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进击的巨人》(下)

前言——谈谈“烂尾”
(原本没打算在B站发的,这里毕竟还是适合视频。想想还是可能会被少数人看到,对一些人有帮助,几十个一百个?还是发了)
能和这部作品在一个时代,能阅读以及在连载期间阅读《进击的巨人》,以及写一些对这部作品的记录本身,都让我感到非常幸运及幸福。
但是这篇,至少是没动力写,写了也是不太想发的。
一方面,对我没有任何收益。
另一方面,因为这不可避免的,要与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接触。
当然,这也是作品主体内容和作者本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出于对作品的尊重,还是写了发了,毕竟上篇文字还是比较片面,降低了作品的水准。
写给作品,和极少数能看到和真正能欣赏这部作品的人。
《进击的巨人》烂尾了吗?
“烂尾”了,从第一话开始就“烂”了。
在上篇文字中我有写,99%以上的读者从来都不知道这部作品在写什么。
相信很多人读到这句话会觉得你真能装逼。
但那已经是我出于结识可爱的人的友善。
这次说点直接的。
在整个进击的巨人连载期间,在我接触进击的巨人中文社区的这近十年。
我只见过三个人,是他/她发表观点我愿意去看的。
除此之外,我几乎没见过,一位读者,有理解这部作品的,1%。
基本上在三句话之内我就可以判断这一点,你言论背后的视野、认知、逻辑。
这意味着,他可能是一个社区里的大神,但是从来连起跑线在哪,都不知道。
这不意味着,他所有的理解都是错的。
而是,他不可能意识到,他距离这部作品的终点,有多遥远。
因此,他才会指指点点。
是结局才无法理解吗?
不是,从第一话开始,就错过了无数个细节。从而从来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中文社区最喜欢讨论的是,什么反战左翼右翼、哲学。
我们需要承认及尊重,每个人都有阅读视角的自由,但是作品真的没有在写这些东西。
而且那些也不是高端、深刻的东西。
战争、反战是有涉及一些,但那是表面,不是本质,它背后的人际关系才是。
你在最后还在关注艾伦有什么计划、阿尔敏有什么计划、三笠没深度,是因为在很早很早之前,你和作品就走了岔路。
回头可以翻一下,
你知道第一话就交代了艾伦的自由观,交代了艾伦和阿尔敏前往墙外初衷的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吗?
你知道第二话就引入了作品的主题之一,选择吗?
你读不出来,不是你读的不仔细,而是你的人生、认知里没有那些东西。
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还在读高中的时候,读完《围城》,给一些同学传阅。
至今还记得一些反馈,比如,前面挺有趣,后面就没意思了。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有方鸿渐和唐晓芙谈恋爱的部分,它的描写就是初恋的感觉。
而后半部分涉及到了婚姻和工作,高中生自然就不感冒了。
所以,这里是想说,
并没有批判“读不懂”,这本身就是任何一个人的常态。
能让你在不同人生阶段拥有不同感受的才是难得的作品。
如果你只是刚刚看了动画、翻了漫画,那么这篇文字我不建议你继续读下去,
你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曲折,也许走了岔路,但也有美妙的风景。
写作,是人生的记录;
阅读,是人生的延展。
《进击的巨人》,是你用你的人生去读的。
因为作品从头到尾都在写人生,亲子关系、人生的选择、内在和外部的矛盾、自由、生命的意义,等等等等……
当然,回过头来,1%,这本身是很片面和偏激的。
一方面,我本身就不怎么关注社区,样本较小,最近几年连别人分享过来的都未必会打开,一定会有一些还不错的内容,只是我没看到。
另一方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这不容亵渎,包括作者,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可以。
但是,基于我对作品的了解,我还是可以明确的说,作者,远比我更了解这一点(1%)
那么,为什么作者面对那些无知的抨击,始终只是表达,作为一个创作者,没有令大家满意,他感到抱歉呢?
四个原因——
1.他知道,除了跟风落井下石的真正卑劣的人,即使你再猛烈的抨击,也是由于,你为这部作品投入了感情
2.由于作者的人格,作者是一个极其谦逊的人,他根本不会像我这样使用上面的词语和口吻对抗
3.一个创作者的职业道德,对自己作品和读者的尊重。把阅读的乐趣留给读者,他不会轻易下台说明
4.这部作品的部分主题本身,就涉及了这里,如果你能读懂这篇文字,它会告诉你答案。
回到这篇文字,相对上篇,这篇绝大部分会直接引用aspoonofsugar的分享,因为我不可能表达的比她更好,反而会错失微妙。
有她的分享也是一段快乐时光,令我阅读这部作品的旅程更加美妙。
上篇文字主要谈了三位主角的成长过程,这篇会主要谈论三位在主题上的定位。
一个友善的提醒,对某些读者来说,或是年龄上的年轻,或是阅历上的,读懂这篇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不难的,但是理解每一个细节是有一些难的,它可能需要你反复翻阅,充分理解甚至可能以年来记单位。这不取决于你的智力,取决于你的阅历认知。
毕竟,阅读,是人生的延展。
当然理解也不是必须的,毕竟一个人即便从来没听说这部作品,也能抵达自由。
另外,我无法代表作者,沿用了这个标题是由于我只会留下这两篇文字,下面是真正的标题。
如果你觉得它写得好,那也只是由于它把作品的内容转化成了更直白的言语,而且仅仅是转化了一部分。
你觉得写的不好,也很正常,毕竟我不如aspoonofsugar,更远不如作者本人,从目前的认知来看,我现在都觉得上一篇写的很糟糕。
认识我的也都知道,我时常表达,惭愧于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发现及表达这部作品的美。
如果你没有阅读过上篇文字,那么你需要在这里打住,在我的个人主页里翻阅上篇文字。
因为这篇文字的阅读建立在对这部作品的主题和角色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认识之上。
如果你读过,我也建议你重新翻阅,这建立在我对读者的综合判断。
两篇文字有出入的,以这篇文字为准,不会修改了。
正文——《朝着那座山丘上的树》
从最终话,从阿尔敏开始。
阿尔敏——未来故事的英雄

