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自创:房角石
方舟自创:房角石
学名:Cameroceras heroum 功臣 房角石
房角石是一种生活在奥陶纪的大型直角石,体长可以达到9m,依靠体内的气室上浮或下潜。外壳非常直,且很长,使得其非常容易因磕碰而断裂,因此房角石可能长时间生活在相对空旷的海域,以捕食广翅鲎为食。奥陶纪末大灭绝后衰落。相比副轴石的凶猛,菊石的坚韧,箭石的迅捷,鹦鹉螺的能苟,房角石这样一个移动缓慢,扭矩巨大,硬件原始,空有一身硬壳的老古董确实不够受用了。但是,它在方舟大陆中明显有其它的生存技能,才能使其在巨兽横行的海洋中存活下来。

传说:
地点:西海岸 第三代部落
人类已经很久没有下海了。自从萨斯特鱼龙和利维坦鲸的传说流传,海洋已经逐渐变成了禁忌之地。曾经活跃于海洋,与利兹鱼刚正面的西海岸木筏水手已经荡然无存了,他们只得苟活在浅海,靠饲养鮟鱇鱼、腔棘鱼和蝠鲼来向其他部落换取诸如金属、黑曜石和水晶之类的硬通货。然而,水手们始终无法避免来自萨斯特鱼龙和巨齿鲨对鱼群的盗窃行径。水手们无可奈何,只能以数量取胜。
人们安稳度过了很长时间。然而,萨斯特鱼龙偷吃腔棘鱼的行径越来越猖獗,导致鱼群大幅减产。屋漏偏逢连夜雨,监察者为了继续实验,释放了极端的寒冷天气,而靠近雪山的西海岸,自然成了这场灾难的第一线。部落的庄稼近乎绝收,就连旱涝保收的块根类植物也被冻死在厚厚的冻土之中。牲畜也死伤惨重,渡渡鸟、水龙兽大量冻死、饿死,鸟蛋完全无法孵化,大角鹿群也因为缺少食物而奄奄一息。部落迎来了他们搬来西海岸以来最严重的饥荒——植物绝收,动物死透,鱼群减产。就连部落的鬣齿兽和恐狼都被扒皮吃光。
在部落哀嚎一片的时候,一众水手,决定远洋寻找食物。行军中发现的奇异现象令他们吃惊:龙王鲸成群地冻死,依靠它们为生的萨斯特鱼龙和利维坦鲸也损失惨重。它们的尸体漂上水面,并在海面上冰封,形成了一个个以坚冰为原料的巨大琥珀。他们在海水较深的地方用工具在冰面上刨开一个豁口,并用各种方式标记,接着便扔出装载着全村希望的低温仓,骑行沧龙和利维坦鲸,向深海中潜去。
潜入深海,他们惊愕地发现:深海赫然展现出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鱼群围绕着一只巨大的头足类游行着,似乎是这只头足类释放出特殊的物质,以神奇的机理喂饱了鱼群的肚子。他们大喜,连忙用工具束缚了头足类,并连同鱼群一起带回营地。这只头足类体型之巨大,比得上十条鮟鱇鱼。有它在的时候,鱼群往往长得又大又肥,并且新的鱼也会被吸引到部落的鱼群之中。部落最后的人们用尽了剩下的材料,终于做好了限制大型头足类的拦网,由部落定期喂食。这个以头足类为核心的鱼类养殖场完工以后,部落终于拥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尽管这些鱼群并不够供养全部的人,但为了生存,大家已作出了全部的努力。
终于,天色放晴,坚冰融化,万物重新勃发生机。数不清的冰封尸体被冲上海岸,给几个月只能吃鱼肉的部落居民饱餐一顿。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其中通过许多的努力,而其中出力最多的,当属那头给予鱼群源源不断食物的巨大头足类。人们根据它的贡献,将其命名为:功臣 房角石。

野生:
野生房角石长度约有25m,其中软体部分约有5m。房角石的仇恨非常明确,它只会主动攻击广翅鲎、三叶虫、菊石、腔棘鱼和玩家,对其它任何生物保持中立。别的海怪大多不会非常愿意招惹这个壳硬肉还少的家伙,因此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房角石的壳极长,因此扭矩大到离谱。它们大多时候只能像一支箭一样向前游动。它们可以通过控制气室内空气的多少来上浮或下潜。这种行动方式表明,它们想要长时间待在深海是非常难的。我们通常可以在方舟较浅的水域看到它们。
