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金玉拖身到逃大造、出尘网,说说《红楼梦》里那张无形的大网 (上)

2020-09-29 16:08 作者:云笺说红楼  | 我要投稿

      在《红楼梦》中有很多金玉的意象,而这个金玉其中的隐喻也非常的明显,金与玉都是对贾宝玉那秉天地正邪之气出生的灵魂的束缚与拖累,在与《红楼梦》的创作有着密切关系的《邯郸梦》最末一出《仙缘》中就有着“再不想金玉拖身,再不想烟花故人”的戏词,很显然,作者借用了这两句戏词,来做为整部《红楼梦》主人公命运的隐喻,金玉拖身在《红楼梦》中是金玉束缚,隐喻着俗世的仕途经济;烟花故人则隐喻着贾宝玉对红尘中“情”的留恋与痴迷,二者合起来,就形成了“尘网”,而尘网是难逃的。因此整部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是主人公贾宝玉不断试图摆脱金玉束缚,放弃对烟花故人留恋,直到悬崖撒手的历程。故而金与玉本身带有的隐喻,始终弥漫在整部书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护官符》中,贾府是用“白玉为堂金作马”来喻指的,这句就是用金玉来隐指贾府的富贵,但这份金玉满堂的富贵不单没能维持到最后,在贾宝玉生命的早期,还成了他的巨大束缚。

再比如宝玉屋里一再出窃贼,先是良儿偷玉,后有坠儿偷金子,这种宝玉屋里的丫头对于金玉的盗窃,难免不让人觉察出一丝隐意,似乎作者在暗示,金玉会从宝玉这里被丢失,他终将失去金玉的富贵,但也在最后冲破了金玉之网的束缚,得到了最终的解脱。

还有妙玉的中秋续诗同样有着金玉的暗示,妙玉写道:“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这两句讲的是香料在金子做的香鼎内慢慢燃烧消耗快完了,而点着蜡烛的玉盆状的烛台也被快要燃尽时滴下的蜡油在凝结时给腻糊住了,说明蜡烛也快燃尽了。金鼎和玉盆,合起来就是“金玉”,金玉用来暗指贾府的荣华富贵,香烛都快要燃尽,说明气数已尽,贾府快要到了最后衰败的时刻。也可以暗示贾宝玉灵魂里的天然生机快要在“金玉”的束缚下,压抑至死,将要看破红尘了。

当然书中最著名的金玉意象,便是金玉之论,通过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锁营造出了一种宿命论,即:“情孽”,形成了一张对贾宝玉爱情婚姻控制与约束的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整个人都死死捆住,令人窒息。整部书中,宝黛钗三人爱情主线始终是在金玉之论的阴影下产生各种起伏和矛盾冲突的,既有薛宝钗比通灵微露意暗示薛宝钗对贾宝玉及金玉姻缘的觊觎,也有林黛玉对金玉的时刻在意和放不下引起的各种捍卫爱情言行之下的防御心理。

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中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风月宝鉴,它悬在江南甄家的上空映照出甄家的影子,贾家给读者看,可是这面镜子在书中不止是一种虚幻的隐喻,也有实体的具像出现在主人公面前,那就是风月宝鉴的三个幻身,除贾瑞得到道士给的双面镜外,还有贾宝玉卧室的穿衣镜,以及在最后替代穿衣镜的小菱花镜子等,同样的,那张束缚在贾宝玉身上的金玉罗网,也有实体的具像,这个具像就是莺儿为宝玉打的那个络子。在林黛玉因为张道士给宝玉说亲而争吵(这种争吵背后的真正原因正是金玉之论)的过程中,林黛玉因为生气把给宝玉的玉上面的穗子给剪了。而这之后不久,宝玉叫莺儿打络子,宝钗恰好出现,建议宝玉用金线把玉打上络子给络上。我们且看原文: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鸦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

那么什么是络子呢?我们且看百度上的释义:

络子就是中国结的一种用法做成袋子的模样用来装东西。中国结在古时很流行。穿衣要扎布带子(就是红楼说的汗巾子),然后打个结捆住;另外头发上、扇坠上、布帘上甚至男女的腰间,以前都喜欢弄些中国结做为装饰,就是用彩绳结成的网兜。