艾伦曾两次表示,阿尔敏是拯救人类的人。
然而,真正解决冲突的人不是他,而是三笠。
不仅如此,人类仍然没有得到拯救。

那么,阿尔敏是否像艾伦一样,没有实现大家的希望?英雄的角色对他来说太过沉重了吗?
并非如此。

阿尔敏是英雄,但不是这个故事的英雄,而是我们没有被告知的未来故事的英雄。
讽刺的是,最后一章才是他真正进入角色的地方,这个角色自埃尔文死后就已经预示了,而韩吉的选择也巩固了这个角色。

阿尔敏是为了引导其他人,但不仅仅是在最后的战斗中(他的作用在其中仍然是关键)。
他是为了引导世界走向更好的未来。
换句话说,他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新荷洛斯。

不过,荷洛斯体现了体力和战争能力,而阿尔敏则体现了它的反面。


阿尔敏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化解冲突的人,这不是偶然的。不仅如此,这两次他都为被他人视为怪物的人的人性而争辩。
阿尔敏将成为解决帕拉迪岛和世界之间冲突的英雄,特别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怪物”背后的美。这就是他与艾伦最后一次对话的意义。
在整个过程中,阿尔敏一直在问艾伦,他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只是为了他所爱的人的利益。他一直在想艾伦是否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并要求他寻找另一条路,如果他真的想活下去。
艾伦的回答是向他展示地鸣的恐怖,并承认他的一部分真的想这么做。

艾伦想要,"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全新的土地"。
这里的重点是,
与阿尔敏在和艾伦交谈时欣赏的所有美好事物相比,这一宣言是极其悲惨的。
它揭示了在艾伦冷酷的外表下,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地鸣 "本身,取代了这两个朋友不久前还在的大海,这是最重要的。
大海是他们的梦想,是自由的象征。然而,在艾伦心中,这个梦想却破灭了,变成了地鸣的荒凉。更可悲的是,这就是艾伦最终看到的风景,并将其与自由联系起来。
然而,即使在这样一个废墟般的风景中,也不过是艾伦心灵的废墟...... 阿尔敏仍然能够看到一些人性的影子。

他看到了海螺,那是他们童年梦想的象征。这是这个艾伦所追寻的地狱般的风景中的一抹亮色。
阿尔敏听着艾伦的绝望和悲伤。他理解他是多么的破碎,并让他恢复一些人性。

这就是阿尔敏感谢艾伦的原因。他不是为 "地鸣 "感谢他......
老实说,他甚至没有因为 "他的心在正确的地方 "感谢他。
艾伦只是被告知并非如此。
阿尔敏感谢艾伦是因为艾伦需要它,他需要被理解,需要他的痛苦得到承认。
这就是为什么艾伦听到这句话后,从一个仿佛只留下肉体的躯壳,转为动容。
艾伦上面都在说的是,自己不可被原谅,自己就是个怪物,而阿尔敏回答说他不是。他只是一个人。

