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上海理工大学总成绩第二赵思颖:努力不会白费,坚持终有收获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7496字 /19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努力不会白费
坚持终有收获
赵思颖
本科:西安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工业设计(机械),报考院校&专业:上海理工大学产品设计,初试分数:388,英语:64,政治:67,设计理论:119,设计手绘:138,初试排名:3,总分排名:2,突围考研之家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Tuweing Design: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么?
Zhao: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赵思颖,2021届上岸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方向。很开心今天能在突围写下这篇推文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带给你们一些帮助。
我是一名二战考生,一战报考中国矿业大学,一战失败的惨痛经历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18年毕业一年后决定考研的,当时做的工作与本科专业没什么关系,学到的东西用不到,感觉工作不开心,周围的朋友都在读研,所以我也产生了考研的想法。
因为是二战,这次抱着必须上岸的念头,而且家里定居在上海,所以选择在上海学习,上海的985、211难度较大,我7月开始正式准备考试,距离初试只有5个多月的时间,时间有限而且我一战准备也不充分,所以选择一所上海学校中难度相对小一些的上岸把握会更大,同学们选择学校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准备时间。
Tuweing Design:决定考研之前有怎样的经历?
Zhao:2019年8月开始学习手绘,因为没有学过美术一开始学手绘很吃力,所以在前期一定要打好手绘基础。暑假结束回家复习,但是在家效率太低,基本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失败是必然的,所以自制力不强的同学们,最好不要在家复习。一战出成绩后,准备找工作,但是又遇到疫情影响,工作很不好找,所以萌生了二战的想法,与家人商量后,七月正式准备二战。
Tuweing Design:对于上海理工大学,你有进行过怎样的了解?
Zhao:2021年是上海理工大学第三年招生,所以难度相对较小一点,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考研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如果决定考研就要拼尽全力。
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
史论:主要考察《世界现代设计史》这本书 《中国艺术设计史》这本书考察的内容较少但今年的难度有所增加,复习时也要重视起来。
手绘:在统一的考试答题纸上画图,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用考试纸,纸张数量是两页半。


Tuweing Design:决定考研后你做了哪些具体的行动?
Zhao:艺术设计这些年已经成为考研的热门专业,高分越来越多,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不能有短板出现,英语政治不能拉分,尤其是现在英语难度变大的情况下,要重视英语学习,专业课保证高分这样会更稳妥一些,初试高分也会给复试减少压力。
决定好学校后,首先找去年上岸的学长学姐了解考试的具体情况,因为每个学校专业课考试内容都不太一样,所以找到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和上岸学长学姐听取他们的经验也很重要,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为避免一战在家复习失败的情况,我在八月底来到突围考研之家,与大家一起学习更有氛围,效率也得到提高。
一战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准备的也不充分,所以失败是必然的。如果决定考研一定要重视起来,把复习放在第一位,作为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去做,不要被太多不相关的事分散注意力。确定目标、坚持下去,最终就会获得理想的结果。
Tuweing Design:可以聊一聊自己的时间规划么?
Zhao:6-7月:选定目标院校;
7-8月:练习手绘基础,英语二2011-2015年真题阅读逐句翻译,设计史论第一遍看书;
8-10月:主攻专业课和英语。上午看理论网课,下午计时做英语真题,晚上复习英语长难句和真题里不会的单词以及白天学习的史论;
10-11月:十月参加了突围国庆班,练习手绘,确定了两套版面。整理专业课并背诵一轮;
11-12月:史论整理补充,二轮背诵,分析真题。准备英语作文模板,继续背真题里不会的单词分析长难句,做政治押题卷,再准备三套版面,一周完成两套快题;
12月-考前:专业课动笔计时模拟练习,英语做近三年真题,仔细逐句分析。完型做真题即可,固定搭配看新东方,政治做肖8肖4选择,背肖四大题。计时画快题,把自己准备好的5套模板背下来。
7月-11月每周学习六天休息一天,11月之后,一次休息时间不超过半天,后期累了可以出去吹吹风散散步半小时左右,但不要安排大量时间休息,状态容易调整不过来,影响复习进度。
聊聊这四科,你是如何规划。

