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橄榄球可以飞好远?

斐济,88.5万人口,330多个岛屿组成的太平洋岛国,是开发比较完善的旅游胜地,中国居民免签目的地~

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全国竟有600多个橄榄球俱乐部,并且将7人橄榄球视为国球!他们在7人橄榄球运动中的强大不必多言,他们的15人橄榄球实力如何呢?飞翔的斐济人,招牌的Offload,在15人赛场上,好用不?不好说啊...

说到这里,啥是Offload?Offload就是指在被扑倒前把球传出去的动作,国内有翻译叫扛传。为啥这东西有用?斐济为啥擅长这个?视频答疑~

好了,来说说他们的橄榄球历史。谁把橄榄球带入了斐济?英国和新西兰军人!军人们没过多久就发现,斐济人的基因似乎和橄榄球是绝配。后来军人们到了输不起的程度,直接将联赛分开举办,因为当地人太强了… 1913年斐济有了自己的第一支代表队,不过球队中清一色的白人球员。直到1924年斐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队,第一场比赛对手是西萨摩亚。比赛时间是早上7点,因为萨摩亚球员比赛后要继续工作,斐济球员直接出发前往汤加下午接着打。

1987年,首届橄榄球世界杯上,斐济队的每场比赛成了球迷们的最爱。速度快,动作洒脱,眼花缭乱的传球让观众们惊叹不已!2007年他们更是在世界杯预选赛阶段将威尔士拒之门外!

到了2015年,新任斐济主教练新西兰人约翰·麦基想把斐济队打造出别样的风格。这是受2011年世界杯上的萨摩亚队启发。其实太平洋岛国的橄榄球几乎都以“飘逸”为主,只是斐济名声在外。那年,萨摩亚因战术上更加系统,接连战胜了澳大利亚、苏格兰和威尔士成功杀入淘汰赛。当时的核心战术就是充分发挥他们9号10号位的作用,有效调动forwards,““正规化”战术配合太平洋岛国人强悍的身体素质让球队战力最大化。

然而这套风格并不适合斐济,虽然他们转型后在对阵强队必输比赛中没有大比分落败,但也未尝胜迹。至此,麦基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开始学习他们的兄弟团队——斐济7人队,及其主教练本·莱恩的风格。斐济7人橄榄球队战力强悍,不惧任何对手,现阶段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主教练本·莱恩是一个非常有性格并且对专业异常执着的人,之所以愿意来到斐济而离开英格兰,他认为英格兰队束缚了他的执教能力和创造力,斐济的先天条件和橄榄球运动体制可以激发他无限的潜能和想象力。除正规的体能与力量训练之外,莱恩并没有对斐济的风格做出大的改动,相反,他将斐济人平时打橄榄球的风格发挥到极致。原理很简单,尽可能减少死球,不要被扑到,能传就传,不要停!每一次Ruck都是一次小小的比赛暂停,双方获得些许喘息可以做出调整,没有Ruck代表没有调整,这种情况下通常是进攻方占据主动,这就是斐济最喜欢的了!

成果是2015、2016年连续拿下汇丰巡回赛冠军,里约奥运会拿下国家首个奥运金牌!如此惊艳的战绩任谁都羡慕不已。

不过,把这些全搬照抄到15人的比赛中是不能的。麦基只能尽量借鉴。专业球员和球迷朋友知道,现在最普遍的站位是1331,大概效果是6名前锋33一组站中间位置两名Backs辅助,速度型球员站两个边路,中路吸引火力之后,他们在边路寻找进攻机会。斐济呢,是13¥%%……&,除了固定的3个大块头之外(通常是123),他们其他球员的站位没有特定要求。这也难怪,因为在斐济队,你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是什么位置。大部分人都是同样身高、同样体重、甚至长相都差不多(在我看来)…… 而且好多人可以胜任多个位置,Peceli Yato在国家队打前锋,在克莱蒙打中场或者翼锋。

拉瓦尼·博提亚国家队中场,拉罗谢尔前锋。里昂·纳卡拉瓦打7人,但却是一个锁锋。就这样,凭借“天性释放”+球员彪悍的身型。斐济将自己飘逸的7人球风“嫁接”到了15人橄榄球上。身体强壮,打法梦幻,如此强大的斐济还得不到世界杯嘛?呵呵,得不到…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有了可靠的经济基础,才能保障球员们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虽然7人橄榄球是斐济的国球,但是球员们的收入不够。很多斐济人举家移居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太平洋上的邻居,还有一些球员则是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后选择去欧洲打球。世界所有顶级联赛都可以见到斐济球员的身影。国家队在一起训练的机会不多。加上联赛环境不同,所以大家打球的风格一时间也不能完美融合。先天只是一方面,后天训练同样重要。缺乏有效训练是硬伤。

得不到冠军固然遗憾,不过未必只有冠军才是强者。DNA里就有橄榄球的斐济队永远是值得关注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