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如何应对职场寒冬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设计行业摸爬打滚10年的老兵,曾踌躇满志活跃在一线设计,跳槽求职是非常普遍的,现在创业做网络教育每天都会和同学们聊怎么做简历、包装作品、面试等相关问题,所以整理了一篇文章,从多个维度谈谈在职场寒冬的大背景下,作为UI设计师的你,该如何应对。

一、行业现状
有很多做生意做生意的朋友,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行业,都在讲生意难做,同样很多职场朋友,也是受到大环境影响战战兢兢,一个老学员说,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50%,还有一个做工业设计朋友,由于受到中美貌似摩擦的影响,圣诞节前就被裁员了,我们UI设计师作为服务型的人才,势必会受到波及。
阿里:已全面缩减人员编制,所有业务线都不批offer,包括技术,近期招不上来的可能就会被砍掉了。
京东:全面停止社招,文件已发出。
腾讯:2019年9月初,曾有传闻称腾讯将裁员6000人,而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则辟谣称,HR今年有3000多人的社招任务,忙得很,没空裁员。欢迎各位有志青年加入鹅厂。
虽然各大巨头都出来辟谣,但在国内大家都懂,官方辟谣基本就代表坐实了。
同时大家也都或多或少听过近期的税费改革、五险一金调整,会造成企业用人成本加大,有些小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人员调整。
总之就是:互联网寒冬又来了,设计师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
但需求还是有的,人员也在不断流动,每天都有企业在招聘UI设计,同样每天也有设计师在求职,中国庞大的互联网市场决定就业机会一直存在,当然好机会最终除了留给有能力的设计师,也会留给有面试技巧的设计师。那么 UI设计师如何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二、设计师求职渠道有哪些?
据个人经验总结,设计师求职渠道较多,有效实用的包括行业交流群、人才招聘网站、行业交流网站、朋友介绍、人才招聘会、企业官网、内部转岗等
1、行业交流群
很多设计师都有加入各种设计相关的QQ群、微信群,包括交互/视觉/前端/网页等,群里经常会发布一些招聘信息,多多留意,逮住机会先聊聊,然后推送自己的简历、作品即可获得面试机会,群内都是志趣相投的一群人,会省去更多沟通成本
2、人才招聘网站
人才招聘网站是设计师主要求职渠道之一,中国人才热线、Boss直聘、拉勾网、前程无忧等都可以去尝试注册,模块化便捷填写相关内容,也有不少人选择58、赶集,恕我直言,如果设计师去这种平台求职,会拉低你的档次。
3、行业交流网站
追波、behance、站酷、UI中国是设计师经常光顾的网站,如果不去玩这些平台,你都少了一些社交货币,除了我们分享自己的作品给同行看博得关注以外,其实也能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垂青。
其次是朋友介绍、人才招聘会、企业官网及内部转岗,这些渠道也可以多多尝试,多一个渠道多一条路
三、求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开篇提到过现在是职场寒冬,但是很多设计师找工作还是几年前的态度,面试储备不足,多次面试效果不理想便开始心灰意冷,就开始甩锅给就业环境,在论坛\群里\网站上怨声载道,说行业饱和了,培训机构太多了等等,诸如此类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带来负面的引导。
2、小心传销的陷阱
很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心地单纯,对于未来抱有美好憧憬,实际上现在大学生起点是很低的,明明只能拿3000工资,突然有一个很久没联络的同学说自己混的风生水起,可以安排你一份8000的工作,结果进传销了。笔者08年大学毕业那会儿了,就有2个高中同学在肇庆和河池干传销,已经拉了不少高中同学过去了,我还蒙在鼓里,每天屁颠屁颠和那2个同学通电话,安排什么时候过去“就职”。
3、带薪实习有风险
我见过很多类似的年轻设计师,以大学生和其他行业转型者为主,他们说到培训首先就问能不能包就业,殊不知包就业的风险非常大,有部分设计师花了2万块学了个UI设计,说白了就学了PS、AI、DW等几个软件,课程体系非常老旧,适应不了企业对于UI设计岗位需求,毕业以后推荐的公司一般都是干美工的工作,薪资非常低廉,还得每月还贷。
四、简历制作
一份完整的UI设计师简历包括基本概况、教育经历、专业技能、项目和工作经验、个人经验等,一些优秀学生干部、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等荣誉证书就别放进去了。
不同于其他职业简历以 Word 为主,设计师的简历更多的是用视觉展现你的能力,可以采用很多展现形式。简历就是你的第一个作品,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接下来的面试。一般设计师面试是要求有作品的,那么就会产生一种简历和作品融合的文件,或者称之为作品简历。
对设计师而言,简历其实就是你的第一个作品,你需要把自己的设计技能通过作品充分展现出来,甚至包含原型交互、动效制作、前端代码等技能。会让招聘方觉得你值这个价。说到这里建议大家多少学点前端技能,这个真的是升职加薪的一个小捷径。
看过很多设计师的简历后,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注意点。
1、选择合适的简历格式
目前大部分设计师简历都是WORD、PPT、PDF、JPG,当然还有大神自己的个人网站、站酷、追波、博客等,如非必要,不建议用 word简历和图片格式的简历。
