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景观节点设计方法论(一)

节点积累方法:
1、抄绘前人快题或者手绘方案中的节点
2、临摹实际项目设计平面图纸中的节点,以快题语汇表达
3、利用照片、效果图转绘为平面节点

4、按固定逻辑自己设计
要设计节点,首先要搞清楚节点的组成要素:
硬质铺装
木栈道,木平台
雕塑,景观柱
座椅,廊架,景墙,草阶
观景平台(用于高差处理,雨水花园湿地)
台阶,台地,之字形道路
保留水塔,灯塔,建筑,建筑基础,水泥窑
电梯,天桥
......
软质
草坪,疏林草地
列植树
植物组团,主景树
树团
保留古树
花带,花田,灌木,绿篱,茶田
自然水体,生态浮岛,雨水花园
水池,花坛
......
总结来说,从景观要素角度角度考虑节点的丰富与细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铺装形式的分割:把握铺装形式的“疏密对比、主次对比、明暗对比”关系,形成丰富的空间底面
②植物分割空间:运用“树阵、树池、特色景观树、绿篱池、花带、花镜、绿墙”等丰富的植物要素分隔空间,引导视线;
③水景的利用:灵活设计“镜面水池、跌水、叠水、瀑布、喷泉、水帘、自然水体”等水景要素,成为场地视线的焦点或转折点;
④建构筑物的设置:利用"亭、台、桥、阁、景墙、构架、灯柱、石块”等建构筑物,点缀或形成主景;
⑤竖向设计:形成“微地形、台阶、上下沉空间、缓坡”等竖向上的变化,作为垂直面上丰富空间的方法。
节点成功的关键点一:异素同构
节点是快题题中最具丰富性的组成部分。就公园类快题而言,如果说草地可以视为快题中黑白灰层次中的白,大片种植的植物及路网等可视为灰色层次,节点就是快题中最浓墨重彩的内容,也就是点睛之笔的同义词。
由于其需要在极小的范围内表现极度复杂的景观要素,线条密度为全图最高,因此如何统摄不同的要素、避免要素之间的形态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不同要素用共同的或者同系列的线条形态表现。也就是利用不同的要素反映多样性,用共同的单元形(基本形)形成统一性,即异素同构。
具体而言,其构造方式又可分为:
1、机械排列,简单重复

2、两种对立线条、互相交织咬合(通常是直线与曲线,折线与曲线)



3、一种线条为主,一种为辅(下图中以圆曲线位置,以短直线为辅)

4、按照自己的逻辑逐步设计
节点成功的关键点二:主次分明
如前所述,节点内部的要素有极大的丰富性,掌握了异素同构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做到这一点的节点可以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不会觉得违和或是奇怪,但是如果内部主次不分,再深入审视的时候就可能会露出破绽。
主次分明是快题各个层面的成功的核心要点之一。就场地总体层而言,主空间与其他空间之间必须要有合宜的比例尺度关系;就树团的营造而言,相近树团也要遵从一定的主次关系;点植树的种植也应当遵从不等边三角形关系,形成一定的“主、次、配”的关系;水体的设计中的大小水面及静水面之间的接续水道同样遵循相似的设计原则。
主次分明的本质是空间的多样化营造。因此在一个节点内部,即使再狭小,也起码表达出一个主要的区域和一个次要的区域,而面积稍大的节点更应该有至少三种不同气质的空间。
节点中主次空间的分布原则应当是主空间居中,次空间依附于其边缘或经过过渡空间后自成一体。而且,这样的主次划分除了通过增加子空间数量来增强主次对比强度之外,还可以通过纵向的子空间内部的进一步主次划分来增强对比的深度。



节点成功的关键点三:软硬结合
尽管硬质要素也能通过线条的疏密变化以及地面的下沉上升来强化空间变化,也可以用能产生阴影的构筑建筑要素来形成立体感和场地空间的围合感,但是由于硬质要素无法如同软质植物一样具有相对自然随机的边缘线,因此往往纯硬质的节点会显得机械生硬、有悖于风景园林自然的基本准则,因此植物对于节点的塑造是吧必不可少的。
在不破坏硬质要素边缘线条所形成的的形式感的前提下,利用植物对其进行一定的柔化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是植物还能进行空间的分割、以强化空间感,可以形成阴影,以强化立体感和竖向景观变化。同时,对于大多数需要上色的图纸来说,植物与铺装迥异的色彩也能进一步丰富节点。
软硬结合也如同主次分明的设计方法一样,既可以通过增来加软硬质要素种类来横向强化这一特征,也可以通过增加层次(即硬质中有软质,这一软质中又有硬质,两者相互嵌套)来纵向深化这一特征。




节点成功的关键四:边缘整散合宜、
边缘效应的普适性意味着节点的边界也应当为带状而非线性。合宜的节点边界应该兼具远观的整体性、几何化形态与近观的复杂性、破碎性要素或空间。
边缘的带状化塑造要求的目的与主次分明和软硬结合原则有一定的耦合。主次分明本就要求在主要子空间边缘塑造次要子空间,而软硬结合要求软质和硬质相互渗透,带状化的边缘正是这两点的结合,即通过软质与硬质的相互嵌套交织,形成人工化的主要空间与自然的软质空间之间的过渡。
边缘整散结合是让节点融于图纸整体的关键一步,否则会让节点显得如同是剪切拼贴、照抄自别人节点。


节点成功的关键五:与周边道路的衔接得当
错误示例:
1、节点与道路“垂直”,如藤上挂葫芦
2、节点与道路相接边界为一条“硬线”
可选方式:
1、节点位于道路内
2、节点位于道路外侧
3、节点被道路穿过
4、节点打断道路
5、特殊情况:节点串接不同高程、等级的道路、



节点成功的关键六:基于全局观念的节点设计
1、节点的总数量控制(基于场地面积、基于场地性质、基于场地地形条件等限制要素)
2、节点的尺寸控制(基于场地面积、基于主次空间体量、基于相邻空间体量、基于最大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比例关系)
3、节点的位置布置(基于主次空间位置、基于轴线关系、基于路网特别是二级路、基于滨水节奏要求)
4、节点的总体形态选择(基于全图单元形、基于邻近路网形态、基于邻近空间形态、基于节点自身功能(入口、儿童活动等))
总结来说,街头绿地设计应当注意以下要点:
1、性质功能考虑服务对象以及周边的需求
2、设计风格考虑城市风格、与题目涉及的概念
3、入口的布置考虑人流车流,位置的选择非唯一解
4、主要的通行与节点合理配置,交通路网,可设3.5米、2.5米、1.5米三级路网;或者2.5米,1.5米两级路网
5、空间多层次,节点丰富,设置活动空间(动静分区、空间序列等)
风暴设计教育在线咨询
单击二维码扫描添加咨询老师

高效且专业的手绘、考研培训机构——风暴手绘基地
官方网站:www.fengbaojy.com
微信平台:fbsh19946951310
免费热线:1994695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