房角石想要靠一身奥陶纪老古董,在这怪兽横行的海洋中活下来,自然需要点本事。这种本事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运用化学物质的能力。野生房角石会散播一种信息素。释放信息素会消耗大量能量,但这是值得的——这种信息素可以吸引大量浮游生物,进而吸引大量滤食动物,顺着食物链一层层传递,从而把各种鱼类和海蝎子送到自己口中。这种捕食方法在浅层水域相当有效。浅海本身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繁多,这种信息素只是把鱼群聚集起来,便于行动不便的房角石取食罢了。然而,这种方法自然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可能吸引大型掠食者。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它除了捕食信息素以外,还存有一种可以使附近生物对其失去兴趣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只有在其进入了危险境地的时候才会使用,因为分泌这种信息素对机体的负担是极大的。
房角石在专精生物化学的同时也改进了自己的壳材料。金属掺杂的外壳可以使其可以承担很强的应力,以此防御海怪的袭击。然而,如果壳超出了应力极限,那么这种壳就会直接断裂而非发生形变。
房角石可以短时间搁浅,但是这种头足类一旦搁浅,基本就回不去了。 部落也可以偶尔在海滩发现这种生物的尸体。它的尸体是个宝贝,不仅可以采集出优质鱼肉和两种信息素,还可以获取黑珍珠、有机聚合物、含硅珍珠、甲壳素、油等重要资源,如果你看到了,千万不要错过!
【基础属性】
血量800,+120,+3%
耐力400,+30,+2%
食物1000 ,+200,+3%
水分—— ,——,——
负重400,+10,+4%
攻击100% ,+5%,+2%
氧气—— ,——,——
移速100% ,120%,+1.5%
眩晕25000,+1000,——
经验80,+3,——
气室容量3000,+1,+0.1%
气体回复速度50,+1,+2%
基础攻击力:50
基础移动速度:直线2800,上浮800,下潜1200
拖拽重量:断壳200,未断壳550
眩晕下降速度:1000↓/s
耐力回复速度:100/s
可破坏:茅草、木头建筑
掉落物:房角石壳(x1)、优质生鱼肉、α-信息素(x5)、β-信息素(x3)、含硅珍珠、黑珍珠、有机聚合物、甲壳素、油
能否挑战BOSS:是
鞍具:46级学习制作,消耗点数18,有一个驾驶位和一个乘客位。
材料:50金属锭、100兽皮、25水泥、25含硅珍珠
家养:
野生房角石的尸体会自然生成在海滩上,从尸体中可以采集出优质鱼肉、α-信息素、β-信息素、含硅珍珠、黑珍珠、有机聚合物、甲壳素、油八种资源。家养个体也可以短暂搁浅。搁浅状态下,每秒增加5000点眩晕并扣除75点血量。
论防御力,房角石在生物中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硬壳提供的减伤使其可以抵挡大多数海怪的进攻,同时其喷射前进也可以使其得到相当不错的动力。然而,壳也使机动性捉襟见肘。并且,壳非常容易断裂。失去壳的房角石会持续泄露体液,并且无法上升与下潜。
