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储能行业报告:储能产业技术行业百花齐放(附下载)

2023-07-18 00:26 作者:bili_11409945426  | 我要投稿

今天分享的是系列深度研究报告:《2023年储能行业报告:储能产业技术 》。(报告出品方:中银证券 )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储能电站在电网调峰调谷,可再生能源并网等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储能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其中新型储能占比逐步提升。鲤电池、液流电池等装机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企业能够直接受益。

支撑评级的要点,储能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政策支持保驾护航:在发电侧,储能能够起到火力发电调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并网减少弃风光的作用; 在电网侧,它能够用来削峰填谷,平滑电网输出,提升效益: 在用户侧,它在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通讯基站等领域应用逐步扩大。此外,国家和地方层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对于储能产业的支持。抽水蓄能占据较高份额

新型储能占比逐步提升:储能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按照储能形式可以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是典型的物理储能方式,其装机规模逐年提升,但其装机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8 年的 95.8%下降到 2021 年的 86.3%。新型储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储能形式,包括鲤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其市场份额近几年逐步提升,从2018 年的 3.5%提升至2021年的 12.5%。鲤离子电池储能逐步占据主导,三元电池和梯次利用被排除: 近几年鲤电池储能装机规模逐年扩大,从 2018 年的 5.7GW 增长到 2021 年的23.1GW,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59%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从 86%提升至 95%。根据我们测算,鲤离子电池储能虽然在初始投资成本方面较高,但是其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抽水蓄能。未来随着鲤电池成本的不断降低,其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到 2025 年储能鲤离子电池需求量规模能够达到 600GWh。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定,三元鲤电池和梯次利用电池不宜用作储能电池,磷酸铁鲤电池或将成未来储能电池主流技术路线。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有望提升装机规模: 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大容量、长循环、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是其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约为同等容量鲤电池的 3 倍。随着钒电池成本不断下降,其装机规模有望呈快速增长。根据 EV Tank 的预测,全钒液流电池的需求量将从 2021 年的 0.13GW增长到 2025 年的 2.30GW。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的有效补充,在资源和成本方面具备优势,但其性能依然有待提升。随着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及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其应用场景和规模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储能作为支持国家“双碳”战略的产业技术方向,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装机规模逐步提升。储能技术路线多样,抽水蓄能做为目前装机规模最高的储能方式,其市占率逐步走低。以鲤电池.液流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方式装机规模和占比快速提升。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鲤离子电池仍然会进一步提升装机规模,对于磷酸铁鲤电池和材料的需求有望增加。液流电池在长时储能方面具备优势钠离子电池则在成本和资源端具有优势,未来有望获得规模化应用。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鲤能、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德方纳米、天赐材料、鼎胜新材等,建议关注厦钨新能、长远鲤科、中伟股份、富临精工、湘潭电化、铁股份、安宁股份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储能产业政策不达预期: 储能盈利机制不达预期: 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公众号:【储能研究社】

储能研究社专注于分享储能产业领域:碳中和、储能、新能源、电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充电桩、换电站、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电池等上游产业


2023年储能行业报告:储能产业技术行业百花齐放(附下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