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芭比:以讹传讹的"男性破防",没人关心电影本身好不好看。解剖电影《芭比...

2023-08-11 16:08 作者:冰块不柠  | 我要投稿

虽然我没看过电影,但我其实觉得up的很多观察手段给了我一些启发。

应该是初中刚开始吧,我才后知后觉察觉周围这种「贴标签」(不过当时还没有「贴标签」这样的概括)的行为很奇怪

——女性朋友曾觉得我过于冷漠、而吐槽我不像个女生,男性朋友则认为我过于较真、而觉得我不愧是个女生,有些老师会因为我问的问题而生气地怒斥:“你老问这些无意义的问题,成绩能提高吗!”(大概意思)、但又会在看到我成绩后笑着夸奖我

——当时的我对此困惑不已,

他们这种「一个人因另一个人的个别行为而对这个人下全盘的定义」是人类共有的行为吗?而这个所谓的定义又是以什么为标准来决定的呢?

为什么会觉得我冷漠呢?明明我已经劝慰她了一句“都会好起来”之类的话语啊。

为什么会觉得我太过较真呢?但继续讨论下去看看有没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同角度的观点不是更有意思吗?

为什么会因为我问的问题而生气,但在查完我分数后又为我高兴呢?这样大的情绪转变只在一瞬之间完成,老师不会觉得累吗?

后来,在旁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旁观多了后,我大概总结了以下规律——

1.这种「一个人因另一个人的个别行为而对这个人下全盘的定义」的行为一般看人。

2.那个会这么做的人一般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有这样的行为。

3.这种「下全盘定义」的行为不止在判断「另一个人」上出现(表现为「一个人因另一个人的个别行为而对这个人下全盘的定义」),也可能会在判断「另一个人的外在属性」上出现(表现为「一个人因另一个人的外在属性而对拥有这个外在属性的全部人下全盘定义」)

(说个题外话,这里的「外在属性」是指「男女胖瘦头发长短校服领口带不带纸巾」等等,只是当时的我对我当时的初中班级作的浅显概括)

4.下定义的标准一般是根据对方在哪一个标准中能取得更多的利益来决定的。

当时总结完这些的我对此释怀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再去理会这样(一个人因另一个人的个别行为而对这个人下全盘的定义/一个人因另一个人的外在属性而对拥有这个外在属性的全部人下全盘定义)的声音。

而现在想来,当时我的观点还是过于执着于个人层面的东西了,而忽略了社会层面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社会可能对「下全盘定义」这样现象的出现有影响吗?有哪些影响呢?)

虽然现在的我也很难全面地总结社会层面的影响都有哪些,但我后续会持续观察这样的现象、探寻其形成的原因,感谢up为此提供了些新的手段。

(话说研究这方面的算什么学科,感谢有知道并且愿意告知的大家,我打算有时间就去看看)

上)芭比:以讹传讹的"男性破防",没人关心电影本身好不好看。解剖电影《芭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