  换句话说络子就是网,宝钗用金色的网子网住了宝玉的玉!固然金配玉十分的好看,寓意也十分富贵吉祥,但却已经是束缚住,无处可逃了,而一无所知的宝玉还在那里鼓掌庆贺呢!我做了一个图,让大家看看梅花络子金镶玉(通灵宝玉)是个什么样子:




林黛玉刚剪了穗子不久,宝钗就趁虚而入建议用金线做的络子网住通灵宝玉,而林黛玉的穗子不是对通灵宝玉的束缚,恰是陪伴。但是络子则正好相反,建议打络子络住通灵宝玉的是戴着金锁的薛宝钗,为宝玉打络子的是宝钗的心腹丫鬟莺儿,她的名字叫做黄金莺,为莺儿取金线的是袭人这位投靠金玉阵营的同等价值观的人。则玉彻底被金网罗住无处可逃。作者的此种暗示实在是令人读来意味深长……

这张具有实体具像的金色网络恰好网罗在通灵宝玉的上面,象征着金玉大网对贾宝玉深深的束缚和控制,这还只是一种隐喻,在现实中,金玉姻缘真正对贾宝玉束缚到窒息的那种捆绑是用对宝玉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监视来实现的,这不止在于宝钗时常对宝玉的规劝,其次还在于金玉党想尽一切办法监视宝玉,我曾在《袭人究竟告密了吗?》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贾宝玉日常的一言一行被身边服侍的人监视,使得王夫人才可以“心耳神意时时在这里”,看上去这只是王夫人与宝玉身边丫鬟袭人等的暗中默契,金玉党本身就包括王夫人和袭人等在内,但薛家这一方也绝非没有参与监视宝玉。

例如,宝钗在初步了解袭人的想法以后,就套问袭人的家乡年纪等底细,并认为袭人:“言语志量深可敬爱”,这既表明了宝钗与袭人价值观的近似,同样也暗示了袭人在最后加入金玉阵营,成为金玉姻缘内助的可能性很大,宝钗对袭人的拉拢也会促成未来袭人对宝玉在家中一言一行的监视,而我们后来证明过,袭人的确是有这种监视的嫌疑的。

除此而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令人细思极恐,在探春理家一段情节里,有这样一段原文:

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议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那是他们私情儿,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至公,于事又甚妥。”

以及后面平儿补充的话:

平儿笑道:“不相干,前儿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的好的很呢。”

宝钗说的话固然是显示了宝钗的考虑周全与识大体,还能使自己免于人嫉恨和说闲话,但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莺儿的娘与茗烟的娘关系极好,两家还请客吃饭,让莺儿认了茗烟娘叶妈做干娘,两家和厚的好的很,茗烟是日常跟宝玉出行的小厮,宝玉在外任何行动茗烟都知晓,茗烟还是个聪明伶俐的小鬼头,宝玉有什么心思他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一点我们从祭奠金钏儿那一节都可以知道。茗烟有什么事不会瞒着自己的娘,叶妈同莺儿的娘关系亲厚,哪怕是平常拉家常,都能透露出宝玉日常在外的行止,莺儿的娘知道了,就等于莺儿知道了,莺儿知道了,就等于宝钗知道了。

这样一来,宝玉无论在家还是出门,任何一件事,一个行动,都被监视,都被人掌握,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更恐怖的是宝玉一开始对此还浑然不觉,当他赌咒发誓的为林黛玉许下爱情的诺言的时候,却没有料到,在未来这一切都是空欢喜,空盼望,但是渐渐的,这张大网开始收紧,宝玉开始慢慢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自己死死困住,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和爱情悲剧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这个时候,也就是他开始“逃”的起点,这个逃是叛逃,既是对光宗耀祖的家族企盼的叛逆,也是对金玉姻缘束缚的反抗,尽管这种反抗是消极的。最终的走向是虚无的。


从金玉拖身到逃大造、出尘网,说说《红楼梦》里那张无形的大网 (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