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四讲:戊戌变法——邵循正(早期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2023-02-15 02:31 作者:B站也会变质  | 我要投稿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订立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帝国主义的阶段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中国有经营工厂的权利当时日本看本主义还没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还没有大量的剩资本可以输出但西方帝国主义各国却利用中日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进行分裂和掠夺他们一面进行经济侵略——争夺铁路的修筑权和矿山开建立工厂大量设立银行来控制中国的金融对满政府大批贷款以进行政治投资从一八九四年到一八九八年法四国借给满政府的外债达三万七千万两它们同时公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所谓租借地”,侵略的基地。这样帝国主义逐渐控制着中国的命脉进一步支配中国的封建政权同时也使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当时德国侵略势力控制了山东省沙皇俄国的势力囊括了东北英国侵略势力最大不但控制了华南和长江流域甚至于进入西藏法国的势力则在云南和两广

       当时,英国在中国控制的地区最广政治影响最大并旦掌握着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日本已经侵略了中国领土台湾并且把福建划它的势力范围日本与俄德之间从三国干涉起有着显著的矛盾主要的还是英俄之间的矛盾因此形式逐渐发展日的联合对抗沙皇俄国

       甲午战争美国资本已经组织了合兴公司进行中国铁路的争夺在美西战争前各帝国主义在中国刚要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西印度岛和菲律宾岛的殖民地不能多分力量来侵略中国因此它在中国没有抢到固定地区但铁路干线的争夺的主要意义不但在于消极地抵制别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而且在于积极地使别人的势力范围替它服务合兴公司在争夺芦汉路即京汉路权失败之后在一八九八年夺取了粤汉路权美帝国主义虽然没有得到一个势力范围但它贯串中国心脏的侵略计划是极其恶毒的

       从以上所说的情况来看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有矛盾但是了共同侵略中国保证利润避免竞争国际金融资本又都是合作的像美国的合兴公司与英国的中英公司的合作就说明帝国主义在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之下尽量求得相互间可能的协调从德帝国主义侵入山东半岛起到一八九八年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逐渐形成的过程当时英国的外相沙里士倍就曾经公开宣称:“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活的民族另一种是快要死亡的民族像土耳其和中国人人都有瓜分他们的权利。”帝国主义是如此地没有忌惮的

       在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侵略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也就是满政府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维持他自己的统治的时候统治集团中的李鸿章和西太后是沙俄的工具在北方沙俄势力高涨并且取得政府训练华北军队的权利.但在总理衙门英国的影响依然着重要的地位南方的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在中日战败后一度主张联俄法以对付日本但后来经过日本同文同种的宣传后,却又改显著地亲日实际上就是亲英此外张之洞也受德帝国主义的影响所以在戊戌变法以前总的形式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攻非常激烈侵略的方法是划分势力范围和在中国寻找官僚军阀作自己的代理人而中国人民的反使略、反封建的革命形势则在高之中。湖北、四川广西、浙江等地都连续发生农民暴动会党的活动也极普遍在北方有白莲旧系统的各派在长江流城有哥老会在广东有三合会这些会党的活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争的进一步的结合中日战争以后政府的兵力更行腐化所以当时已无法压人民的起义张之洞请日本人练兵就是因长江会党的活跃像四川大足山余蛮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就声势极浩大他们在反会的名义下进行反封建的余蛮子的旗帜一出,群众同声响应真是所谓:“飘布所到之处人民起而随之。”在义和团运动前长江会党已利用灭洋的旗号进行农民起义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同时中国国内的政治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在中日战争前已经产生的上层士大夫的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康有领导下的变法维新运动另一方面就是前面说到的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相结合的当然凡是改良主义必然带有抵制革命的性质常国内革命形势高地主阶级中资产阶级化的改良主义者知识分子会感到他们将与皇帝一起灭亡的命运但是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变法维新运动主要意义在于要求中国能够独立,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运动是当时资产阶级化知识分子的救亡运动”,也是符合于当时广大群众的要求的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中日战争使所有洋务运动在人民面前全部破产洋务派办工业失败于是使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有机会反对官办和官督私办”,要求自己的发展封建政府不得不给民间资本让出一条路但仍没有放弃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挠当时盛宣怀写信给李鸿章说广泛给民办工厂开路不行如果布都由机器制造那就要出乱子卖给外国人的土货和布可以用机器制造但却不能全部使用机器。

       一八九七年以后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设厂的数目增加了前后在上海设立了好几家商办的纱厂一八九八年,张謇又在南通设立了有名的大生纱厂但是与此同时日等帝国主义也在中国设立各种工厂像怡和老公茂等纱厂向华商的工厂进行挤轧帝国主义的商品在不平等条约的掩护下进行倾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是极其软弱的在政治上也没有势力,他们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帝国主义的压迫尤显著从八十年代起中国的改良主义者如马建忠陈炽郑观应等人的著作已经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反对不平等条约的一些部分如协定关税立议会这些代表了初期微弱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但没有成一种政治运动而康有等所领导戊戌变法”,不但在思想上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成一度轰轰烈烈的行动上的表现。