这里讽刺的是,在作品初期,艾伦是多次被他人视为怪物的人,当时他想要证明他不是,他是个人……
因此,阿尔敏在某种意义上是新的荷洛斯,但也是他的反面,我们在结局中也看到了这一点。

荷洛斯和戴巴家族几代人都在撒谎,而阿尔敏则想立即说出真相。
联盟去找帕拉迪岛是为了衬托戴巴去找雷贝里欧。
戴巴是在世界局势已经急转直下,无法避免悲剧发生后才宣布的。
此外,戴巴的讲话是为了引发战争。阿尔敏想公开讲述自己的故事,试图建立一些稳定的和平,让世界再次团结起来。
阿尔敏是一个将超越墙壁的人,将引导人类走向艾伦无法看到的未来。
墙壁,是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障碍。

之所以阿尔敏可以,是因为阿尔敏总是能看到艾伦看不到的东西。

三笠:一个来自两个套路的人
三笠对我来说很有趣,因为它结合了两个相反的套路,创造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色。
一方面,三笠解构了 "恋爱角色 "的概念。另一方面,她颠覆了 "不需要男人的女强人 "的原型。
三笠的发展是关于她对艾伦的感情。然而,与其他(少年)女主角不同,她的性格弧线是故事主要情节的核心,以至于她是结束冲突的人。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描绘三笠的这个梦,为什么它很重要——

三笠想逃回她的 "家",看到了另一个现实,一个她和艾伦逃离战争和马莱的梦。
他们在一起,但事情并不完美。

为什么三笠不能待在那里,但为什么,她仍然在那里做了一个 "漫长的梦",这一点很重要?
三笠的缺陷一直都在于她对艾伦的感情。让我们强调一下,这不是她对他的感情,而是在于他们。
不仅如此,她的缺陷有两层。
a) 这个缺陷的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缺陷是,三笠过度依恋艾伦,以至于她最初将自己是谁与他联系在一起。
b) 这一缺陷的第二个方面是,尽管三笠的感情是显而易见的,但她自己却没有真正认识这些感情。
她总是回到她的童年,回到艾伦如何救了她。当艾伦直接问她为什么关心她时,她无法向他传达她的情感。

简而言之,三笠要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必须做的是接受她对艾伦的感情,但也不能被其所定义。
这就是为什么她的 "梦 "是重要的。
她充实到另一个现实中,在那里她已经解决了她的主要遗憾。

她已经设法向艾伦传达了她的感受。不仅如此,她还说服了他放弃了地鸣,和她一起逃走,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平地生活。
这具体是三笠最初的梦想。从小到大,三笠一直希望能与艾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只要在他身边就很幸福,并曾希望这对艾伦来说也是足够的。
然而,三笠意识到她无法真正拯救艾伦。
她不能把他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也不能把他从自我憎恨中拯救出来。

不管是地鸣还是逃亡。无论怎样选择,艾伦都会在自我憎恨中失去自我。这就是他问三笠的原因。


这也是他问露易丝同样问题的原因。

这不是因为他讨厌三笠,也不是因为要让三笠在没有他的世界里好好活下去,而是因为他讨厌自己。艾伦恨自己,因为他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选择。
他被推到一个没有好选择的境地,但故事的主题一直是这样。

它是关于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并且不后悔。
尽管如此,艾伦还是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在主线故事中是这样,在三笠的梦中也是这样。
然而,三笠却能够选择。而她的选择与艾伦的要求恰恰相反。

她选择接受她对他的感情,并永远记住它。
但是,她也选择不让自己被它所定义。不让自己被他所定义。
她向自己证明,她不是奴隶,做出了与艾伦希望她做的相反的选择。
艾伦会希望她让自己忘记,活在梦中,就像他向希斯特利亚提议的那样。

也像他自己所做的那样。

不过,三笠还是选择了醒来。如果她从小就有这个梦,她可能会选择它而不是现实。不过,由于艾伦本人的原因,她已经长大了,这个梦对她来说已经太小了。

三笠不能无视这个世界。她在这一章的开头,看到人们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尽管如此,艾伦自己的存在还是威胁到了这些团聚,所以她选择牺牲自己最爱的人去拯救其他人。
然而,她仍然爱着艾伦,这种矛盾在最后的吻中得到了强调。

