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2023-08-23 00:07 作者:取个名字吧一个就好  | 我要投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LXWCI_-Uunus4SI5WMtpQ?pwd=qjm3 

提取码:qjm3

序 张仲礼

中文版序: 从远方遥望上海 玛丽·格莱尔·白吉尔

中文版再版序言: 十年之后 玛丽·格莱尔·白吉尔

前言: 上海与中国现代化

第一部分 开埠(1842~1911)

第一章 上海城里的外国人(1843~1853)

“蛮夷”的到来

从纳贡制到条约制

双重误解

为什么是上海?

外国人特定居住区

双重面貌的城市

第二章 地方外交和国家政治(1853~1864)

小刀会占领中国城(1853~1855)

太平军的进攻(1860~1862)

中国人定居租界

上海模式与条约制度

第三章 上海资本主义的诞生(1860~1911)

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

世界主要的港口之一

银行和投机

早期工业化(1860~1895)

工业的新崛起(1895~1911)

洋行与会馆公所

买办

中外资本主义

外国领事—经济舞台上摇摆不定的角色

没有结果的官方现代化运动

第四章 上海社会万花筒

早期上海滩的居民

租界里的日常生活

中国人社会

第五章 租界模式

公共租界

例外的法国人

中国士绅缓慢的动员

城市现代化与思想转变

第六章 1911年革命

“杀呀!杀呀!万众直前”

没有未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对未来失望


第二部分 大都会(1912 ~1937)

第七章 上海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1912~1937)

1920年代的经济奇迹

上海的新企业家

商业资产阶级的初创时期

国民党与经济制度现代化(1927~1937)

国家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

第八章 革命的熔炉(1919~1937)

革命力量的高涨

上海的革命政党1321925年五卅运动

国民党镇压共产党

外国人的恐慌

蒋介石与 1927年“四一二”事变

从起义罢工到城市恐怖:共产党影响在上海的衰弱

救亡运动和群众运动的新高潮

第九章 秩序与犯罪(1927~1937)

大上海市政府

道德秩序与社会控制:新生活运动

国家与社会的相互交织

不相称的结果

犯罪盛行

鸦片与“犯罪肆虐”

青帮与“法国亲戚”(1927~1932)

掌控华界

第十章 海派文化与现代性理念

城市新貌

消费的狂热

对外国影响的开放

时空转换

崇尚体魄和外表189“摩登女郎”

新式娱乐活动

上海的文学与文学在上海

上海和新艺术

早期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第三部分 一个时代的结束(1937~1952)

第十一章 战争,沦陷和国际地位的终止

淞沪之战和中国城被占领(1937年)

孤岛(1938~1941)

慕尼黑和维希对租界的影响

上海精神到哪去了?

黑暗世界(1941~1945)

沦陷的上海

抵抗

合作分子

生存

第十二章 返回革命潮流中(1945~1952)

从梦想到幻灭(1945~1949)

上海资产阶级的最后一把火

中国自由主义的尾声

共产党攻克上海前夕2491949~1952年的上海

统一战线的战略

社会进入新秩序


第四部分 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

第十三章 上海地位的变化

计划经济的支柱

规模宏大的工业基地

城市建设被迫停止

严格控制下的社会

新的不平等

“文化大革命”和上海“激进主义思潮”

第十四章 重振雄姿(1990~2000)

改革列车的尾灯

龙头

浦东与再现辉煌的城市

新上海人

娱乐、金钱与自由

海派的幽灵


尾声:迈向21世纪的上海

大事记

参考书目

译后记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1842-1911)

  开 埠

  第一章 上海城里的外国人

  (1843~1853)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根据条约规定,上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口岸之一。然而这开埠之举则缓慢持续了二十多年。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西方人在上海的存在形式被限于特定的模式中,并由此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法规。不久,这些法规又迅速地推广到中国的其他开放口岸。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上海成了“条约制”的实验室,主导着中国和西方的关系。

  “蛮夷”的到来

  1843年 11月 8日晚,一艘小型英国轮船在上海城墙下的黄浦江边下锚。随船而到的是英军驻印炮兵上尉巴富尔(George Balfour,1809~1894),他被任命为英国驻上海领事,根据 15个月前签订的《南京条约》来打开上海对外通商的大门。这位英国军官很年轻,对中国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有限的随行人员中有一位医生,一名秘书,以及作为翻译的传教士麦华陀(Walter H. Medhurst)。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