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拜登访问日韩,对中国“敲响警钟”

作者:刺客
美国虽然正全力以赴应对欧洲那边的乌克兰危机,但其针对中国的挑衅触角却没有闲着。据观察者网17日报道,在总统拜登访问日韩前夕,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日前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美国在太平洋拥有强大的力量,拜登对日韩的访问,会对中国起到“敲响警钟”的作用。
另外,伊曼纽尔还刻意强调,中国不可能加入美国所主导的亚太经济框架,因为中国经济的优势是“低成本和效率”而非“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联系拜登刚刚举办的美国-东盟峰会,足以说明拜登此次对日韩两国的访问,为的就是打造一个新的、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政治联盟。
不过,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已大不如从前。无论拜登爱怎么折腾,也很难获得抵拒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对此,中国外交部此前曾做出过表态:美国此举不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这种存心损害地区稳定与合作的行为,有违时代潮流,注定不得人心。
拜登在刚刚结束的美国-东盟峰会期间,始终不敢提及俄罗斯问题,这就说明其在拉拢地区各国孤立中国问题上,已经暴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弱点。中国在亚洲所具有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远远超过俄罗斯。试想一下,地区大多数国家连俄罗斯都不愿意得罪,他们会得罪中国吗?
美国在亚洲搞政治小圈子对抗中国,注定了无法获得绝大多数国家支持的结果。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在亚洲各国中,除了日本一如既往支持美国对抗中国战略外,之前一直在大国博弈环境中保持中立的韩国,近期也因为政权的更换而开始改变立场。
刚刚卸任的文在寅政府,其外交政策一直在中美之间走外交平衡路线,成功避免韩国成为美国对抗中俄的炮灰。相比之下,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在当选之后,其对外政策与其前任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他正在将韩国置身于美国对抗中俄的前线位置。
尹锡悦在竞选期间,其外交政策就明显向美国方向倾斜。随着尹锡悦正式就任韩国总统,这种倾向就变得越发明显,据中新网16日报道,尹锡悦在当天发表的施政演讲中,首次提及了韩国将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尹锡悦团队还提及加入四方联盟的愿望。与此同时,韩国不久前还派员参加了北约外长会议,并成为了北约网络安全防御组织的正式成员。另外,尹锡悦正考虑参加不久之后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述种种迹象表明,韩国在进入尹锡悦时代之后,其外交正逐步摒弃前政府在大国之间的平衡路线。转而选择走站队美国对抗中俄的错误路线。
美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将韩国融入到北约军事体系里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将韩国推到对抗中国的最前线。毕竟,随着乌克兰战争的无限期持续,美国为此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国与俄罗斯一样都深陷乌克兰危机泥潭中。受此影响,美国没有多余的资源和精力对付中国,因此只能将日韩两国推出去,增强其抗衡中国的实力,这也是拜登此次访问日韩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拜登访韩前夕,尹锡悦做出上述表态,显然就是在为美国送上“投名状”。不过,尹锡悦在选择站队美国之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周边的形势:根据日方所发布的信息显示,辽宁舰编队近期的活动轨迹,几乎是绕日本航行了一圈,并连续十多天在日本周边海域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
中国近期针对日本的军事行动,显然与该国近期对华挑衅政策有关。现在的日本,不但要面对来自中国的军事震慑,同时还要承受来自俄罗斯的报复压力。中俄近期针对日本的敲打,在给日本安全环境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对尹锡悦来说,何尝不是在“敲响警钟”?
韩国周边环境之所以长期处于平静状态,显然与文在寅政府的平衡外交政策有关。尹锡悦如果铁了心要充当美国的反华炮灰,在做出这种错误决定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日本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并考虑韩国能否承受得起这种后果,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