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格雷夫-拜占庭历史地图集(十六)

上一章

八、国际背景下的帝国
更广阔的世界:文化环境中的拜占庭
虽然拜占庭文化的许多方面被认为是和东方正统基督教所特有的,但拜占庭也与邻近的、有时是更遥远的地域文化有很多共同点。罗马帝国后期东部省份的建筑技术和传统模式不断演变,不断适应新的建筑形式,但基本建筑方法和材料保持不变。因此,从伊拉克到巴尔干半岛南部的拜占庭省份,有许多共同的元素——例如,石匠技术、圆顶建筑、马赛克装饰的使用,在伊斯兰教和东部基督教的文化鸿沟中都可以找到。也许不那么明显,但同样重要的是,军事技术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领域,这涉及到思想和技术在数千英里之外的流通。罗马时代晚期从草原上引进了片状盔甲技术,他们可能在六世纪末通过阿瓦尔人引进了马镫技术;在八或九世纪从哈扎尔人那里引进了弯曲的单刃骑兵马刀技术(但无法证明)。同样,通过阿瓦尔人从中国引进了牵引杆投石机(十二世纪开发的配重式投石机的前身),以及战斗风格——第十和第十一世纪发展起来的重装骑兵冲锋战术得益于法兰克人和诺曼人——这些只是远离拜占庭本土的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中的几个典范。

当然,战争只是文化发展的许多方面之一,而且绝不是最重要的。在服饰方面,草原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个人穿着的物品往往以原产地或原住民的形容词来描述。在食物准备和烹饪传统方面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大都市背景下,外国商人和贸易商既在自己的地区定居,如君士坦丁堡,也在贸易当地定居。他们的习惯和习俗一方面引起当地人的怀疑与惊讶,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当地人的效仿,这取决于时代背景。事实上,贸易和商业是最有可能让拜占庭人接触到外国思想和方式的方式;随着城镇的复兴及国际贸易从七世纪后期和八世纪的低谷中恢复,帝国的富裕上层人士能够更广泛地寻找表达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复杂性的方式,外部影响的程度在这一时期似乎急剧上升。

教会是另一个关键的传播者,但通常是从拜占庭向邻近的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860年,保加利亚的大汗--后来的沙皇--皈依拜占庭基督教,并最终让保加利亚的上层人士和广大普通民众皈依基督教,这标志着东罗马正统观念向巴尔干地区的重大扩张的第一阶段。仅仅一个多世纪后,基辅的弗拉基米尔在十世纪的最后几年接受了基督教,这带来了潜在的更大规模的扩展,君士坦丁堡宗主国的影响力和权力也相应增加(尽管这些遥远土地上的新教会被赋予了自治权和自己的大主教),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内,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皇室的国际地位相应得到提高。

拜占庭人知道他们制作和修饰的纪念物的功能和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作品的赞助人或创造者的地位,此外,如果是教堂或圣像这样的宗教艺术品,则是为了荣耀上帝。当一个皇帝建造一座新的教堂时,他不仅仅是在颂扬上帝,也是在提高自己的威望,肯定自己的正统地位。这一点既适用于世俗建筑,也适用于宗教建筑。拜占庭世界的艺术既是原创的,也是保守的:旧的或古老的物品因其古老性和作为典范的价值而受到珍视。权威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代表作,尤其是与宗教有关的代表作,必须是真实并符合东正教的教规。这导致了许多图像对早期作品的依赖性增加,而且从八世纪后期(787年议会)开始,关于姿势、服饰和其他表现特征的广泛惯例以及构成许多图像框架和背景的特定建筑结构也在增加。模型书和圣像指南被编纂,从而促进了有效的标准化表现。这种 "前瞻性的保守主义 "也成为采用拜占庭正统基督教的其他地区的典型。到了14世纪和15世纪,随着帝国各省在社会和文化方面越来越独立于君士坦丁堡,风格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化。同时,西方风格和主题的日益盛行反映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力。其结果是,在拜占庭的最后两个世纪里,艺术创作中的各种风格和主题得到了真正的发扬光大。

国际背景:北部与西部
最初虽然能够保持有效的独立,但伦巴第王国在773-774年--在攻占拉文纳和拜占庭君主制灭亡后仅20年左右--被法兰克人国王查理大帝攻占了帕维亚,并将伦巴第王国纳入法兰克人的版图(尽管伦巴第的贝内文托公国仍然自治)。从这一时期到887年,意大利被卡洛林家族所统治,查理三世(胖子)去世后,弗留利的边缘人贝伦加尔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并一直统治着——在891-898年期间,他被暂时废黜,但也只是一段时间,直到922年。派系的分裂使意大利成为王位和(西方)帝国的不同要求者之间不断争吵的对象,尽管从十世纪中叶起,意大利基本上仍处于日耳曼的统治之下。在失去主教辖区及其领土后,拜占庭的领土被限制在南部--卡拉布里亚和布鲁蒂姆--以及西西里,尽管从820年起,后者在大约80年的时间里被萨拉森入侵者夺走。在理论上,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城市仍然在拜占庭的管辖之下,但实际方面都是相当独立的。

