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书法怎样临帖才有效?试试王羲之的“五遍临帖法”

2022-09-16 16:30 作者:墨点课堂  | 我要投稿

学习书法,怎么临帖才有效?这是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在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其实,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中,开篇就介绍了临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果在书法临帖没头绪的时候,不妨看看王羲之总结的"五遍临帖法"




《创临章第一》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水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点画者,磊落也。戈旆者,斩斫也。放纵者,快利也。着笔者,调和也。头角者,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取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01  一遍正脚手

“正脚手”是什么意思?是让我们端正书写姿势吗?应该不是。王羲之所说的"正脚手",是要我们把具体的点画给写准了,这是基础,也是关键。初学书法的朋友,先不要忙着去整体把握,第一步需要关注的就是点画的具体写法。"永字八法"中的单一笔画,只有八个,没事的时候,就练练。

王羲之 《兰亭集序》局部



02  二遍少得形势

第一遍注意点画,第二遍就要考虑结体了。点画写准了,再把它们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整个字的结体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王羲之 《二谢帖》


03  三遍微微似本

经过前面两遍的熟悉,第三遍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了。就像王羲之说的那样,这个时候,写出来的字应该和字帖有几分相像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相像,只是形态上的大体相似,神韵上可能还差那么点意思。要想写得更好,应该怎么办呢?别着急,还有第四遍。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局部



04   四遍加其遒润

经过前三遍的熟悉,我们写起这个字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熟练度了。如果还想更上一层楼的话,就要从点画质量上下功夫。写出力道,写出质感。

就像盖房子一样,你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门窗也都安置妥当了,要想更好看,就需要装修一下了。

王羲之 《丧乱帖》局部



05  五遍兼加抽拔

王羲之的这个“兼加抽拔”应该怎么理解呢?个人认为,这有点意在笔先、活学活用的意思。

如果每次下笔之前,还会在心里琢磨怎么去写的话,你写出来的笔画自然会少一些灵动。如果你还按字帖上的笔画形态去描摹的话,你写出来的笔画自然会少一些自己的风采。怎么才能写得更好?王羲之的这四个字,好好揣摩一下。

王羲之 《平安帖》局部


按照上面这五遍写下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吗?没那么简单。王羲之在说完这“五遍临帖法”之后,还加了一句话:“创临惟需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意思是说,如果你感觉自己还没写好,那就不要去考虑临写的遍数了。哪里不会补哪里,直到写好为止。没有这点死磕的犟劲,怎么能学好书法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死磕,不是一天完成的。如果一整天逮着一个字不放,即使临写上千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什么大的提升。回归到现实临帖,初学的话,照着王羲之说的,一个字写五遍,每遍都有一个关注重点,这应该是一个好方法。



王羲之书法欣赏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丰碑深远影响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吧!


《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其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通观全文,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羲之与朋友聚会时快然自足之情怀。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





《二谢帖》

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干呕帖》

《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




《大观帖》

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乐毅论》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小楷作品,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行穰帖》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哀祸帖》

频有哀祸,悲摧①切割②,不能自胜③,奈何奈何!省慰④增感。




《雨后帖》

今日雨后,未果,奉此,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父转与都下,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





《妹至帖》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初月帖》

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




《快雪时晴帖》

贴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孔侍中帖》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①:且因孔侍中信书②,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③。




《得示帖》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平安帖》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写在文末


现实临帖,初学的话,照着王羲之说的,一个字写五遍,每遍都有一个关注重点,“五遍临帖法”应该是一个好方法。



学书法怎样临帖才有效?试试王羲之的“五遍临帖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