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球及中国HIL仿真行业研究及产业链分析(简版)

2022-04-18 16:34 作者:恒州博智调研  | 我要投稿

硬件在环仿真(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HiL或HIL),是一种用于实时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测试技术。硬件在环仿真提供动态系统模型,可以模拟真实的系统环境,加入相关动态系统的数学表示法,并通过嵌入式系统的输入输出将其与仿真系统平台相连。


硬件在环(HIL)仿真必须包括传感器以及致动器的电子仿真,这些电子仿真是仿真的受控设备以及待测嵌入式系统的接口。电子仿真传感器的数值是由仿真的受控设备所控制,再由待测嵌入式系统读取。待测嵌入式系统会实现控制算法,改变让致动器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的变化就会改变模拟受控设备的控制输入以及内部状态。


硬件在环(HIL)仿真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硬件在环仿真行业是一个全球竞争的行业。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和成熟仿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硬件在环仿真主要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主要企业包括dSpace GmbH、National Instruments、Vector Informatik、ETAS等。与欧美相比,我国硬件在环仿行真业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市场化发展期,国内厂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面向应用的基础软件、硬件产品开发,面向行业应用的专业仿真产品开发方面与国外厂商存在较大差距,从业公司进入行业较晚,经营规模小,大多以代理和系统集成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不高。总体上来看,硬件在环仿真市场化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制造业逐渐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正在逐渐的被各大制造企业所采用,各地政府也纷纷筹建和规划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计划在这一轮智能制造工业升级过程中取得发展先机。可以说从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发展前途一片良好,硬件在环仿真下游汽车、国防、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石化、采矿等行业正快速发展,必将为我国的硬件在环仿真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与硬件在环仿真相关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和行业仿真应用需求的牵引,硬件在环仿真技术获得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仿真技术应用效益与其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仿真技术将向复杂化、精确化、组件化、交互式方向发展。


通常而言,真实测试设备比较昂贵,相对于高精度的实时仿真机造价更高。因此在产品开发和测试阶段,使用HIL仿真机比真实设备更加经济。HIL仿真技术可以让工程师轻松执行在实际设备中危险测试工况,并且在执行绝大多数的危险工况测试序列时,没有危险工程师安全的风险,因此通过HIL技术测试后,实际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硬件在环(HIL)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电子电力及其他领域(生物医药、医疗、通信、交通、物流、教育等),应用领域广,市场需求空间大,行业发展动力足。


2020年,全球硬件在环(HIL)仿真市场规模达到了661.27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998.76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8%。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0年市场规模为86.22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13.0%,预计2027年将达到148.42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14.8%。 从产品方面来看,硬件在环(HIL)仿真市场可以分为系统和服务,系统占据了约85.5%的市场份额,2020年规模为565.06百万美元。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硬件在环(HIL)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电子电力领域。目前,汽车领域是最大的下游客户,2020年市场份额达到了70.8%。 目前全球主要企业包括dSpace GmbH、National Instruments、Vector Informatik、ETAS和Ipg Automotive GmbH等,2020年主要Top 10企业份额占比超过79.2%,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硬件在环(HIL)仿真行业产业链分析



在上游行业中,通用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模块、软件设计等,由于技术成熟,国产产品目前已与国际产品水平接近,市场供应充足。高性能计算机及其相关实时操作系统、高性能处理芯片等,由于我国相关行业起步较晚,国产同类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但是实时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和高性能处理芯片基本是货架产品,供应商稳定,市场供应充足。


由于受计算机性能的限制,最初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主要应用集中在军事领域,通常需要专用的仿真计算机和接口板。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硬件在环仿真逐步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应用,如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高级辅助驾驶、船舶、轨道交通、航天军工控制系统、光伏逆变器,电网测试,高端装备等各个领域当中。


延伸报告:【2022-2028全球及中国HIL仿真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1年全球HIL仿真市场规模大约为4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将达到69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1%。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2-2028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全球HIL仿真核心企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以及中国等地区。其中头部企业有National Instruments、Vector Informatik、ETAS、Ipg Automotive GmbH和MicroNova AG等。前三大企业占有约58%的市场份额。

本报告研究“十三五”期间全球及中国市场HIL仿真的发展现状,以及“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预测。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地区HIL仿真的市场规模,历史数据2017-2022年,预测数据2023-2028年。本文同时着重分析HIL仿真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企业中国本土市场主要企业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企业近三年HIL仿真的收入和市场份额。此外针对HIL仿真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全球及国内主要企业包括:

    dSpace GmbH

    National Instruments

    Vector Informatik

    ETAS

    Ipg Automotive GmbH

    MicroNova AG

    经纬恒润

    Opal-RT Technologies

    科梁信息

    意昂神州

    Typhoon HIL

    LHP Engineering Solutions

    Speedgoat GmbH

    九州华海科技

    Wineman Technology (Genuen)

    远宽能源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系统

    服务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汽车行业

    航空航天

    电子电力

    科研教育

    其他行业

本文包含的主要地区和国家: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

    亚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印度等)

    拉美(墨西哥和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地区


本文正文共9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下游应用领域,以及行业发展总体概况、有利和不利因素、进入壁垒等;

第2章:全球市场总体规模、中国地区总体规模,包括主要地区HIL仿真总体规模及市场份额等;

第3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包括全球市场企业HIL仿真收入排名及市场份额、中国市场企业HIL仿真收入排名和份额等;

第4章: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HIL仿真总体规模及份额等;

第5章:全球市场不同应用HIL仿真总体规模及份额等;

第6章:行业发展机遇与风险分析;

第7章:行业供应链分析,包括产业链、主要原料供应情况、下游应用情况、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等;

第8章:全球市场HIL仿真主要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HIL仿真产品介绍、HIL仿真收入及公司最新动态等;

第9章:报告结论。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机构出版的完整版报告,报告样本索取请联系我们或者登陆官网申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及中国HIL仿真行业研究及产业链分析(简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