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好“笔墨纸砚”,绘就乡村振兴“心”画卷

2023-06-26 09:53 作者:豆汁儿卤煮  | 我要投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要让农村唤得起“乡愁”、容得下“肉身”、留得住“灵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就要用好“笔墨纸砚”,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描绘一幅信念坚定、人才济济、产业兴旺和精神富足的乡村振兴“心”画卷。

筑牢坚强堡垒促乡村振兴起笔悠扬,绘就组织建设“初心”画卷。“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乡村振兴道阻且艰,要使其行稳致远,就要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 “定星盘”“指南针”。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念、淬炼思想、铸魂赋能,在复杂艰险的环境中磨炼斗争意志、强化斗争本领,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敢冲锋。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领路人”角色,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经常性地深入田间地头、蹲坐房前屋后,宣传方针政策、倾听群众诉求,及时掌握“一手资料”,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让党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四通八达、畅行无阻。

注入人才血液促乡村振兴泼墨成画,绘就鸾翔凤集“诚心”画卷。“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推进乡村振兴,要确保乡村处处有人才、处处有智慧。要搭建引才桥梁,以三顾茅庐之姿,主动“降门槛”“破壁垒”,“挖掘”乡土人才,召回在外人才、引进紧缺人才,有效充实乡村人才“蓄水池”。要构建育才体系,大力实施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培养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建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培养扶持乡土人才,切实激发“土秀才”“田专家”的潜能。要完善留才措施,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同发力,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同时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对于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要提拔重用,使其在干事创业中底气实、后劲足。

激荡创新活水促乡村振兴跃然纸上, 绘就产业发展“信心”画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谱好创新篇章,才能谋划产业新发展。激发产业活力,首先要选准“赛道”,要坚持因地制宜搞创新,摸清自然条件、探索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将产业发展融入到地域特色中,打造符合乡村实际、引领作用明显的乡村产业项目。要拓宽产业思路,坚持“一村一品”,打造乡土文化品牌,确保一产上水平、二产壮筋骨、三产提品质,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形态产业新思路,打造乡村旅游公园、农业主题乐园等农旅融合新阵地,推动“村BA”、“村超”等乡村“新名片”火爆“出圈”,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传承优良家风促乡村振兴琢砚生花,绘就精神文明“贴心”画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魂”,乡风文明的提升需要有良好的家风。要充分发挥家庭“主阵地”的作用,推动优良家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等活动,让家家户户参与到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中,引导每个家庭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乡村生活品质提升。要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驿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大力发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其融入乡村的新变化、新特点,形成新的“时代印记”,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起最磅礴的精神力量。


用好“笔墨纸砚”,绘就乡村振兴“心”画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