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
【 单位 】
一、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二、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5.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6、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四、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
1平方千米= 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注:1.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2.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
4.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5.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
6.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积、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7.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公式】
一、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
长 = 周长÷2-宽 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二、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宽:宽=面积÷长
三、解决实际问题归类
1、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
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
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3、铺地砖问题:
①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
②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
③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
④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
4、刷墙问题:
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注 :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2.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3.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