这个吻有两个主题的含义。
它表明,无论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三笠都不得不放弃艾伦。她必须和他说再见。
虽然如此,她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感情。然而,她也比他们更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无法真正为艾伦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最终三笠无法在两个现实中拯救他。
这是因为从一开始,拯救自己是艾伦的选择,他要尝试做出不同的选择。
两个现实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并不是说不同的未来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另一种方式是可能的。这个梦境/另一种现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毕竟,三笠可以选择与他不同的方式。
尽管如此,一段关系的命运并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它是由两个人的选择决定的。
三笠的不同选择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然而,她一个人的选择并不能拯救帕拉迪岛,也不能拯救艾伦。
她可以改变他的轨迹,但最终无法修复他的缺陷。
那是只有艾伦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三笠、艾伦和阿尔敏做出另一种选择,也许另一种未来是可能的,也许不是。然而,这个梦境所传达的是命运和选择之间的细微差别。
艾伦的自我憎恨和悲剧对三笠来说就像是命运,因为这是她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也许艾伦可以。
尽管如此,三笠能做的是做出具体的选择来面对这个命运。
三笠能够阻止艾伦,但她不能解决整个冲突。同样,她也不能让她对艾伦的感情妨碍她需要为这个世界做的事情。
她在故事的最后杀死了艾伦,但这一行为并不是由于她讨厌或拒绝对艾伦的感情,从而产生变化的顶点。情况是恰恰相反的。她是在能够肯定自己对艾伦的感情的时候,杀了艾伦。
三笠也并没有把自己从艾伦那里 "解放 "出来。情况也是恰恰相反的。


艾伦谈到三笠有必要从他那里解放出来。
然而,三笠的回答是,如果 "自由 "意味着,她必须在没有纽带和联系的情况下生活,那么这是不值得的。
这是她的选择,这也是她最终得到真正自由的原因。
这是因为她学会了与她的感情一起生活。
最后,她的整个发展都与悲伤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些思索提供了一个丰富主题的视野——


悲伤是一种和生与死交织在一起的情感状态。它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并以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让他们活着。它是愿意继续生活下去,为自己的生命和那些已经不在这里的人的生命赋予意义。比如三笠的父母、她的战友和她爱的男孩。
谏山将无法吐露对主人公的感情的女性化女孩和比男人更会打架的阳刚女人结合起来。结果是这样一个有深度的角色,感觉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艾伦:一个由情节设计构成的主角
我喜欢艾伦(又称主人公)最后被揭示为不过是一个情节设计。
解放尤弥尔的不是他的选择,而是三笠的选择。
他无法真正看到帕拉迪斯岛重新融入世界的未来,但阿尔敏可以。
总而言之,艾伦完全颠覆了他父亲的话的含义。

格里沙的话是不完整的,单独的。为了使它们被理解,也需要卡露拉的话语。

这就是主题。

然而,艾伦以相反的方式解释格里沙的说法。

他认为自由是一种特别的东西......这种东西要么是与生俱来的,如阿尔敏。

或者必须为之奋斗,像三笠。

艾伦自己也在这两种想法之间翻来覆去地看待自己。他要么生来自由,要么将通过战斗抵达自己的自由。他要么是特别的,要么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
他不能真正接受他和其他人一样,这就是他的自由。
这是因为自由实际上真的很难。它是关于做出困难的选择,其后果是无法预测的。它是关于在你选择某些的那一刻你牺牲了一些东西。
而艾伦选择相信自由是某种特殊的品质。他认为它是完全没有界限的,是没有限制的。
好吧,"坐标 "是世界上与艾伦的自由观念最相似的东西,它实际上是可怕的。

当涉及到时间和空间时,艾伦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界限的。然而,这只能使他成为一个奴隶。
从元叙事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也很有趣,尤其是我认为谏山曾经评论说艾伦是故事的奴隶。
嗯,这句话完美地传达了艾伦作为一个角色的本质。
最后,他被赋予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用来做任何事情。
换句话说,艾伦本可以成为自己故事(人生)的作者......但最后他并不能真正做到。

他选择让贝尔托特离开,因为他不能死在那里。然而,这导致了卡露拉的死亡。
艾伦简直就是一个把自己写在角落里的作家,并不能真正想出一个他喜欢的故事。他是一个作家,在他自己的故事中成为一个情节设计,以便其他人可以选择他的立场并解决冲突。
有趣的是,我们读者最后也被要求作出选择,以便我们也能获得自由。
我们必须选择如何阅读艾伦,他是建立在矛盾之上的。
他真的是为了他的朋友才这么做的吗?

