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地上省力省钱,中国高铁为何偏要架在桥梁之上?有何长远打算?

2021-08-24 15:33 作者:楠竹一  | 我要投稿


图为中国高铁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相比起桥梁,在平地上修建道路显然更加省力省钱,为何中国却要在高铁修建上反其道而行,耗巨资架起高高的桥梁?事实上选择桥梁反而体现出中国高铁匠人的智慧,而中国高铁也因此得到了全球点赞,既然西方国家铁路都通过建在平地上来省力省钱,中国高铁为何偏要架在桥梁之上?如此布局究竟有何长远打算?

图为高铁

中国现在已经拥有全球第一的高铁运营里程,而为了建设高铁,往往需要修建高架桥,将高铁与地面隔离开来,所穿过的隧道桥梁更是不计其数,所以每建设一公里高铁,国家都需要花费巨资,明明高架的成本十分昂贵,为何中国还是要将高铁修建在高架桥上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控制道路方向,高铁的每一条线路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方向规划,而如果在地面上进行线路修筑,一旦前方出现障碍物,要么绕过去,要么把障碍物拆除或者是移走,由于高铁速度达到250甚至是350千米每小时且自重非常大,为了保证安全,高铁转弯的弧线半径会达到7千米,这个半径甚至比A320和波音737等客机还大,因此与其冒着破坏线路规划的风险绕行,还不如直接将轨道修筑在桥梁上,让高铁径直从障碍物上空越过,并且桥梁更容易实现铁轨的超高,通过两侧高度不同的轨道来让列车获得向心力更轻易完成转向。

图为高铁桥梁

第二个原因就是控制沉降,通常铁路路基都只能直接修建在地表上,而中国地形环境多变,除了普通的泥土之外甚至可能有沼泽和冻土,一旦铁路修建在这些表面上,则必然发生沉降,这点可以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来举例,由于该铁路位于冻土层上,因此不均匀的沉降导致轨道出现了非常大的起伏,有些地区下沉甚至达到了两米,对时速几十千米的慢速列车来说,就算路面起起伏伏照样能开,可对时速达到350千米的高铁来说,这样的起伏可能会导致“跳车”,轻则影响乘坐体验,重则导致列车出轨,后果不堪想象,而桥梁情况则相对不同,因为桥梁的基桩会向下打下去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直接接触基岩或者是利用与泥土的摩擦力固定,沉降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进而保证了列车的通行安全。

高铁桥梁的第三个优势是节省土地,相比起路基,桥梁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地皮的需求,用中国京沪高铁来举例,这条线路的全长中桥梁占据了足足80%,同时中国最长大桥丹昆特大桥也在这条线路上,仅仅这一条线路节省的土地面积就达到了3万亩,再考虑到铁路修建过程中因此而减少的需要搬迁的居民产生的搬迁费用,桥梁设计可能比路基修路更省钱。

图为高铁

除此之外桥梁修建方法也最大程度减少了安全上的风险,不管是行人还是家畜等动物都很难有意无意入侵被桥墩托举到空中的高铁轨道区域内,考虑到高铁全速运行时急刹车可能需要六公里的距离才能刹停,这无疑是保证乘客和外部人员动物安全的最佳手段。


平地上省力省钱,中国高铁为何偏要架在桥梁之上?有何长远打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