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tama新声:和希区柯克学习站桩嘴炮的正确画法


作者:谢枫华
封面:《中间管理录利根川》
漫画编辑荻野谦太郎说,你之所以忙得焦头烂额,不是因为“日程没有像想象中一样顺利进展”,而是因为“你制定日程的时候错以为会像想象中一样顺利进展”。


动画制作公司 P.A.WORKS 近日在推特上公开回答粉丝问题。有粉丝询问是否存在如《白箱》主人公宫森葵一般可爱又能干的制作进行,该公司制作人相马绍二回答说:“不存在的。现实没有那么好。”
这个回答令许多观众为之梦碎。而曾经参加《RDG 濒危物种少女》的美术设定高桥武之则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不,有过啊?只是辞职了。”
这就更令人梦碎了。


昨日公开讣告的著名漫画家 Monkey Punch 以数字绘图板作画,令不少人感到惊讶。而漫画家木月明看到网友反应,说,现年 69 岁的少女漫画宗师一条ゆかり因为罹患眼疾,所以同样也是用数字作画。对老花眼和视力衰退的老漫画家来说,用液晶绘图板作画要更容易。所以实际上,数字作画更适合老人家。
木月更表示,如果老人家学会数字技术令大家如此惊讶,那她觉得大家把老年人看得太扁了。适应机械和新技术的能力,与年龄无关。就算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一窍不通的人也照样不懂,而且还不打算学。


动画人、演出家平松祯史与年轻演出家交谈,对方说起一直在对话的场景分镜难画,平松便把刚好在公司的希区柯克电影《救生艇》交给了对方。这部电影除了个别几卡之外,镜头就没有离开舞台所在的小小救生艇,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台词时的镜头是否对准人脸。另外,他还推荐了《十二怒汉》。
新的电影镜头动得太多,在这方面没有参考价值。而反过来,看追求一镜到底(实际上大约用了 4 个镜头)的《夺魂索》,就可以学到镜头布局重要性。这部电影就像是把已经分好镜头的电影用装在吊臂上的摄像机连在了一起一样一气呵成,和最近镜头满天飞的演出大不相同。
《惊魂记》里办公室一幕也非常值得学习。Marion 和 Norman 对话的场景,两人到了固定位置之后,除了给鸟类标本镜头之外,就只有两个机位。随着对话推进,两人在镜头中变得越来越大。画面完全是固定的,人物也几乎没有动作,反衬出了 Norman 向前探身那一幕的恐怖感。
平松又自我纠正说,只有两个机位这说法有误。当话题转到 Norman 的母亲时,镜头开始从侧面拍摄 Norman,对话的内容也开始进入核心。这个侧面的镜头非常重要,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旁观两人的对话,所以不可错过这一部分。前面反复切换的两个机位也是为了衬托接下来的核心部分。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37f8642be4705d92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邮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