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制·视角】兵法推演!模拟和无人零售柜的斗智斗勇
初原载于 爱学习的 青春材制 2021-04-09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校园里,我们一般可以体验两种无人售货机。一种是较早出现的饮料机(上图),另一种则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无人零售柜(下图)。


使用新型的无人零售柜时,当你看到一台无人零售柜里有着几百块钱成本的商品,会不会好奇:运营商为何可以如此放心大胆地让它独自“管理”这些商品?又会不会萌生出“欺负”零售柜的想法—— “骗”过它从而免费拿走柜子里的商品呢?
那我们现在就来模拟一下!
游戏正式开始!请选择你的角色~


第一回合——“顺手牵羊”

无人零售柜中每一件商品上都贴了一个规则的长条标签。透过光线看,这个标签里面仿佛还有着绕来绕去的“线路“,此标签非同寻常,拥有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好似柜中每一件商品的“身份证”。

这种标签利用的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并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即电子标签)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我们或许第一次听说这个名称,但RFID技术由于具有快速读取与难伪造性的优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实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公交卡、门禁卡、校园卡、甚至个人的身份识别证件早已涉及了RFID技术。

完整的RFID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每当你在无人零售柜拿走商品时,RFID系统就开始工作了。柜体中的RFID阅读器在商品区域内发送射频能量形成电磁场,在阅读器覆盖区域内的标签接收到信号并将自身的数据信息反馈给阅读器,阅读器通过接口与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计算机通过统计反馈的信息计算减少的标签数目,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无人零售柜就可以得知你拿走了什么。
所以,直接拿走商品是绝对不可行的!
第一回合,战败!

第二回合——“暗度陈仓”

其实在这种RFID标签运用的初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撕标签的方式偷走商品,不仅给运营商造成了损失,甚至有人撕下标签后将其贴到其他商品上,导致下一个购买这个商品的人无意中付了双倍的钱!
除了容易被人撕掉、造成一定损失之外,RFID设备成本也比较高。RFID电子标签的价格为普通条码标签的几十倍,而对于无人零售柜中的每一件商品都贴上标签的这种大量使用的情况,其成本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重量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每一个商品都是有重量的,当你“拿”走商品关闭柜门的瞬间,零售柜中的重量传感器会检测当前商品的重量,并计算和开门前重量的差别,从而实现对是否拿走了商品进行直接判断。
当然,在零售柜的运营中难免会有重量相近的商品或商品组合,此时,单纯地测量重量就很难判断商品类型了。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发生,有很多无人售卖机使用了RFID标签+重量检测的双重检测方式,以确保判断的准确。

第二回合,战败!

第三回合——“偷梁换柱”

如果看到这里,你萌生出了这种想法:拿一袋300克的石头,打开柜门,拿出一瓶“肥宅快乐水”,撕下标签,再贴到石头的袋子上,放入柜子,这样就能完美地躲过RFID标签+重量传感器的检测,成功“白嫖”一瓶“快乐水”!
所以,即使有了上述两项技术的加持,无人零售柜依然有被“欺负”的风险。同时,你可能会发现很多无人零售柜中的商品甚至没有电子标签(比如咱学校里的),而这种“没有标签”的零售柜对于商品的管理更加严谨,它们的原理正是加装摄像头,直接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这样你就更没有机会偷走架子上战战兢兢的“肥宅快乐水”了!
这种零售柜的每一层的顶部都会加装一颗广角摄像头,摄像头连接计算机,通过高速网络实时传输门锁开门信息,驱动摄像头对每层货架的商品进行拍照,并及时将图片结果传到计算机云端进行对比,云平台通过对比打开柜门前和关闭柜门后的图像,对每一件物品进行识别,判断出被拿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

使用这种方式,柜内的处理器往往需要处理多张照片,这对系统的处理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若系统无法迅速地处理这些图像,因此往往会出现买完后一直在结算页面等待的情况。同时由于光线、物品摆放等问题,使用图像识别的零售柜在柜体设计上、商品种类数量上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第三回合,再次战败!


不管无人售卖机使用哪一种识别商品的方式,都会有一个专用的监控摄像头,监测使者的购买行为。

同时在扫码打开柜门的时候,通常会有绑定手机、关注公众号等操作,这使零售柜的运营商可以获取到你的一部分个人信息。因此,当订单出现异常时,管理人员可以快速锁定问题订单,并调取相关监控,所以,还是打消“薅无人零售柜的羊毛”的想法吧!

GAME OVER

自从阿里巴巴集团提出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新零售”的概念开始,无人售货机的诞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新零售方式的普及,许多关乎诚信的问题频频暴露。即使使用了种种先进的技术,无人零售柜在“盗窃者”用大锤子砸的威胁下仍然显得弱不禁风。科技的便利若成为对社会诚信风气的考验,结果必然是以失败告终。所以,面对无人售货机,甚至无人超市等信赖消费者的场景时,我们也当以诚信回报。

参考文献:
网易首页——无人智能货柜技术方案大盘点,重量识别成主流?
百度百科——射频识别技术 (科学技术)
果壳——《为什么你无法从无人零售柜里偷走东西呢?》
知乎——《无人售卖机的前景如何?》

撰 稿 人:科技协会科创部 白雅茜 刘鑫禹 马浩然
责任编辑:科技协会主席团成员 于世龙
执行编辑:融媒体微网平台 马敬佳
总 编 辑: 李晓萌
投稿请发送至:fmmsa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