Tuweing Design:英语复习你是如何展开的?
Zhao:书籍:《张剑黄皮书英语二2011-2020真题》
我考的专硕英语二。这两年英语二的难度加大,特别是阅读部分,所以单词非常重要,英一英二难度差距主要在翻译部分,考英二的同学要保证翻译尽量少失分。以下是我的英语学习经验和感受。
一战时报了上海新东方线下班,学习了一些英语答题技巧,但是再多的技巧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上。一战英二只考了49。二战从7月份开始准备英语,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大学时期四级飘过,二战英语64只能说没有拉分,并不是高分,经验有限,仅供同学们参考。
单词和长难句:没有特意背诵单词书,我在逐句翻译英语真题阅读时,将不会的单词整理在一张纸上, 反复看。一套真题四篇阅读,分配一周时间。逐句翻译阅读,写在一张A4纸上,一定要动笔写,对照原文查字典进行翻译,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抄在纸上,写完后一句一句对照答案翻译订正,然后重点分析长难句和答案句。翻译阅读一开始会比较慢,但是这样会快速提高基础能力,一周先保质保量完成一年四篇阅读真题,认认真真完成一篇比走马观花完成十篇效果更好。
阅读:在基础打好的情况下可以慢慢摸索出题人的套路。重在自己分析文章和问题,或者看老师的阅读课,我看的课程不多所以没有办法推荐。在10月进行阅读真题二轮复习,再做题的时候不要记答案,而是分析出题人的套路。英语学习重在积累,所以要早早开始,进入11月中旬后,复习重心就在专业课上,分配给英语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一定要在前期打好基础。做题过程中要带入自己的思考,要把真题做到知道每道题的正确答案为什么对,错误答案为什么错,出题人如何挖坑,以及所有的单词和同义替换全部总结背下来。
翻译:英二翻译很简单,在前面翻译阅读的时候翻译题也得到了练习。
作文:看了刘晓燕老师和陈正康老师的作文课,不管看哪个老师最后一定要整理出自己的作文模板。考前背下来,多套用几篇主题,默写下来考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Tuweing Design:关于自己的政治你是如何对待的?
Zhao:一战:徐涛老师的教材和网课资料。
二战:腿姐冲刺班押题班,以及各位政治老师的押题卷、肖四肖八。
因为一战积累了一些政治基础,看了徐涛老师的马原和近代史课程,对政治有一些基本了解,所以二战前期没有对政治下太大功夫,到了11月,看了腿姐技巧课,11月中旬各位老师陆续出了押题卷,多买一些,刚开始很多都不会,自己做完对答案,然后把正确答案背下来即可,一周做三套,重在知识点背诵,背的多了错的题就少了。同时看腿姐冲刺班和押题班,学习一些政治选择题的套路。最后背肖四的答题即可。
Tuweing Design:上海理工大学的设计理论复习时间轴是怎样?
Zhao:上理的史论考察整体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的,80%的题都是考察设计史的内容,所以一定要把《世界现代设计史》这本书背熟。由于我高中是理科生,没背过太多文字性的东西,直接背书不适合我,所以我的经验可能比较适合不会背书的同学。
9月初-10月:先看了B站王受之老师设计史论的讲座,第一遍过书,听的过程中认真做笔记,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轮背诵,这个阶段重在理解,对每个设计运动的社会背景做了解,整理出一个框架和时间线,了解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产生这样的运动风格,这对后面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先不要纠结于细节的背诵,从整体上把握设计的发展。
10月-11月中旬:第二轮复习,在原有史论框架上进行知识扩展,并进行简单背诵,我没有特别的方法,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背,每天早上花3-4个小时早读,可以换不同的资料进行朗读,边读边思考,读完之后尽量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每天背新知识之前都要对之前背的内容进行复习,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多读几遍慢慢就形成了记忆点。
11月中旬-考前:第三轮背诵同时要开始动笔写,把往年真题拿出来,自己在纸上做题,同时要注意字迹工整,根据题型的不同要突出重点,控制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和字数,做完真题后疾风劲草上整理的题也可以拿出来做。考前计时模拟很重要,考试三个小时,2页半答题纸,要保证答完。填空题考的很细,要注意把书上的细节都背下来。