从六世纪中叶开始,法兰克王国就陷入了三个领土区域的内战,即纽斯特里亚、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这些区域在梅罗温亚王朝的内部争斗中一次又一次地重申了自己的地位。最后一次实现有效统一的王国是在国王达戈贝尔一世(629-639)时期,此后,分裂和派系间的争斗成为常态。只有在赫里斯塔尔的佩平(丕平)一世(Pepin I of Heristal)家族上台后,奥斯特拉西亚国王的主要统治者(宫殿的市长)才逐渐重新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稳定秩序。佩平(丕平,下面同理)在687年击败了对手诺伊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王的宫廷市长,从而使两个王国再次走到一起,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和王国的行政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他的(私生子)儿子和继承人查理·马泰尔(Charles 'Martel')的领导下(他不得不为保留他父亲赢得的统一而战),阿勒曼尼人和图林根人被征服,巴伐利亚沦为附属国,与萨克森人的斗争也正式开始。从737年起,他在没有墨洛温王朝国王的支持下进行统治,后者已经沦为 "影子国王"(该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柴尔德里克三世在教皇的批准下于743年被正式除名)。查尔斯于741年去世,但按照法兰克人的传统,将王国分给了他的儿子卡洛曼和佩平,不过卡洛曼退居修道院,佩平在751年成为唯一的统治者。佩平在768年去世时再次分割了王国,但在两个儿子查尔斯和卡洛曼中,后者不久后就去世了,查尔斯继承了整个王国。查尔斯大帝,正如他所知道的那样,将法兰克王国变成了一个帝国。在772年至804年期间,他击败并征服了萨克森人,萨克森人的领导人皈依了基督教;他征服并纳入了意大利的伦巴第王国;巴伐利亚的独立实际上已经结束,该公国被纳入了法兰克王国;剩余的阿瓦尔人的据点受到攻击,阿瓦尔人沦为脆弱的附属国;800年12月25日,查尔斯被教皇加冕为皇帝和 "罗马人的领土统治者"。然而,拜占庭人花了12年时间才承认这位西方皇帝:直到812年的《亚琛条约》,皇帝迈克尔一世才承认查尔斯的头衔(但只是为了换取在意大利北部和亚得里亚海的领土)。


查理的帝国一直持续到842-843年,这一年,他的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即东部、中部和西部王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派系冲突和管理不善导致了昔日帝国的完全分裂,大量的"部落式"公国重新出现。此后,东部(德国)和西部(法国)领土之间的政治分裂成为永久性的,勃艮第(无论是否有意大利王国,代表卡洛林王朝从伦巴第人手中征服的)则夹在两者之间。

919年,在东部,由亨利一世掌权的萨克森王朝及其后的皇帝们能够逐步将其王国的疆域向东扩展,并在意大利保持其权力,同时也对南部的拜占庭领土不断施加压力。在东部,针对各斯拉夫民族的战役伴往往随着成功的传教活动;955年马加尔人的失败让他们对皇家领土的入侵的计划破产了,这反过来刺激了匈牙利王国的发展。尽管面临着来自公爵和独立领主的频繁和持续的挑战,他们自己的权力部分取决于这些公爵和独立领主,但教皇的支持和卡洛林帝国的传统使奥托尼亚和法兰克尼亚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这使它成为中欧的最高权力中心,能够与拜占庭平等对待,并在当时的国际政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德意志帝国的存在,从根本上改变了拜占庭帝国所处的政治和外交世界。然后,这些关系在11世纪因诺曼冒险家抵达意大利而进一步复杂化,其中一些人作为雇佣骑兵为帝国服务。

短命的摩拉维亚王国(830-906)夹在法兰克人、克罗地亚人等斯拉夫民族、拜占庭人与匈牙利平原之间,它向拜占庭寻求支持,以对抗法兰克人的入侵。摩拉维亚王子Svyatopluk在皈依了基督教后,将其领土扩展到斯洛伐克、西里西亚和波希米亚,但9世纪末游牧的马加尔人的到来结束了摩拉维亚的存在,它最终于906年被摧毁。马加尔人自己最初占领了潘诺尼亚和匈牙利平原,经过50年的掠夺,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到980年开始皈依基督教,并在斯蒂芬一世国王的领导下成为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基督教国家。

再往东,草原地区仍然是一系列游牧民族的家园:从七世纪后期到九世纪,哈扎尔人,然后是马加尔人,接着是佩切内格人和库曼人。从九世纪后期开始,随着黑海的罗斯人的出现,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他们是维京商人和战士,特别是在基辅周围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到十世纪后期,基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公国。(见第111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