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费到恩佐-费尔南德斯:葡超盛产的中场,为何不长于推进
近年来,随着葡萄牙进入又一个巅峰期,以及门德斯的运作,葡超球星纷纷涌现,转会市场上到处都能看见他们的名字。

在中场这一位置上,诸多豪门中也少不了葡萄牙球星的名字:曼彻斯特双雄坐拥B席和B费,巴黎拥有达尼洛-佩雷拉,本赛季还吃进了维蒂尼亚,就连本赛季面临保级危机的狼队,都能挑出一个鲁本-内维斯来。
而在葡超这方沃土上,除了本土才俊,还有前来镀金的外籍球员。最新的例子,则是世界杯最佳新人恩佐-费尔南德斯——虽然本菲卡不愿意放人,但阿根廷人还是以1亿欧元开外的价格前往斯坦福桥。
但这些中场里,尤其是葡萄牙联赛自行生产的纯中场,在推进能力上多少差了点意思。B席的球感闻名天下,但他毕竟是边翼出身,维蒂尼亚和恩佐的摆脱都还算不错,但没法靠自己完成10米以上的推进。

真正能靠个人推进维系球队进攻的……似乎只有一个鲁本-内维斯?
当然了,拥有推进能力的中场本就可遇而不可求,在各国的名中场里,这样的球员都是金色传说。西班牙的哈白,克罗地亚的魔笛,德国的贝肯鲍尔,能拿出强悍推进能力的球员,都是历史级别的中场天才。
而在这样的设定下,葡萄牙地狭人稀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根据外交部的数据,葡萄牙2022年总人口刚过千万,这样的人力储备,再加上对殖民地统治时间过短,葡萄牙的足球人口其实很有限。
根据葡萄牙足协的数据,整个葡萄牙的注册球员也只有不到20万人,而和他们身处同一小组的韩国,已经有50万的注册球员了。

球员数量本就不多,而葡萄牙在足球方面的天性,也没法稳定培养出当世难匹的推进中场。因为长期盛产边锋,无论是本菲卡还是波尔图抑或是布拉加,葡萄牙的球队在打造进攻时大多会选择433阵型。
中场的位置或许会有所变化,球队会根据球员特点,选择正三角、倒三角甚至是平行站位,但人数整体上是不变的,这也就意味着,球队在中场位置上长期会面临人数不足的问题,一旦不能通过个人能力打爆对手,稳健的控制远比激进的推进来得重要。
即便不能通过中场直接击溃对手,葡超球队也能通过边路的快速推进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场需要适度回收,需要有强悍的出球能力,需要有宽阔的视野,稳定的推进反而不是必需品了——当年穆里尼奥的波尔图扬名立万,不就是把葡超球队的特点用活了吗。

维系着对过去的传统,以及拉丁风格的技术细腻,葡萄牙人当然还能继续维持在强队的行列里,一如葡萄牙黄金一代的那些年。然而,要想更进一步,他们还需要做的更多,踢的更快,拿出更简洁的推进来。毕竟,一个球队有起有落,但快速滚动的足球从不等人。
文: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