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之“立身”初问(一 待续)
《论语 学而篇》中,子曰“三十而立”。在《孝经》中,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读经文不难发现,“立身”不同于肉身。那么这个“立身”在哪里?!
“身体发肤”之“体”所指的是我们的躯干,“发”指的是毛发,“肤”指躯体表面的皮肤。那么此句中的“身”就应该是孔子所指“三十而立”之“立身”。
既然我们的身体大约在出生一岁之后,就已经实现了生理直立,《孝经》开篇却又极力强调“立身行道”和“终于立身”,这个“立身”就不是生理之立身,而是经文《大雅》所指的形而上之“聿修厥德”之身。
“体发肤”不是“立身”之元身,我们只有找到这个“立身”之元身在何处,才可以往下步解决怎么“立”的问题。
这个“立身”之元身在何处?《论语》和《大学》《中庸》经文里肯定有答案。(一 待续)
孔元2574年八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