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丧失了冲突的故事

虽然早就知晓《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这部电影的风评不是很好,但是当本作在昨天于新加坡上映的时候,我还是赶紧的去电影院把这部电影给补了。毕竟不管怎么说,汤浅政明这个导演还是我自己非常喜欢且敬爱的一个动画导演,他的很多作品也都带给了我非常巨大的惊喜。也因为这样,我不希望在我自己还没亲自观赏过这部作品的时候,就草率的跟风下定论,还是希望至少我能够发掘出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只是比较遗憾的,这部作品真的非常平庸,里面也有几个我认为相当影响观影体验的处理,让我确实无法很好的入戏。而即便是想要挖掘一些作品的内核,我也认为本作的故事处理的过于简单,以至于这个主题表现起来的样子,也不怎么值得我再次深挖。当然这或许是因为我自己没法入戏才会造成的结果,但是在我已经因为风评而降低期待度的情况下,作品也依旧没法让我沉浸下来;我想,或许真的就是作品表现的不太好吧!
本篇专栏接下来的内容将会涉及些许的剧透,虽然不至于影响观看体验,但如果想要亲自去感受这部作品的话,那还是呼吁先收藏这篇专栏,等看完电影之后再来看一看我的观后感分享吧!

这个作品有两个我觉得相当致命的问题。
先说说我认为大多数观众都能够直观感受到的那个:这个主题曲实在太烦人了!
说实话,这是我自己看动画电影那么久以来,第一次会被作品里面的音乐恶心到,而且这还是作品的主题曲... 回想起当时我在《天气之子》的专栏里,就有提到我对该作的插曲其实并不感冒;虽然当时我这么说,是我认为该作的插曲确实对故事的叙事造成了干扰,但一来曲子本身还是不错,二来音乐我也不够专业,所以就不详细展开来说了。
可是在本作,这个问题实在太过于明显了。简单地说,同一个旋律,你在一部90分钟的电影里面播放十几二十次,单就这点就足够破坏这首旋律所带来的一切美好了。

没错,这首主题曲,虽然我自己也说不上喜欢,但是在观影过程中第一次听的感觉并不坏,想说就是一个温和的流行乐曲,是一个能够串起两个主角的旋律,会是这个作品的主基调的体现。然而虽然这三点我全都猜对了,就是没猜到作品会如此粗暴的使用它。
让我印象开始变坏的,是在主角两人确认关系之后,以他们的视角所歌唱与演绎的这首主题曲。而这里作品为了突显两人的甜蜜与幸福,刻意让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夹杂了大量的笑场时刻;这样的处理配合上画面上两人恩爱的点滴,其实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还不错,至少是足以闪瞎我们的狗眼的程度。可是当歌曲播出的时间过长,当笑场的累积已经开始破坏歌曲旋律的美感的时候,这个桥段在观众心里的感觉,就慢慢的从被秀恩爱的甜腻感,质变成尴尬无比的劣质MV感。

是的,同样是演MV,新海诚明显更懂得如何去拍一部好的MV:用足够精简的篇幅把剧情的过度给拍了出来。但来到了本作,一首演唱质量不高的歌曲(因为主角们的笑场)、过于温和的旋律本身、以及全程都在秀恩爱的画面,这就让这个MV给人一股,既不怎么好听、也不怎么好看的油腻感觉。
关键时刻的处理失效,使得作品在后续大量重复使用这首旋律的时候,让女主为了召唤男主而唱出这首主题曲的时候,不会真的让人回想起两人在一起时的甜蜜,反倒会从心里产生一股抗拒、尴尬、出戏的感受。而作品这一系列的操作,让这首主题曲最后给人的印象极差,同时也搞坏了作品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

好吧,那么我们理性一点,尝试把这首主题曲对于作品的负面影响给抽调,这个作品给人的观感又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撇开主题曲的尬用不说的话,确实作品很多地方的观感会好不少,但是作品本质的叙事,也称不上有多好。这里就牵扯到作品第二个致命的问题了:过于平滑的故事设计。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所谓的平滑,指的是这个故事几乎全程,不存在任何的冲突。
这里的冲突不是指表面上的争吵或者剧情上的张力(虽然这两者也都很少就是了),而是那种触及本质或内核的冲突,那种能够撑起戏剧核心看点的碰撞。如果要我回忆,比较明确的大概也只有在故事的中后段,女主想要男主继续留下陪伴自己,与男主和男配希望女主从这场悲剧中振作起来的这个内心冲突吧。
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冲突,它大概也延续了不到10分钟左右,就被角色们各自消解了。也就是说这个作品全篇下来,虽然偶有悲欢离合,但是整个剧本的推进非常顺利,仿佛是作品想要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这样一个没有阻力的故事,我认为无法触动人心。