Tuweing Design:上海理工大学今年哪一个题目你印象深刻,你是如何作答的?
Zhao:今年出了一道完全没想到的题:活字印刷术的意义和影响。(20分)
这道题之前从来没考过,也不是设计史论里的内容,中国艺术史中介绍的也不多,看到之后有些惊讶。好在这个知识点大多数人都接触过,可以简单介绍出来。但是在写意义影响的时候,我认为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尽量往设计方向去写,比如活字印刷与模块化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关系,这样专业性更强一些。
上海理工的设计理论重点还是在于设计史论,但是要重视填空题,考的都是细节,我有一半的填空题不会做,大部分扣分都在填空。还要重视中国传统工艺的学习。
Tuweing Design今年手绘发挥的非常好,有什么诀窍么?
Zhao:我一战矿大手绘126分,今年上理138。没有太多出乎意料,因为产品手绘不仅要画的好看,更要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个题目的思考。
风格不是最重要的,自己画的顺手比较重要,画出来的方案要表达出创新点和人机分析、材料等部分,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路。
我的手绘从一战开始就报了手绘班的,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建议报个班跟一下基础,老师带着学会提高很快,还会获得许多手绘资料,对于形成自己的模板也很有帮助。刚开始要多练习基础,线条透视很重要,打好基础后从临摹好的作品开始,主要是多画,画的够多就会形成自己的画画思路,就会越画越快。产品手绘要展示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前期分析,草图,主方案和人机交互都要表现出来,这样分数才会高一些。考前要计时自己模拟画,保证在考场上三个小时画完。
如果没有合适的考研环境的同学可以报名突围的课程后参加突围的考研之家,比自己在家的效率高得多,还会认识研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这两年的记忆,都是珍贵的回忆。

Tuweing Design:关于初试的回忆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Zhao:考研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重在平时的积累学习,最好不要有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每年的高分都很多,所以我们不能只抱着过国家线的想法去准备考试,一定要重视起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把握好学习节奏,不要拖延,因为越拖延越焦虑,会很影响复习的情绪,特别是在后期离考试时间越近的时候,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就会很容易产生放弃想法。
Tuweing Design:关于复试的回忆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Zhao:今年是线上复试,线上复试对环境,着装,设备有着更高的要求。进行抽题回答,每个人抽一套题,每套题不同,没有自由问答环节。全部是专业课问题,专业课问的广义的交互设计及案例,介绍作品集的一个作品,物联网对设计的影响和对设计师的要求。大多数是设计前沿的问题,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对现在设计的发展做一个把握,并结合实事。这些知识点基本上都准备到了,案例也积累了一些,答题时不要只是简单背诵,要加入自己的理解举一些案例帮助回答。
英语部分3道题:设计与文化、讲一个设计师的故事、介绍自己。英语是第一个环节,因此有些紧张,提前准备一些与设计有关的句子背下来,还有一些设计师设计书籍也要准备到。句子不要太复杂,简单句即可,主要是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Tuweing Design:你的心态变化是怎样的?
Zhao:初试结束后放松了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开始准备自己的作品集,距离初试结束到成绩发布还是有很长时间的,可以利用起来。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满意的同学们可以早点准备作品集,可以给后面准备复试节省许多时间,初试成绩出来可以计时联系导师也会减轻复试压力。成绩发布前很紧张很焦虑,晚上睡不着,半夜查到成绩的时候就很激动,确认好几次是不是真的,几个小时后才平静下来,然后准备过了几天之后又开始担心复试,不知道怎么准备,问了去年上岸的学姐,大概找到方向,但是不知道资料怎么获取,最后报了面试班,获得了很多资料,最主要的是把整理的资料用自己语言理解记忆下来,然后再多准备一些案例,然后和同学进行模拟面试,对着镜头训练回答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回答问题时用交流沟通的态度,不用太过于紧张,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而不是机械式背诵,尽量有层次有逻辑的表达,效果会很好。

Tuweing Design:你有给自己找一个研友么?
Zhao:虽然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好的研友可以在我们学习压力大时相互交流倾诉,也可以相互督促进步,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使我们的考研之路不那么孤单。如果有志同道合的研友可以一起学习,如果没有也要自己坚持下去,毕竟随着年龄增长人生中可以潜下心来学习的时光也愈发珍贵,我们要珍惜这段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的日子。
每个考研人都会经历一段难捱的时光,但我们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努力终会得到理想的结果。最后祝同学们顺利度过考研阶段,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
公众号:突围设计考研&设计理论考研STUDIO

我们看见与听到这些可爱的学员们在面对无数次挣扎中的自我反思,也看到了他们在各种现实困难与心理困境面前及时转换的心态——从复习环境的改变,到复习节奏的革新,再到对当下考研如此竞争激烈后的冷静思考——谁都知道,走完这一切不甚容易。但我们依然相信,考研这一关,关关虽难过,但从过去、从身边、从各类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突出重围的方法与经验,实现明年研一并不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