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县级申论高频考点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昨天说了2月3日今晚八点,我直播讲解 2023年广东省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出题趋势解析与刷题建议
明晚2月4日晚八点 广东省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县级高频考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对于考试冲刺而言,必须抓大放小,系统掌握核心考点,高频考点,而不能还停留在关键词是什么,怎么答概括题的层次
对于县级同学而言,「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是高频考点,更是高频易错点
今天我帮你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论,具体而言,从政策出台背景及目的,政策措施本质,以及事例理解难点三个方面帮你梳理
特别是,我会结合真题,帮你拆解广东省考出题人是如何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论设置一整套题的,
比如,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论来看,2022年广东省考县级 广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的主要做法,2022年广东省考县级 分析说明粤港澳共建人文湾区的优势;2022年广东省考县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三道的题关系如何,哪个是措施,哪个是效果,哪个是综合,具体事例如何表现理论问题
本文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背景及目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措施本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例理解难点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背景及目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其出台背景在于,「粤港澳」三地地域接近,文化相同,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三地社会制度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会直接制约资源的流动效率,东北人到广东旅游,直接买票即可,但广东人到香港,却必须要签注,同样,货物,资金的流动也会受到制约
这种制约会导致巨大的制度成本,即时间,金钱,以及机会的损失,当经济体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种损失是难以容忍的
但这种制度差异短期内又不可以消除,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在不根本性地改变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及政策的衔接,提升资源运行效率,
本质上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类似于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
另外,因为这种制度及政策衔接涉及到国家制度,外交,金融,出入境等重大政策,所以必须由国家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予以部署,推动,地方政府无法自行开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措施本质
既然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就要采取措施使得「粤港澳」三地能够在制度和硬件上彼此衔接,
借助22年题中 2022年广东省考县级 广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的主要做法和「硬联通」,你会非常直观地理解这一点
「软联通」指「政府服务」衔接,涉及工作资质,社保服务,人才服务,市场准入,简单地说,「粤港」人士来大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注意,这体现的是政府服务经济,通过政策来推动「粤港澳」制度融合
「硬联通」指「硬件设施」,涉及5G网络,工业互联网,算力设施,智能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对接,主要目的在于推动资源运行效率
有了这种政策和制度的融合,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也就推动了资源运行效率,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 2022年广东省考县级 分析说明粤港澳共建人文湾区的优势中,有了便利的政策,便捷的交通,人员往来方便,资源运行高效,人文湾区建设才取得了优异成绩。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例理解难点
具体考试中,出题人通过大篇幅,多角度事例论证来设置难点,对于同学而言,必须理解考点的理论核心,否则,哪怕你就生活在广东,也难以理解事例,抓不住关键内容。
比如,出题人设置 2022年广东省考县级 分析说明粤港澳共建人文湾区的优势这道题是为了体现便捷的交通使得「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 「来自香港热爱粤剧的盘伯」成为可能,推动了文化发展,
由此你可以看出,出题人不是简单地从政府角度表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更多地是从发展成绩,发展效果,或者老百姓角度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详细内容,我们课程中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