家养房角石的功能更加体现在育儿上。房角石释放的信息素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食物,从而使你的幼崽不再挨饿。同时,家养房角石不会主动食用饲料。相反,它们会把这些美味的食物献给自己附近的幼崽。它们对于幼崽的亲近程度令人感到意外。实际上,这可能与角石少生优育的特性有关。
此外,关于房角石的信息素,它并不像墨汁一样单纯依靠扩散作用。这种信息素组织拥有鲜明的结构特征——以角蛋白隔水层为表面,微丝微管蛋白为结构支撑,中间丝为骨架,而内部才是蛋白负载的信息素。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其在触碰目标前不因水压而破裂,从而达到精准命中目标的效果。同时,信息素组织负载有高浓度信息素。在生物体内,它们可以按照特定比例均匀释放。但一旦被喷射出体外,它们就不可控起来,高浓度信息素甚至可能引来掠食者。
【被动技能】
【坚硬被甲】房角石的硬壳在碳酸钙中掺杂多种金属元素,可以大大增强其组织强度,从而可以直接抗住大多数海怪的进攻。如果它们贸然进攻,往往落得一个牙齿崩裂的结果。对于所有拖拽重量小于1500的生物,房角石的硬壳部分具有75%减伤,而对于拖拽高于1500的生物,硬壳减伤降至25%。如果在10s内连续攻击其硬壳部分超过5次,生物将无视拖拽获得【牙龈崩溃】debuff,持续120s。对于炮台子弹,房角石硬壳也会有85%的减伤,并且存在骑手保护。
【牙龈崩溃】硬质外壳可以直接使得战宠的牙齿崩裂开来,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康复。受到此buff的生物所有接触型攻击对房角石硬壳部分无效,同时对其它生物的接触型攻击基础伤害降低50%,消耗耐力+50%,并且造成的伤害(不考虑鞍具减免的实际伤害)将以2:1比例反伤给自己。若受到该debuff的生物攻击带有流血、撕裂、减速效果,其将以50%的效果返还给自己。
补充:巨齿鲨因为牙齿可更换,免疫此debuff。
【应力破碎】一种物质在得到组织强度的同时,代价是牺牲了组织的韧性。壳组织破坏对称性以提高组织强度的方法使得其极易从中断裂。如果有生物(实际上就是不算炮台的意思)能够在45s内对房角石外壳造成超过30%最大生命值的伤害,硬壳就会拦腰折断。失去硬壳后的房角石无法上浮与下潜,同时获得【折损体态】buff。壳一旦断裂,玩家需要在其背包中放置成壳材料(如角质,甲壳质,骨质等),才能使壳重新恢复。壳重新堆叠起来需要实际时间2h,并且累计消耗成壳材料400个。
【折损体态】房角石外壳遭到了折损。这种折损使得房角石拖拽由550降低至200,并且失去全部减伤。此时房角石体液外泄,每移动1m(位移)受到10点真伤。但是,失去壳的束缚也使房角石机动性大大增加。此时耐力消耗速度-50%,并且扭矩缩小到与托斯特巨鱿相同。
【应力负担】房角石很难潜入深海,一方面是因为其上下潜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海水压力容易压碎保护壳。房角石拥有与龙王鲸完全相同的深海掉血机制、深度和掉血量,并且如果在掉血深度滞留超过5min,外壳就会因为应力而崩溃,触发【折损体态】被动
【亲近】房角石会主动呵护周围的幼崽,让你解放双手。房角石会主动靠近半径30m区域内的生物幼崽,并将它们包在触手中轻轻抚摸。这个状态的房角石可以为幼崽提供大量高温抗性与低温抗性,并且会自动完成“想走走”和“求抱抱”任务。如果背包中有指定饲料,喂食任务也可自动完成。玩家骑乘房角石时会自动解除【亲近】状态。不过,这么好的保姆被动有时也有弊端,比如它可能把靠近水边的陆生幼崽拖进水里,之后活活憋死。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的陆生幼崽放到水边!
