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俄罗斯进一步的报复措施,欧盟把立陶宛“卖了”

文/刺客
近日,俄罗斯以“检修”为由,将欧洲能源“命脉”—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的供应量减少60%,给欧洲的能源安全战略带来强烈冲击。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各国为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但结果都被证明是徒劳的。
作为欧洲国家中反俄最凶国家之一的捷克,也正在承受天然气匮乏的剧烈阵痛。据观察者网24日报道,捷克负责能源安全的巴图什卡日前表示,如果今年冬季天然气供应中断,捷克将“尽可能焚烧一却可烧的东西来供暖和发电”。对此,英媒指出:俄气供应锐减,导致意大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的天然气供应紧张。
何止只是上述这些欧洲国家遭受天然气匮乏之苦?在整个欧元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新华社在24日的报道中说,欧洲地区近日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电力供应成为了欧盟能源供应的一场“压力测试”。而随着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加剧,欧洲对俄罗斯挥出的制裁大棒,已经不可避免地伤及己身。
欧洲虽说企图寻求新的能源供应手段,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事实证明,在短时间内他们无法做到。所以,随着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量逐步减少,加之此前莫斯科以“违反卢布结算令”为由,切断了对芬兰、瑞典、波兰和保加利亚等国家的燃气供应,这让深陷能源危机的欧盟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现在看来,因能源匮乏而疼痛难忍的欧盟终于忍不住叫出声来。捷克准备“燃烧一切可以烧的东西”来保证保暖和电力供应,其他欧盟国家日子也同样不好过。德国再也不提及所谓的“环保”了,日前宣布重启火力发电厂,以应对天然气缺乏的问题。而波兰做得更绝,为应对遭俄罗斯断气的危机,该国政府官员甚至号召民众,上山捡柴火用于取暖或者烧饭。
俄罗斯还没有全部终止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欧盟内部就已经叫苦连天。要知道,现在还没到冬季,一场热浪就导致欧盟区“承受了极限重压”。如果俄罗斯选择在冬季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估计布鲁塞尔的那帮政客想都不敢想。
现如今,俄欧关系因乌克兰问题已经势同水火,近日立陶宛又按照欧盟的指令,封锁了俄本土到加里宁格勒的陆上交通线,这等于就是在给极度紧张的俄欧关系火上浇油。而克里姆林宫有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切断对欧盟区的能源和电力供应。这样一来,在进入冬季之后,欧盟各国将不得不“烧掉一切可以烧的东西”用于取暖和供电了。
当然,欧盟想要避免这种悲剧性后果的发生,就不能再给普京制造存在这种想法的机会。也就是说,欧盟需要拿出一点诚意,让普京明白他们不想让俄欧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所以,欧盟“很自然”地选择了出卖立陶宛。据《环球时报》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委员会主席博雷利23日表示,欧盟不想阻塞或者停止俄本土和加里宁格勒之间的交通。
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称,一些欧盟官员和外交官对立陶宛挑衅俄罗斯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显然,受命于欧盟挑衅俄罗斯的立陶宛,现在反倒成了制造危机的惹祸精。
也难怪,如果因此而招致俄罗斯的报复,姑且不论会不会引发新的战争,普京单凭切断对欧能源供应,就足以让欧盟各国吃不消兜着走。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说,博雷利的相关表态,显然就是在澄清制裁影响,并试图平息争端。
诚然,立陶宛在西方大国的操控下,再次成为了反俄的冤大头。毕竟,封锁加里宁格勒,是欧盟的指令。但维尔纽斯当局却因为玩得太过火,给西方大国利益造成威胁,因而遭到西方政客的“质疑”,也是一种必然。
如此看来,因普京对欧反制措施的杀伤力巨大,让欧盟无法承受俄罗斯进一步反制的代价。所以,欧盟不得不把立陶宛给卖了,寻求与俄罗斯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争端,以确保对方不会在冬季来临期间切断天然气供应。而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就让立陶宛单独去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