还是因为他想这样做?

我们会选择残酷还是美丽?或者我们能以某种方式选择两者?


自由

我喜欢这段记忆完美地概括了EMA的整个动态。
艾伦是提出比赛想法的人。他领导其他人,他对比赛的想法是与竞争相关的。他想赢,想向胜利迈进。
三笠很容易获胜,但她留在艾伦身后,因为她想要的是在他身边。
阿尔敏在他们身后,但他仍在享受自己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下午。
"不知为何我这么想着…,我是为了在这里…三个人一起赛跑才会出生的…"
比赛就是 "生活",EMA的每个人的行为都反映了他们的理念和目标。
特别有趣的是,阿尔敏和艾伦的是反义词。
一方面,艾伦只想着要赢。这场比赛不必是一场竞争,但艾伦把它变成了一场竞争。
另一方面,阿尔敏输了,但他仍然非常喜欢那个时刻,以至于他认为与朋友们一起输掉比赛的简单一天也值得活着。
当人们想到这一点时,这很有趣。

艾伦在看到阿尔敏的眼睛时意识到自己并不自由。 从这段对话来看,自由似乎是拥有驱动你的东西。梦想给了人们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变得活跃和自由。
后来艾伦也这么说。

艾伦说阿尔敏比他好,因为他有的不仅仅是仇恨,而艾伦只专注于复仇。因此,看来这不仅仅是有一个目标的问题。它也是关于一个人有哪种目标。
然而,在作品走到“赛跑”后,答案更接近,而且略有不同。艾伦误解了自由是什么。他把它看作是一个目标,一个目的,一个驱动他的东西。他把它看作是要达到的东西,这将使他充分和完整。然而,他还是错了。
自由并非如此,
自由,就是生命(生活)本身,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不是终点线,它只是在与朋友跑步时看到一片叶子并感到惊奇的能力。
主要的主题一直是这个。
不仅有卡露拉、格里沙、阿尔敏的正面描绘,作品也通过塑造了阿妮、吉克,这些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的人,去反衬这个主题。
从第一话开始,艾伦一直在寻找的自由就是 ,"活着"。然而,艾伦直到最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已经多次非常接近它,他甚至是那个在某一时刻陈述这个主题的人。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想法,甚至在最后一章也没有。
不仅没有,他还是那个频频把“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挂在嘴边的人。但是最后,他恨自己,他无法接受这个他来到的世界,他想要消失,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格里沙的话与艾伦说他想毁灭人类的话重叠在一起,却意味着两件不同的事情。
1)艾伦的自由观念与没有限制的观念无可救药地交织在一起:



羁绊和其他人是限制,所以他们必须被摧毁。它们妨碍了一个人的个人愿望。
艾伦生来自由,所以他必须肯定这种自由的所有残酷性和暴力。
2)格里沙的声明和艾伦的声明是要并列的。
艾伦对自由的看法就是上面的那一种。他必须能够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来证明他是自由的。
相反,格里沙想表达的是,艾伦不需要做任何特别的事情来获得自由。
自由不是必须被证明或达到的东西。自由就在每一次呼吸之中。
生活本身带来了选择。做出这些选择,接受选择的结果,就是自由。
生活本身带来了矛盾。调和这些矛盾,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就是自由。
然而,艾伦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他声称他没有选择。
他无法正确决定他启动地鸣是为了拯救他的朋友,还是因为他想毁灭人类。
最后,他甚至无法决定自己是想活还是想死:
艾伦无法选择。无法调和这个世界的美丽和残酷。
这就是为什么他体现了反主题的说法。他无法为自己赋予意义,也无法选择他想成为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真正要为他做决定的是其他人,三笠。
有些人将选择美丽:

有些人将选择残酷:

艾伦自己无法选择。
相反,三笠和阿尔敏体现了真正的主题:


