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高场7 T MRI对三叉神经及邻近血管的显示的应用研究

2023-07-05 10:10 作者:磁共振成像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MRI已广泛应用于三叉神经脑池段的显示,在3 T及以下场强的磁共振仪上常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3D TOF MRA)序列进行观察,图像上三叉神经呈等信号,脑脊液呈低信号,邻近血管呈高信号,可以较好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的三维关系。但是该区域结构较复杂,受限于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以及空间分辨率,以往的MRI图像上三叉神经及其邻近血管的显示不够理想。近几年来,7 T超高场磁共振在颅脑的应用,意味着更高的SNR和空间分辨率,为清晰显示颅脑的细微结构提供了可能。很多学者在7 T超高场磁共振上对颅脑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3D TOF MRA序列对血管显示的研究多见,但是其对三叉神经的显示鲜有报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影像研究中心隋滨滨教授团队在7 T场强下研究了3D TOF MRA对三叉神经的显示情况,并分析了原因。同时对比了3D TOF MRA、三维T1加权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1-weighted 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gradient echo, 3D T1-MPRAGE)序列和三维T1加权磁化准备2快速梯度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1-weighted magnetization prepared 2 rapid gradient echo, 3D T1-MP2RAGE)序列三种常用的颅脑三维成像序列对三叉神经及其邻近血管的显示效果,旨在探索7 T超高场强下清晰显示三叉神经及其邻近血管结构的三维成像序列。

该项目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12028)的资助。

【毕京凤,刘欣瑶,张喆,等.超高场7 T MRI对三叉神经及邻近血管的显示的应用研究[J].磁共振成像,2023,14(6):66-70,84.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3.06.010.】

(作者:毕京凤,刘欣瑶,张喆,荆京,隋滨滨)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隋滨滨 教授

隋滨滨,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天坛神经影像科研中心副主任。

专长为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成像研究,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血管放射实验室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放射学组青年委员会秘书,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血流与代谢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互联网与大数据影像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影像专委会常委、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会常委。Societ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Educational Committee member;Acta Radiologica编委,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编委。





推荐阅读


1.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王在然 卢鹏超 刘秀颖 赵宗茂

【磁共振成像 2022年07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一种独特的外周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神经血管压迫/接触(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contact, NVC)已经证实是TN的主要病因,术前识别N...

出版日期: 2022年07月

2.经典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根部结构异常与脑内局部活动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刘天水 刘萌 周纯 吴开富 谭永明 何来昌

【磁共振成像 2020年10期】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采集三叉神经根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3.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三叉神经痛中的研究进展

叶梅萍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2018年03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表现为分布于三叉神经面部支配区突发的剧烈电击样短暂疼痛,发病机制包括"周围致病学说"和"中枢致病学说",前者以"血管压迫学说"为代表,支持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脱髓鞘...

出版日期: 2018年03月

4.4D-ASL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小翼 张宗利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6期】

四维动脉自旋标记(four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4D-ASL)无须外源性对比剂,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实现全脑灌注成像、选择性单支或整体脑血管动态成像,达到类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效果,提供脑血管疾病(c...

出版日期: 2023年06月

5.超高场7 T MRI对三叉神经及邻近血管的显示的应用研究

毕京凤 刘欣瑶 张喆 荆京 隋滨滨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6期】

目的 探讨7 T MRI三维序列对三叉神经及邻近血管的显示效果。 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同时行7 T颅脑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

出版日期: 2023年06月

6.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评估未破脑动脉瘤不稳定状态风险的研究进展

付其昌 张勇 刘朝 管生 程敬亮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2期】

MRI在未破脑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UIAs)不稳定状态风险的个体化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MRI在UIAs中的应用首先是能够显示其形态学特征,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 MRA)技术的成熟有效解决...

出版日期: 2023年02月

7.3.0 T磁共振脑部快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杨永贵 陈芳 吴秀芬 林惠芳 延根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1期】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脑部快速动脉自选标记(fast arterial spin labeling, Fast ASL)成像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前瞻性采用对比分组分析法和随机分组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受检者分组...

出版日期: 2023年01月

8.基于压缩感知的全脑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研究

张煜堃 张浩南 常佩佩 刘娜 罗贺丹 胡帅 王楠 宋清伟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2022年12期】

目的 采用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ed factors, AF)优化头部基于压缩感知的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three-dimensional 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based...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9.四维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赵永超 邹智 李永丽 窦社伟

【磁共振成像 2021年04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四维磁共振血管成像(four 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4D-MRA)对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及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分级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

出版日期: 2021年04月

10.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张浩南 宋清伟 张钦和 张楠 宋宇

【磁共振成像 2021年03期】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磁共振血管成像以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在颈动脉狭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


欢迎点赞  收藏  分享


超高场7 T MRI对三叉神经及邻近血管的显示的应用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