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解决,调解了九次!村民提到这个司法所都竖起了大拇指!

从事调解工作,总会遇上纷繁复杂、难以化解的纠纷,这就需要调解人员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耐心,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今天的《五星司法所》系列节目,我们来介绍一个把调解工作坚持到底,以“沉下心,勇创新”的精神服务辖区群众的明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
一个案件调解八次 依然锲而不舍
城关乡地处三明市明溪县中部,总面积131.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城关乡户籍人口为11915人。矛盾纠纷涉及征地、工伤、林业、扶贫、生态环保、婚姻家庭、邻里等多种类型。
2017年城关乡司法所打造了一支由18名调解志愿者组成的“成轩”调解室,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积极开展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化解了600多起纠纷。

村民阿凤和同村的谢大爷因一起交通事故产生赔偿纠纷,城关乡司法所的调解员从2020年起先后介入调解了8次,还是没能解决。当阿凤提出希望能再次介入调解,调解员二话没说,立即前往化解矛盾。
调解员情理结合劝说
谢大爷表示道歉
阿凤希望肇事方谢大爷能对自己的伤情做出赔偿。年过7旬的谢大爷则认为,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阿凤走路横冲直撞。双方还在调解过程中一度发生了争执。

调解员 陈洪禄
老百姓在农村工作走来走去很正常,主要是你无证驾驶,交警这份认定书就是说你负全责。
从法律层面上,调解员提醒谢大爷应该依法担责,从情理上,也该顾及乡里乡亲的情分。经过第九次劝说,谢大爷终于对阿凤表示道歉,调解进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调解结果:谢大爷补偿27000元
双方握手言和
每个调解成功的案件背后,都凝聚着调解团队不懈的努力。

连所长耐心地把赔偿金的组成对谢大爷进行了解释,消除了他的顾虑,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后跟进办理司法确认手续
确保案结事了
为了确保调解结果,调解员陈洪禄在拟定完调解协议书后并没有草草了事,而是带着阿凤和谢大爷前往当地法院,对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这样一来,协议就有了和法院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哪一方若是违约,另外一方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明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所长 连镇
如果当事人有要求,或者说这个案件比较复杂,可能十几二十趟都要来。如果是在晚上接到电话也要来,我们这边调解员都是这个要求:第一时间到现场,谁接到电话谁就要负责把它调解掉。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我们大家再一起来商讨一起来化解。
搭建村居调解平台 快速化解基层纠纷




2020年建成了三明市首个乡村“说事评理室”、让百姓的苦楚有处言,矛盾有身边信任的人来解。
2021年9月,明溪城关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省级“五星司法所”。
2021年10月,荣获司法部“全国模范司法所”表彰。
明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所长 连镇
有的很多很困难的纠纷,经过这个说事评理室来调都顺利地解决了,调解成功率基本上99%。如果是当地的评议员还解决不了,我们县里面还有专家团队来给大家评,所以基本上都能解决。
明溪城关司法所在辖区村部设立说事评理室的举措,让村民与调解员有了更近一步的接触。2021年底,辖区内三峡移民和本村的村民因为土地纠纷,引发了较激烈的争吵,评理室的调解员在接到信息后,以极快的速度化解了这起矛盾。

城关乡说事评理室的设立,动员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调解、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纠纷。能及时掌握舆情,防止矛盾激化。这一场即将演变成为恶性事件的村民土地纠纷,才能在短短的15分钟内得到化解。
当事人 阿华
程委员也耐心地给我们做了工作,乡里面那么多领导那么关心,平常对我们也很照顾,所以说我怒火也消掉了,也是太冲动。再有这些事情,我一定找乡里面的领导如实反映,请你们来帮助协调解决。
明溪县城关乡副乡长 程晓康因为他是开企业,我刚好也分管安全生产,有事没事的时候我会问候他几句,关心他一下。我个人的感觉,不能在有事的时候再去找他们,应该在注重平常,所以说那件事情的化解,我觉得应该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热心关注“特殊人群”矫正工作
司法所看似平常,却也特殊,因为它还承载着教育改造挽救“特殊人群”的重任。
近年来,因故意伤害罪而刑满释放的老戴,则是城关司法所最关注的对象。在司法所的帮助下,老戴一家还开始种植草莓搞创业,还学起了法律知识。
明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所长 连镇
学了法律知识以后,他就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就不会说很冲动地对别人。
坚持“司法为民”
努力成为“平安明溪”的“名片”
城关司法所对老戴的帮教,让老戴学会以人为善,遵纪守法,小日子也是越过越顺利。

城关乡司法所率先垂范、强化督导、重点宣传普法工作,增加法律援助服务,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600多人次,避免和挽回各类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努力将“148”法律服务打造成人民群众的“开心琐”“连心桥”“守护者”,成为“平安明溪”的一张“名片”。
王远明 明溪司法局局长
我们用“真心、公心、爱心、细心、暖心”这“五心工作法”,帮群众解忧,为群众解难,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有真正的收获感和满意感。
三明明溪城关司法所不断赋予“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新内涵,探索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新机制,创新实施“1234”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切实将矛盾彻底化解在最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