是三笠解放了尤弥尔。她只是做了一个选择,让尤弥尔知道,一个人可以爱别人而不做奴隶。
是阿尔敏要超越墙,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进击的巨人》的两个主要冲突体现了处理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极端方式。
1.尤弥尔想爱弗里茨王,但她只能以奴隶的身份去爱。
2.艾尔迪亚人和马莱人(以及一般的人类)互相憎恨,并筑起围墙将对方隔离。
第一个是内部和个人的冲突。第二个是外部的和广泛的。
第一个是关于不肯定自己的自由意志。第二个是关于不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
这两个内在和外部的冲突也决定了,一个人存活于世能否真正取得自由。
三笠解决了第一个冲突。
阿尔敏正在努力解决第二个冲突:


艾伦不能解决任何冲突,因为他不能脆弱,所以他不能真正接受他人。即使是他深爱的人也不行。
相对的,他只能制造冲突——制造不自由。
作品曾在第69话通过乌利发问,是什么,让我们成为朋友的?是暴力吗?
乌利和凯尼都没有得到答案。
凯尼的暴力制造了矛盾双方接触的机会,乌利的暴力制造了沟通的机会。
而答案是,凯尼最后都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乌利让凯尼看到了,怪物背后的美。
他不是一个怪物。
由于在连载到看海时,就经常向身边人表达,69话是作品的核心。
所以看到作品结局时同步刊登了69话的彩页版,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微笑。
不仅是乌利和凯尼,这也是士兵组和战士组,战士组和马莱长官如马迦特,贾碧和收容区的看守和卡亚和尼柯洛等等等等化解冲突的原因。
但是艾伦不能,他必须展示他怪物的一面,因为他要肯定他的自由。
故事中的墙和壁垒,实际是象征着社会分裂、人与人之间的障碍、精神偏见。
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是能够克服自己内心障碍的人。作为一个孩子,艾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然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阿尔敏成为他与外界的联系(就像三笠是艾伦与他更善良和更脆弱的一面的联系)。他告诉艾伦,世界比他大,而且还有艾伦自己以外的东西。
整部作品基本上都是艾伦试图接受这一现实的过程。他试图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这样他就能感觉到完整。然而,当他发现的世界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他又不能真正吸收它时,他就跑回了他的小童年世界。
基本上,艾伦的故事是一个孩子未能长大的故事。他也尝试过,他甚至在一开始就希望如此。在许多时候,他接近于此,但最后他拒绝了。
这是因为艾伦的一部分认为,长大意味着他将变得更强大,更自由地做他想做的事。事实证明,情况更为复杂。
因为成长意味着要接受损失和妥协。它还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人更加亲密,也意味着要保护未来的世代。
艾伦没有做到这一切。他拒绝任何妥协,他把别人推开,并杀死了孩子。还要注意的是,阿尔敏反而做到了以上所有的事情。他试图寻求妥协,接受他人,向阿妮承认自己的感情。
自由意味着按照自己的决定生活。简而言之,这意味着要像利威尔在巨木之森中所说的那样做。
"做出一个你不会后悔的选择"
它意味着接受你可能是错的,但仍然选择,但仍然生活。
艾伦利用进击的巨人来改变过去和对特定未来的设想,以避免想象不同可能性的挣扎。
艾伦无法接受自己的决定,所以他对自己撒谎,用他的孩子的另一个身份逃跑。
阿尔敏也像艾伦一样,回想自己的童年。然而,他这样做是为了接受这个复杂的世界。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样简单的事情给了生命本身的价值。而这些人际关系即使在残酷的世界中也能找到。
阿尔敏不是因为他有一个梦想而自由(或者至少比艾伦 "自由")。他有一个梦想是因为他首先是自由的。他一直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感受到这一点。
总之,自由在于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活本身的限制。无法做到这一点,无法调和对立面......无法面对复杂性,意味着一个人什么都不是,只是生活的奴隶。
OK,到了这里。再去说这部作品有多好已经没有意义。
我相信,如果一个读者但凡真的理解了这部作品的哪怕仅仅是主题,他的人生会走的更加和谐,更接近幸福和自由。
最后,用aspoonofsugar的文字(译)作为阅读这部作品的结尾,这是一段美丽到令人流泪的文字,它简短、凝练的概括了这部作品的主题。
通往山上之树的道路


故事在山上的树下开始,也在山上的树下结束。
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要的不是那棵树,而是通往它的道路。原因是,这条路,就是生命本身。
树是起点(出生)和终点(死亡)。它是每个人开始的地方,也是每个人结束的地方。
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不仅如此,从它出发和到达它的道路是严酷的,充满了障碍。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拥有他想要的一切,而且很可能会遭受痛苦。尽管如此,这仍是一个值得一走的旅程。
毕竟。
我们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