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翻】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南 ⁰ 导言
剥去最基本的东西,后凯恩斯经济学建立在有效需求原则之上: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出和就业通常受到总需求的约束,而不是受到个人供给行为的约束。正如凯恩斯(Keynes)的名言所说,决定今天不吃午餐并不意味着决定明天要吃午餐,因此投资推动储蓄,而不是相反。此外,不存在消除过剩产能和非自愿失业的自动或最低程度可靠的机制。利率取决于货币因素,而不是生产力和节俭的所谓“实际”力量。不存在“自然利率”来平衡投资和储蓄,因此,储蓄倾向的增加将会弄巧成拙,导致产出下降和就业减少,但不会导致储蓄水平提高。直到这里后凯恩斯主义者还认同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的、“旧的”或者——更不礼貌地说——像约翰·希克斯、保罗·克鲁格曼、詹姆斯·米德和保罗·萨缪尔森这样的杂种凯恩斯主义者。 然而,他们与他们的观点不同,他们否认新古典主义综合理论的有效性,拒绝is - lm模型、真正的平衡效应和长期是某种神奇王国的概念,在那里未来是可知的(至少在概率上是可知的),期望总是能得到满足,金钱没有真正的意义,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流派出现,正是为了反对这些对凯恩斯原始观点的曲解。在他的《通论》中,按照他们的解释,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预期是暂时的和不可靠的,货币影响产出和价格,需求不足的失业是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将在有效需求、就业、凯恩斯通论、储蓄、萨伊定律和失业等条目中进行讨论。大约在同一时间,出现了对资本、增长和分配的新古典理论的彻底而深刻的后凯恩斯主义批评,同时坚持成本通货膨胀的重要性和收入政策作为对抗它的不可或缺的武器的作用(见关于资本理论、增长和收入分配、增长理论、通货膨胀、滞胀和基于税收的收入政策的条目)。后凯恩斯主义者倾向于通过批评主流来定义自己,这使得许多正统经济学家得出结论,他们没有什么积极的话可说。这是毫无根据的,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的元素:理解后凯恩斯主义者所相信的东西的一个方法是通过理解他们所拒绝的东西。杂种凯恩斯主义、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瓦尔拉斯经济学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另一个不同但相关的反对意见是,当被视为一组积极命题时,后凯恩斯主义是不连贯的。在一篇早期的调查文章中,奥马尔·哈姆达和杰夫·哈考特(1988)指出了三种潜在不相容的后凯恩斯主义思想流派,他们称之为原教旨主义凯恩斯主义者、卡莱茨基主义者和斯拉法主义者。这三种学派(见原教旨主义凯恩斯主义者、卡莱茨基经济学和斯拉法经济学)都有记载,还有另外两种通常被认为与他们有共同点的异端流派,奥地利学派和制度主义者(见奥地利经济学派和制度主义)。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然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教堂,我在选择主题和贡献者时试图反映这种多样性。关于货币问题的条目提供了一个例子(电路理论、内生货币、财政动机、金融不稳定假设和货币),而关于政策问题的条目则是另一个例子(预算赤字、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和基于税收的收入政策)。除了极少数例外,后凯恩斯主义者对新自由主义持敌视态度,并联合起来支持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关于后者的维度,请参阅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发展金融、全球化、国际经济学和转型经济的文章)。 本书的重点主要是宏观经济,尽管后凯恩斯主义者对微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如代理、竞争、消费者理论、环境经济学和定价和价格的条目所示)以及经济哲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见巴比伦思维模式、批判现实主义、计量经济学、非遍历性和社会主义的条目)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著名的后凯恩斯主义者的传记和自传都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尤其是Arestis和Sawyer(2000)——因此,这里只有三个传记条目(琼·罗宾逊的的经济学、卡尔多经济学和卡莱茨基经济学)。然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却以他的三本巨著(《通论》、《货币论》和《概率论》)为代表,他的存在在整本书中无处不在,以至于在名字索引中为他提供一个条目似乎毫无意义。每个条目都包含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读者如果想要对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一个介绍性的概述,可以从本卷《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杂志》的条目开始,然后继续阅读霍尔特和普雷斯曼(Holt and Pressman, 2001)的文章,也许可以连同它所取代的那本书(Eichner, 1979)一起阅读。已经出现了一些调查文章,从前面提到的Hamouda和Harcourt(1988)的论文开始,接着是Arestis(1996)和Arestis和Sawyer(1998),后者集中于政策。哈考特(2001)的几篇文章也很有用。后凯恩斯主义教科书包括Arestis (1992), Davidson(1994),以及更高级的Lavoie(1992)。King(2002)提供了后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历史,它集中于宏观经济学,Lee(1998)在微观经济学方面应予以补充。King(1995)提供了到1994年为止相当完整的参考书目。我很感谢爱德华·埃尔加向我建议了这个项目,也很感谢他近20年来对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贯支持。菲利普·阿雷斯提斯和马尔科姆·索耶在开始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弗雷德·李的帮助在后来变得非常宝贵。我还必须感谢贡献者容忍了我对他们早期草稿有时野蛮的编辑攻击(有一次相当于删减了75%)。把个人单独挑出来是令人反感的,但Éric Tymoigne确实值得特别提一嘴,因为他在特别短的时间内写得简明。除了通常的免责声明外,菲利普·奥哈拉希望感谢哈里·布洛赫、约翰·金、彼得·克里斯勒、马克·拉沃伊和道格拉斯·维克斯对他的评论,而我自己也从马克·拉沃伊和迈克尔·施耐德的批评中受益匪浅。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伯纳德·科里而写的,遗憾的是,他在完成他正在写的条目之前就去世了。 参考· Arestis, P. (1992), The Post Keynesian Approach to Economics: An Altern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Aldershot, UK and Brookfield, VT, USA: Edward Elgar. Arestis, P. (1996),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towards coherenc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 (1), 111–35. Arestis, P. and M. Sawyer (1998), ‘Keynesian economic polic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Economic Journal, 108 (446), 181–95. Arestis, P. and M. Sawyer (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issenting Economists, 2nd edition,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 USA: Edward Elgar. Davidson, P. (1994), Post Keynesian Macroeconomic Theory: A Foundation For Successful Economic Polic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dershot, UK and Brookfield, VT, USA: Edward Elgar. Eichner, A.S. (ed.) (1979), A Guide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Hamouda, O.F. and G.C. Harcourt (1988), ‘Post-Keynesianism: from criticism to coherence?’,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40 (1), 1–33. Harcourt, G.C. (2001), Fifty Years a Keynesian and Other Essays,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Holt, R.P.F. and S. Pressman (eds) (2001), A New Guide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xvi Introduction King, J.E. (1995),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Aldershot, UK and Brookfield, VT, USA: Edward Elgar. King, J.E. (2002), A History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Since 1936,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 USA: Edward Elgar. Lavoie, M. (1992), Foundations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 Analysis, Aldershot, UK and Brookfield, VT, USA: Edward Elgar. Lee, F.S. (1998), Post Keynesian Price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