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块儿心头宝
2019团体世界杯名单:
男队:马龙,许昕,樊振东,梁靖昆,林高远
女队:丁宁,刘诗雯,陈梦,王曼昱,孙颖莎
(马龙刚刚做完膝盖手术,还在恢复期。)
团体世界杯集训期间,刘胖和参赛的球员挨个谈话,由于地位和承担责任不同,谈话的方式和内容不能说有所差别,只能说大相径庭。
刘胖对小胖,“马龙现在这样子,你要带着男队啊,扛得起事儿,知道吗?胖儿,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你得支棱起来!”
刘胖对莎莎,“咱好好训练,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压力,就享受比赛,感知赛场,反正有你的姐姐们顶着呢,你就放轻松。”
明明大家都是丸子,为啥我被严肃提点,对着她就是喜笑颜开?
虽然黄海诚这家伙是属宅的,团体世界杯这种大赛也不跟着出国,但是没关系,胖咚经常在训练的时候,看见一个高大魁梧的花白头发老爷爷,每天都去他斜上方的那张球台报到。
孙颖莎缺的真的是黄海诚吗?既然李隼重视,那就不是黄海诚能说了算的了。
男左陪练袁励岑,女左陪练顾玉婷,削球陪练武杨,直板陪练张蔷,反手相持有尖胖,颗粒胶有孙铭阳张瑞,虽然按照传统,第一次上三大赛团体的小将,出席一下小组赛,混个镶边儿奖牌就够了,但是没关系,buff先拉满,毕竟李隼日常盯训练,刘胖巡视球台的时候也不会错过。
刘胖对于这次的训练安排还是很满意,十个人,一边儿五张台子,他所热爱的小屁孩儿,就斜对角,我来这边看看,然后顺路去那边指点指点,这都是我未来的江山基石。
虽然自己也知道,大概率打一下小组赛,对手差不多乌克兰或者白俄罗斯,应该没太大问题,但是这个训练安排和陪练名单,还是无故给了她不少压力。这些人每天按着日程表来,加上李隼的日常训导,刘胖的偶尔提点,晚上加训时候的尖胖陪练怼反手,怎么看都,不是能随便混奖牌的意思啊。。。。。。
那你都快十九岁了,才第一次上三大赛,积累经验已经比王曼昱和陈幸同都晚了,那只能想办法在同一个副本里面,多刷点儿经验出来啊,只打小组赛这种好事儿,谁和你说的呀?教练组怎么没这么想过?
晚上在大胖休息的时候,小胖接替他去陪他妹练了练相持,就当休闲娱乐了,他还主动给人分享经验呢,“别紧张,打完小组赛,咱就等着领金牌了。”
孙莎莎向前辈请教了点儿经验,“你第一次打团体赛,压力大吗?”
“当然了,团体荣誉肯定在个人之上,当时也是在东京!第一次打一个东欧的大哥吧,可紧张了,上来前两局全丢了,都能感受到我身后,教练组发冷的目光。”东哥边回忆边说,那时候刘胖就在后面看着他呢,那东欧大哥成绩不怎么样,排名也不高,主要还是他太紧张了,所以前面打得不好。
孙莎莎听完更紧张了,“所以第一次就输了?”
您的樊尔赛已经上线,“那场球,我让二追三了。”
孙莎莎,“输了会很严重是嘛?”
呃,虽然,按道理,照理说,他应该说点儿套话,告诉她,尽最大努力就行了,输了也有前辈呢,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但是鬼使神差地,胖咚下意识实话实说,“会比你单打输球,严重非常多,信任是需要自己去赢下的。”
原本我的心情是秋风呼呼而过的萧瑟,听完您这一席话,直接入冬了,冻得不要不要的。
大胖原本在旁边被队医按胳膊呢,看着这俩人练球,打得比说得还少,这我妹的脸色不对啊?臭胖子又忽悠啥了?
等队医的按摩结束,他去换了小胖的位置,在脸盆里找球的时候,随口问孙颖莎,“刚刚胖子说啥了?”
“啥也没说啊。”这人家和你说那种内容,肯定得保密啊。
大胖,“别听他胡说,练球儿就是了,其他事情,都不归你的事儿。”
“啥意思啊?”孙颖莎反问。
大胖觉得自己好像也多说了,“噢,我想起来,李指说你明天早饭的时候,去找一下他,单独谈话。”
孙莎莎越听越糊涂,这一个个儿的,奇奇怪怪的,都说那种隐秘的话语,全都不说透,她听不懂啊!
听不懂也没关系,就像李指提点的那样,“你还小,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明白,你只要听话,听教练组的(主要就是听我的),未来什么都会有的。”
国家队最经典的投资方式,比赛资格都给,思想课全都安排上,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路线,一步一步顺利地往下走,真到金字塔最顶尖的那几步的话,就看造化和命。
这主要是,孙颖莎被发现地太晚了点儿,所以赶紧拉回正道来,陪练和教练资源都给,心理辅导和精神引导一样不少,周围的小孩儿也打好眼线,按部就班地来,就有美好的未来。(球的资源+思想教育+关注动向)
李隼看得很明白,朱雨玲自己松懈了,丁宁刘诗雯的年龄摆在那里,陈梦算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中生代之后的那一批,左手的,颗粒的,直板的,都打不出来,为以后布局,他需要至少两个能单打扛半区的人,东奥迫在眉睫不谈,巴黎奥运会总归是要靠新人的。
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年纪啊,日本的平野伊藤可都是零零后,变相逼迫国乒进行更年轻化的转型。
反正不管怎么说,资源都匹配到位了,教练组和刘胖,想通过这次的团体世界杯去测试一下她的大赛抗压能力和比赛气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她未来的规划和其余相关人员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