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 暴力
中国人向来是聪明的,这大概与古人遗留下来的智慧有关,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这种东西向来不用担心失传因为总有人要学,要用,用大智慧为自己谋小利益。
有时候,我总疑心春秋战国的纵横家,游说家都是女人,因为要拯救一个女生在宿舍里被其他室友孤立局面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张仪帮助秦始皇连横破六国一统天下,在这种竞争程度丝毫不亚于后宫的女生宿舍里,教育在学校里反成了次生产物,虽然在一个学习政治历史的班级里,大家嘴里念的是道德仁义,试卷上写的的是诚信友善,公正法治,分析的问题条理清晰,站起来演讲时道貌岸然。
但回到寝室后,大家就好像脱下了美女的画皮,露出青面獠牙,一起嘎嘎嘎自己早上还收拉着手嘴对着嘴说宝宝我爱你的漂亮同桌,说她是圣母白莲花,一起嘲笑自己上课时恭恭敬敬面对的老师,评价她在课堂上出的糗事,而这些精神攻击的深层次原因很有可能是那个漂亮的女同桌要比这其中一个人受欢迎,出于女人的嫉妒心,三十六计,宫斗里面的招数便都出来了,有时我常常搞不明白,究竟是宫斗剧照着女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拍出来的,还是宫斗里面的尔虞我诈影响了学生们。
近来又出现了学生在寝室里死亡的消息。我觉得心有余悸,这种事以前有,以后估计也不会少,兵不血刃的便吃了一个人的例子,古往今来,还少吗?
在学校被塑造成了一个高压竞争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显得虚伪且淡漠,这真的是学校创办的初衷吗?仁义礼智信真的就仅仅只是语文试卷上的古诗词填空吗?环境,情感分析题就是简简单单的找找试卷里的相关要素然后按照老师的答题模板排列组合吗?数学就只是一个个枯燥的公式背下来然后按照相关的场景套来套去吗?政治就是教给大家背一背吉祥话出来社会告诉别人自己是个人吗?纵横古今的历史,千百年来的往事就是为了给这几个在寝室里俩闲天的人多一份谈资,增几分笑料吗?我总疑心这些带着假面在学校里你方唱罢我方登台的粉墨登场是教育失败的产物,但他们的成绩还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也许我的疑心是多余的,他们是学校教育成功的代表吧,这谁知道呢?
在十几平米的,八人间里,现在只剩下了五个人,这个小小的寝室,像一个小小的戏园,教室呢,是一个大戏园,我不唱,我只看着,我在这些人的变化里,学习语文,分析环境,分析小说里的人物形象,看历史变迁,品味人物情感,曹公一句世间洞明皆学问,人间练达皆文章真真是登峰造极,古之人不余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