,且减肥产品引起的肝损伤也有报道。许多减肥药都含有干扰脂肪代谢的药物成分,而说明书解释往往比较简单;一些减肥药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对肝有毒性作用,造成药物性肝损害,滥服滥用会出现肝区不适、腹胀、转氨酶增高、黄疸等症状。若继续服用减肥药,不及时治疗,症状会持续加剧,甚至有可能发展成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果是单纯性肥胖,减肥时应首选运动与饮食相结合的方式,不要乱服减肥药品。
解热镇痛药是老百姓经常使用的一类药物,感冒、头痛、发烧、关节痛时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这类药物也是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在非处方药中比较常见,在药店就能买到,很多人因此容易忽视过量服用造成的危害。其实,患者不能因为是OTC就放松警惕,也不建议久用。因为特殊原因需要长期应用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测肝功变化。

肝损伤自觉症状有哪些?
药物性肝损伤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在症状上没有区别,轻者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只有通过肝功能检测才能发现。较重者可以表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皮肤、巩膜发黄、肝区不适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肝衰竭,表现高度乏力、重度黄疸、出血倾向、甚至出现肝昏迷及生命危险。因此长期服药的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发现药物性肝损伤,及早进行治疗。如果所服用的药物在说明书中有明确提示可能有肝损伤,在用药的过程中应进行肝功能的监测。
合理用药,避免肝损伤
以上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肝毒性,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监测肝功能。有些药物具有蓄积作用,长期服用就可能出现慢性肝损伤症状。很多血压、血糖、血脂“三高”人群需要长期用药,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肝损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进行用药调整。比如降糖药引起的肝损伤,无法避免用药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将口服降糖药改为注射胰岛素治疗。部分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和肿瘤患者,不管是中药治疗还是西药治疗,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出现肝损伤。
此外,一些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一过性的,可逆的,即停药后就可缓解,比如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肝损伤。医生在处方时会考虑到药物毒副作用,权衡利弊后再使用,因此,也不必过于担忧。避免肝损伤,专家建议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如果被诊断为药物性肝炎,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饮酒、避免劳累、不要过于担心,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诊治,很快就能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