【α-信息素传播】房角石会自发向环境均匀散播剂量极低的α-信息素以辅助捕食,尽量使得其既不吸引其它抢食者,又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在半径20m球形范围内若存在友方单位,则其食物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每秒回复1点。
【β-信息素传播】无人骑乘的房角石在血量低于20%,或外壳断裂,或半径50m内存在主动攻击的拖拽重量大于等于899的生物时,会向周边环境释放β-信息素。释放信息素后附近生物将对房角石失去兴趣,并且各种鞍具武器、炮台、生物技能等无法瞄准房角石或将其作为攻击目标。
【信息素生产者】驯服后的房角石可以生产两种信息素。玩家可以通过生物状态面板调整其为“生产模式”或“普通模式”。“生产模式”的房角石每分钟额外消耗100点食物度,生产一个随机种类的信息素。

【主动技能】
【左键-击打】基础伤害50。使用触手击打小范围内的目标。使用左键时需要转换视角,类似于托斯特巨鱿。攻击间隔为托斯特巨鱿1.5倍
【右键-抓取】可以抓取小范围内的生物幼崽。对于未领养的幼崽使用右键可以直接领养。对于已领养的的幼崽,右键将自动完成“想走走”和“求抱抱”任务,当背包中有指定饲料时喂食任务也可被完成。如果右键目标是非本部落的已领养幼崽,右键可以直接将该幼崽占为己有,但是该做法在实际时间1h内无法重复第二次。
【C键-释放α-信息素】把一种以蛋白为载体的高浓度信息素向视角中12点钟方向喷射,击中其遇见的第一个目标并在以其为中心的20m球体范围内扩散。该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将无视所有者和拖拽重量获得60s的【信息素嘲讽】效果。信息素负载组织在移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最多移动到200m时停止。如果在这个距离范围内没有击中目标,信息素组织就会停在原地。如果有过路的人不幸碰到了这团黑色组织,那他就会落得一个和被击中的生物的同等下场。释放此信息素后会在10s快速消耗1000点食物度。
【信息素嘲讽】相比菊石嘲讽,这种嘲讽显然更胜一筹。角石信息素仿佛在向海洋广播自己的坐标信息,告诉大家:“这里有食物!这里有食物!”。被该buff缠身的生物会被附近的所有生物围攻,无论敌我。除非你的速度够快,否则绝无可能逃脱。不过,这种物质的好处在于:你可以上岸逃脱,岸边的生物并不会在意你。
【Shift+C-释放β-信息素】把另一种信息素释放进海水中。这种信息素不会以负载组织的形式喷射出去,而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30m半径球体内扩散,并使得该范围的友方单位获得30s【信息素和平】buff,类似于鱿鱼墨汁。释放此信息素后会在10s快速消耗1000点食物度。
【信息素和平】β-信息素可以影响生物脑中对气味识别和图像识别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其对生存者视而不见。有了它,你就可以绝处逢生。该效果对鳗鱼爪牙仍然适用,但对莫德尔无效。然而,该效果对部分脑容量欠佳的生物无效,如广翅鲎、水母、七鳃鳗。
【Shift+W-喷射加速】这次并不喷射墨汁,而是喷射气体。喷射加速将角石的直线基础速度提高到4000,锁定房角石状态为运动,并快速消耗气体。气体值即气室容量值每秒消耗50点,在解除加速后每秒回复速度与气体回复速度值相同。加速状态下不能使用技能,再按一次Shift解除加速。
【X键-释放气体】向软体部分的朝向方向发射大量气体。使用X键会立刻清空气体值,并对后方生物造成极强的击退效果。如果拖拽大于蛇颈龙则击退会开始衰减。被该技能击退的生物将被强制进入中立状态30s。
驯服:
大家大约可以从这个相当鬼畜的眩晕值看出来,房角石是不能通过打晕喂食驯服的。我们要先让它服软,再喂食。驯服房角石需要先用高伤害生物欧拉一顿,在不触发【牙龈崩裂】的情况下将房角石的壳打断。然后房角石将释放β-信息素并召唤出一只相当于自身等级一半的托斯特巨鱿(非整数四舍五入)。玩家在击败这只托斯特巨鱿之后就可以和平喂食房角石了。
喜欢的食物:吸附剂>黑珍珠(x10)>菊石黏液/水蛭血/αβ-信息素(x10)>有机聚合物(x10)>巨型蜂蜜>鮟鱇鱼油(x20)>稀有蘑菇(x20)>油(x20)>稀有花朵(x20)>生肉(x40)>树脂(x10)>仙人掌汁(x100)>血袋(x5)
(我愿称之为继嘎查以后的方舟第二代垃圾桶)
繁殖:
繁殖方式:卵生
繁殖&生长时间:
孵化2h29m58s
婴儿8h31m6s
幼年1d18h4m6s
青年1d20h35m33s
房角石脆弱的幼体需要在相对缺氧的海水中生存,因此房角石的生殖必须在深海中进行。产卵结束后必须马上离开深海,否则容易使外壳断裂。
房角石幼崽一开始是没有壳的,玩家需要提前在其背包中放置成壳材料(如角质,甲壳质,骨质等),幼崽才会正常长出壳。否则幼崽成年以后只能维持断壳状态,并且无法重新以任何方式恢复。
房角石的【亲近】被动,实际上存在优先级,即房角石幼崽>其它水生幼崽>两栖幼崽>陆生幼崽。它们会无微不至地照顾每一只幼崽。
房角石幼崽只吃菊石黏液、有机聚合物、黑珍珠、或稀有蘑菇。它们非常挑食。成年以后可以吃生肉,但吃生肉不会恢复血量。但是,菊石黏液或有机聚合物每个可以为房角石回复400血量,CD15s。
其它
新道具:α、β信息素
【α-信息素】第一种角石信息素。这种信息素在低浓度时可以吸引少量浮游动物,但在高浓度时就容易引发浮游动物集群,从而吸引凶猛的掠食者。高浓度提取物可以代替菊石黏液制作信息素镖。
重量:0.1kg 腐坏时间:4h
【β-信息素】第二种角石信息素,拥有对脑的特殊屏蔽功能。似乎可以制作新的信息素镖,从而影响生物的神经系统。
重量:0.1kg 腐坏时间:4h
新印痕:角石信息素镖
【角石信息素镖】这种由角石粘液提取物组成的信息素镖具有特殊屏蔽功能,可以让你的目标不被周围生物所注意。
材料:3β-信息素+2金属锭+1麻醉镖
效果:可以强行使被射中的目标和周围生物进入中立状态30s,互不攻击。但若玩家主动发起攻击,生物仍会反击。
重量:0.1kg 腐坏时间:2h
up说:
1、up本人是非常喜欢头足类的,以后箭石之类的也会安排上(毕竟是克总
2、实际上这是一个PVP宠物:85减伤还有骑手保护,这不吸子弹简直白瞎。而且还不怕被咬,甭管你是什么生物,只要一个疏忽没掐准时间,你就得被上debuff,就完蛋了。甚至还可以提前埋伏一堆大型生物,然后喷一个信息素组织,这样就变成了水雷,要是倒霉蛋不小心碰到了水雷,就准备等死了。当然PVE也有用武之地,还不小。房角石牌全自动保姆可以帮助你培养毕业鱿鱼时解放双手。
3、开学力(悲,本来就没时间,结果我还要竞赛,这下算彻底没时间了(大悲
4、这个帮助留痕的设定实际上对所有头足类都适用,但我还是比较想给房角石,因为我觉得这玩意要PK肯定干不过副轴石巨箭石之类的,不如把它设计成一个功能性宠物,就避免了重叠。信息素设定和它的壳功能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符合现实原型和方舟生态位的。求锐评
5、实际上我并不想把这个家伙设计成海怪,说实话我不是很想设计一个充盈着顶级掠食者,底层生态位和中层生态位空缺的海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龙王鲸巨齿鲨居然变成了生态位近乎最底层的位置,整个海洋生态呈现出倒金字塔的形状,这就很离谱了。因此之后可能会设计一些底层生物。这个房角石实际上是和巨齿鲨龙王鲸相同的生态位,顶级掠食者想吃它一吸就完事了,没必要在它壳上死耗着,所以我才给它设计了两种信息素,一种在面对顶掠时有机会逃脱,另一种在面对贫乏的食物来源苦苦支撑。
6、最后,祝大家好运!我先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