PPT有动效,但字体兼容风险很大,对方打开PPT 后的效果很大几率和你自己电脑上的不一样。可以把 PPT 里面的文字内容转为图片,就可以解决兼容性。
PDF 虽然无法展示动效,但是跨平台,没有字体兼容问题。我收到的简历中80%都是PDF,效果体验还可以。
至于个人网站,我觉得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门槛比较高,首先你要学会html+css,如果想要个性化的地址,还需要考虑购买域名、服务器、备案、费用贵等问题,流程比较麻烦。
总结一下,建议大家使用 PDF 作为简历首选。当然了,有技术的设计师,做个独特的个人网站那是极好的,UI设计师掌握一些前端技能也是目前行业的大势所趋。
2. 注意简历的细节
UI设计最看重细节,如果细节不到位就会产生廉价感,这个廉价感反映在很多细节上,比如字体、阴影、图片、文案填充、对齐、额外信息等等。注重细节、用心做的简历给人看起来就很专业,会让招聘方有种立即面试的冲动。
当然还遇到过不少设计师,刚毕业、刚培训,对简历的认知还停留在很多年前。这样会让简历看起来特别廉价,面试的机会被大大降低。即便有幸被一些小公司录取,也会给你贴上廉价的标签。所以我们做简历一定要认真对待。
3、作品并不是越多越好
要知道,简历就是你的第一个作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是否能面试,所以尽量放自己满意的、视觉效果好的作品。量不必多,但是要有品质。
所以自己的作品简历一定要重视质量,千万不要为了充数量,随意放一些其他不好的作品。
4、工作经验不要过多
从你最近的工作开始写,从近到远。由于招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boss 看了要给 HR看的,HR就不管那么多了,只看经验和履历,所以要考虑他们的可读性。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工作经验不宜过多,这关系到自己的工作忠诚度,建议尽量少换工作。如果自己换工作比较频繁,就只把最近的两三个工作写出来,简历中有的信息可以不展示,
投递简历阶段
目前 UI设计师求职的平台有很多,像中国人才热线、前程无忧、拉勾网、BOSS直聘,也有不少直接使用赶集网和58同城,说到效率,Boss直聘使用的人数很多,由于是和 boss直接聊(有些还是HR),它会比其他更有效。
前段时间的 UI招聘,我使用了大概四个月的 Boss直聘,遇到过大牛设计师,也遇到很多初级小白设计师。在沟通过程中看到一些让我对求职者产生pass 冲动的问题,所以总结出了一些要点和各位设计师分享。
大家求职的时候一定要设法了解下 boss 的心理、所处的环境等等,这样有助于你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得到面试机会。我面对的是每天好几百个打招呼信息,就跟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一样,很多时候只会花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去了解求职者,所以设计师在简历之外,如何在第一时间让 boss 对你感兴趣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面试阶段
如果简历做的出彩,Boss上聊得还行,那恭喜你进入了面试环节。
对于面试,每位面试官都不一样,这里面的随机性很大。比如衣服比较脏乱、口气重(这个是真的会影响)、聊天态度(很重要)、电脑桌面是否干净等等,这些细节大家需要注意。总之就是除了个人能力,细节也会决定你最终的录取。
以前就遇到过两位候选人,能力都还不错,和 HR 讨论取舍的时候,可能就是其中一位太过张扬,最终选择了另一位。
所以对于面试因人而异,但是总体还是考察你的个人能力。面试官会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在面试的时候经常问下面三个问题:
你对 iconfont 的了解——考察和技术的协作;
简单说下 Material Design——考察设计知识面的广度;
举例:在公司实际解决的一个设计问题——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试的时候建议最好带上电脑,专业一些,没电脑可以带U盘、硬盘。让你来面试,是因为你的作品不错,接下来想对你更加深入了解,考察你其他方面的能力。
千万不要两手空空只带一个 Boss上的作品简历,这样会让面试官感觉你没有准备好,或者作品造假。建议把自己满意的高质量的作品放进去,同时建议放一两个源文件。作品可以多放点,但是要保证质量,低质量的不要放,会减分。
在这个环节,我一般考察下面三个点:
电脑文件夹目录分类——考察工作条理是否清晰;
设计稿源文件图层分组——考察设计习惯,这条很重要,没有图层分组习惯的同学需要注意了;
个人图库维护——考察设计师对素材收集整理能力。
一般在面试末尾,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要问的吗?
答案是千万不要说没了,要学会找话题跟面试官聊。可以谈团队情况、职业发展等,这里大家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前面聊了很久,感觉boss 对你有意思,就继续聊,表现积极一些;如果感觉聊天不顺畅,Boss刁难你,就问一些专业的问题。
到这里,面试基本就结束了,如果面试官对你感兴趣,觉得你不错,小公司很大概率会让你等一下,HR 会登场,你就比较有戏了;如果是让你等一下接下来有二面,那就换个心情,好好准备接下来的面试。
当然大部分情况设计师需要回去等消息,如果过了3天还没有消息,就需要主动给 HR 回电话联系。
如果不幸被pass 了,就总结下:忘了带什么作品、什么问题没回答上来、什么能力忘了展示等,准备好迎接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