当然我自己也不能否定会有喜欢这种没有冲突的故事的观众的存在,但至少对我来说,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当故事失去了冲突,它至少同时失去了两个要素:对于角色的刻画,对于主题的深刻挖掘。
角色的刻画是怎么来的?一个角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往往就是体现于两难下的抉择。想一下为什么作品会有主角、配角与路人角色之分,实际上这不就是作品给予了这些角色多少篇幅来描绘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吗?一个路人角色不会遇到困难,而与之相对的主角则会面临着这个故事所为他带来的挑战。但是当一个作品没有了冲突,困难失去了被挑战的瞬间,那么主角岂不是和路人一般,失去了光辉与色彩?
当故事发展的过于流畅,当一切问题都被轻易地解决与带过,当故事失去了冲突,那些本该在故事之中闪闪发光的角色,也就因此而被浪费掉了。

同理而论,一个主题或者说价值观,它最迷人的时刻,就在于在经历了重重挑战与对抗之后,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它的光辉。所以故事冲突设计的越好,与核心价值观起冲突的对象越多,我们就越能感受到这个价值观之所以有价值的理由。
反之,当作品没有对这个主题进行挑战,而就只是一句简单的论述的话,那么它就和所谓的心灵鸡汤、正确的废话等,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本作的内核也是如此,它根本上说的是要能够摆脱他人的影响,努力的让自己独立且进步的这件事;女主摆脱了失去男主的阴影,男配和女配摆脱了完美的男主的阴影,大概讨论的都是这件事情。但是呢,因为本作中角色几乎没有面临多么重大的抉择和挑战,这个内核也随之变得很扁平,变得很难触及别人的内心。

总的来说,这个作品有着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个是主题曲的尬用,一个是失去了冲突的故事;前者导致作品的沉浸感很低,频频导致观众出戏,后者则让故事本身就不够有趣,也让角色与故事内涵失去了本该拥有的闪光点。如果你能够忍受这两个缺点,这个作品在动画的表现力上还是很棒的,所以或许还能够推荐;但是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些问题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应该也不会适合你吧!
简单评分:7.5/10
ps:关于主题曲尬用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首先那首笑场MV,要嘛缩短时长,要嘛就好好的用歌曲来烘托氛围,不要搞这种操作。后面女主召唤男主的方式,也可以改为吹这个旋律的口哨,甚至直接不用这首曲子,改成胡喊名字或者其他的什么记号之类的,这些应该都能够大幅度缓解歌曲所产生的尴尬的感觉。
ps2:特别提两个情节设计上我觉得可以优化的处理。一个是最后的结局插入的有点生硬,几个角色的行动也充满值得吐槽的细节;如果故事的过程能够多给一些会发生这件事情的伏笔,更多的描绘妹妹对于这件事情的执着的话,后面那过于激动的行动,就会合理的许多。另一个是男主小时候被女主拯救的线索可以铺垫的更隐秘一些,至少不要一上来就让男主和男配说女主是自己的英雄,而是让男主在后续的故事中时不时的说女主是自己的英雄,最后观众在看到原来女主拯救过男主的时候,情绪才能够跟上女主的步调。不然以现在的成品来看,女主感动得稀里糊涂的时候,我们观众其实内心是毫无波澜的,情绪张力并没有被调动起来。
ps3:虽然我的专栏抨击这部作品抨击的很厉害,但是在最后总结也有略微提到,这部动画的表现力还是很好的。当然,对比起汤浅其他片子的表现力还是平淡了一些,但是那种仅限于汤浅的作品里才能一睹的风格,还是能够在本作中感受到的。好几处的演出水平极高,单场戏的感染力还是很强的,只可惜故事没有讲好,这些个别的、零散的制作优势,很难挽回这一切。另外,如果我自己没有看错,这部电影的第一原画只有一个人(但是闪得太快我没注意到是谁);虽然二原很多,但是整部作品的layout由一个人负责,还能够有这个水准真的是太强大了!
ps4:这里提两场我自己依旧看得很感动的戏。一个是在男主遇难的那场戏,整个演出完美的表现出女主当下的心情,感染力非常的强,至少那个瞬间我完全陷进故事之中。而第二个,是在最后的最后,女主听到男主最后的留言的时候的嚎啕大哭。这是剧情设计上的精妙,因为这个时刻女主已经独立于男主,成为一个自立且强大的女性了,所以此时的哭泣与故事中段的哭泣不同,不是依依不舍,而是终于告别;而这个告别的对象不只是男主,还有过去那个懦弱的自己。
ps5:这次后记写的比较长,因为这些单点都很难插入我的正片之中去仔细论述,而这些也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喜欢我的这篇专栏,还是希望能够三连支持一下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