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酷睿四代到七代到底挤了多少牙膏

主流平台4核心8线程时代已经宣告终结,做个小评测纪念一下一个时代的结束,也看看这些年intel挤了多少牙膏。
这次用1230 V3和7700 固定单核和全核心频率均为3.5G进行同频测试,顺便跟之前测过的1400和1500X 3.8G对比。

CPU使用自动电压,固定3.5Ghz,BIOS节能模式是开启状态。


3Dmark的FSE是DX11项目,物理分数就是CPU分数。TS是DX12项目。

VRmark的两项测试orange测试压力较低,能够有效体现差距。blue测试压力较大,GPU先瓶颈,所以没什么差距。

CPUZ跑分。

Unigine的三款测试软件。用以测试平台性能。侧重点各有不同。




Unigine今年新出的测试软件。顺便又测了一下1400和1500X在1.3V 3.8G下的分数。


国际象棋分数

X265基准测试

π圆周率单核测试。

R15\R11.5渲染测试。

MHOL基准测试工具。


生化危机6基准测试


古墓丽影10 游戏内置基准测试工具,分别测试了DX11和DX12。



GTA5游戏内置基准测试工具




功耗测试使用AIDA64 FPU模式烤机至功耗稳定。同样顺便测了下1400和1500X在1.3V 3.8G下的功耗。功耗为单烤CPU的全平台功耗


待机功耗

烤机功耗。


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锐龙的能耗比已经接近酷睿四代水平,进步真的很大。从四代到七代表面上看是经过了三代,不过五代是试水核显的产品,七代是由于AMD要出锐龙,intel为了应对AMD,仅仅是用六代提升了默认频率。实际上从四代到七代只有一代的提升。挤牙膏名副其实。
在跑分项目上3.5G的1230和7700不如3.8G的1400。在游戏上3.5G的1230小胜3.8G的1500X,3.5G的7700的优势更明显。如果1230和7700使用默认频率会领先锐龙更多。3.8G已然是锐龙的标准体制,雕也不过4G,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AMD想要用同线程产品PK掉intel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