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产销量暴跌,三菱沦为配角,日系车为何一夜间被国人抛弃?
虽然在全球市场,日系车一路高歌猛进,不断蚕食德系车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中国,日系车的近况却不算好。
各大日系汽车品牌,几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销量下滑,5月份,丰田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2.1%至14.85万辆,本田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下滑30.8%至8.90万辆,日产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下滑38.0%至6.88万辆,而其他的二三线日系品牌,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马自达在华销量同比下滑43.8%至0.83万辆。斯巴鲁2021年全年的全年销量仅有16886辆,三菱汽车2022年5月份销量为2420辆,同比下滑55.8%,这2420辆中有2220辆是欧蓝德贡献的;前5个月累计销量1.6万辆,同比下滑45%。这些汽车品牌,正在中国市场加速被边缘化。
曾经的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为什么今年以来日系品牌不吃香了呢?
一是缺芯和疫情的影响
芯片短缺再加上疫情带来的停产停工,的确给各大车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日系各大汽车品牌,只不过,日系汽车品牌的销量下滑,不只是缺芯和疫情可以概括的。
二是因为自主品牌的崛起
今年以来有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势头明显,其实不只是日系,包括德系、美系在内的各大合资汽车品牌,几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销量下滑,与之伴随的是国产车的高歌猛进,国产混动车型的崛起,相对于普通燃油车完全是降维打击,对于合资燃油车形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三是因为这些日系品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
它们共同的问题就是,在新能源领域步伐缓慢,错失先机,要么拿着油改电的车型来应付政策,要么干脆连油改电车型都不出。在混动领域,也是坚定不移的死守着油电混动车型,即使推出了插电混动车型也是毫无竞争力。
日产因为推行三缸政策,导致原本SUV市场的销量担当奇骏,销量一落千丈,只剩下了轩逸独木难支。而日产在技术方面的保守,也让它在推出新车型的时候明显后继乏力。
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虽然合并,但是马自达本身的产品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固守着燃油车时代最后的倔强,也没有办法挽回马自达的销量败局。
三菱汽车的销量严重依赖于欧蓝德这一款车,但是这款车已经10年没有换代了,事实上,三菱似乎就没有打算好好卖车,产品更新缓慢,技术研发停滞,只能不断被边缘化。
斯巴鲁的情怀已经快要消耗完了,较高的售价、高昂的维修保养费用,车型换代慢,设计老旧等等原因,都导致斯巴鲁正在失去它的中国市场。
各大日系品牌的销量集体下滑,其实反映出了合资车目前在华的境地,国产车正在不断崛起,而合资车的躺着挣钱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不只是日系车,德系、美系、韩系,都会面临同样的困境,它们下一步要做的是,是不断推出更有诚意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住摇摇欲坠的市场份额。否则,它们可能难逃铃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