三、阶级关的变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

       资产阶级学者把戊戌变法看作是满皇朝的帝后之争或是新旧派之争以至英俄之争维新派代表英日的利益顽固派洋务派代表沙俄的利益),都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因而解释都是皮毛的不全面的错误的实际上帝后之争只是当时各种矛盾的一个比较集中的反映

       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在急剧发展当然主要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中日战争的赔款政府外债的增加使统治者更加强了对人民的榨取和掠夺农民的苦痛日益深重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矛盾的加深表现在当时许多地区农民的自发争上尤其集中表现在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上

       在这一期间新兴的由地主阶级蜕化而成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数量上有新的增加他们要求在基本上不改变封建统治的情况下取得发展新工商学的保障他们的力量仍是微弱的在政治上也不可能提出革命的主张

       另一部份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官僚买办阶级的力量也因帝国主义侵入后更深地培植而增强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在国内更增多起来

       小资产阶级一般不满意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但当时还没有资产阶级的革命体和革命纲领因此改良主义维新运动的纲倾能够得到小资产阶级广泛的响应和支持

       社会阶级关的变化影响到满统治内部的变化代表最顽固最落后势力的西太后虽然仍然抗拒任何的改变但翁同龢张之洞却想要改变一下来维持 巩固满的统治但张之洞与西太后的密切常他发现西太后决心维持旧制反对维新时他马上借口不同意孔子改制学说而脱离与维新派的关维新派与洋务派进一步分裂维新派与顽固派的争进一步明显而这一切矛盾就集中表现在帝党后党之争上

 

(二)维新派的生和变法运动的高

一、维新派的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及其主张强学会北京活动的失败和时务报上海的发行

       维新派的主要人物在行动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康有、梁启超和谭嗣同三人严复则在翻译西洋学说方面有很大的成绩。像赫胥黎的天演论》,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原富都由他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

       康有广东南海县人生于一八五八年戊戌变法时已经四十岁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中过举人在中日战争后中进士他受的是封建传统的但接受的是封建哲学中反对程朱的陆王学说沿袭龚自珍魏源等今文经学派而下公羊传所谓微言大义批评时政表示自己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在中日战争以前他即已接触西洋的学说中年来北京应试在来京途中经香港上海看到帝国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那一套东西也看到洋务派和广学会翻译的书籍这些知识与他的公羊学说结合起来。当九十年代初他从北京回到广东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就写了一本新学经考》。当时的官吏如孙家鼐陈宝箴都奏请毁版一八九四年满统治者终于查禁此书

       中日战等后他又以举人身份来京应考进士当时恰好满政府与日本议订马关条约于是他联合在京应试的举人一千多人上书皇帝就是公车上书),反对和约但这次的上书却被拒绝呈递他中进士以后又上书主张变法光绪皇帝看了以后嘉许接着又有上皇帝万言书》,被顽固派所阻同年七月帝党文廷式出而组织强学会康有及其弟子梁启超,均成强学会中的主要分子当时参加强学会的人很多大都政府中资格较浅的官吏袁世凯黄遵宪也是会员袁呼康大哥”。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有人演说又创中外纪闻的报纸宣传维新主张,但因参加份子复杂,所以不能成政治活动的强力组织李鸿章的亲家杨崇伊参加强学会后即告密说强学会是私立会党”,于是西太后强迫光绪封闭强学会

       强学会被禁后康有乃又回广州发表他的孔子改制考》,用他自己对于儒家学说的新解释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说孔子本人就进行过改制”。《孔子改制考》一书大大震动了顽固派于是张之洞著劝学篇》,中学西学的主张来反对孔子改制考》中所提出的变法主张一八九七年冬德帝国主义领胶东中国被瓜分的危机益形深重康复来北京第五次上书光绪并组织保国会。这次的上书博得了光绪皇帝的信任次年他和维新派进入政府从四月到八月通过皇帝的谕旨进行政治上的变法维新

       康有的主张总的说来就是:(一)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他们要求开放民族资本的道路广泛用机器制造改良主义的新运动当然不可能解决农民的要求但是也强调农业应该资本主义化。(二)在政治上要求君主立宪制开放政权求选人才参加政府实质上就是要求让新兴资产阶级的分子参加政权。(提出救亡的主张保障民族的独立生存他在保国会的演说中曾说:“如果不振作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已。”

       梁启超,生于一八七三年戊戌变法时才二十五岁他是康有的学生康有在政治上的主张也就是梁的主张梁极会写文章他发挥康有的理论提出以变的主张他之所谓群,就是士大夫阶级的目的就是保国保种提倡联合黄种君民同治以孔教,反对专制独裁外国侵略者及买办洋务派变的目的在变政体方法是废科举开学校改官制地方自治反对变枝节一八九七年他去湖南讲学宣传变法的理论和政纲对维新运动的推进起了重大的作用

       谭嗣同是维新派中最激进的分子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谭继洵是湖北巡抚他自幼读船山遗书》,早年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中日战争更刺激他发愤研究并提倡新学一八九六年他在南京著仁学》,每成一篇必与梁启超相商梁的思想当然对他有影响但他却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君民关 梁主张君民同治而谭嗣同却主张民治反对君权反对君臣之论他说“君也者为民事者也、税之取于民所以事之资也。”在对顽固派、洋务派的态度上梁主张妥协调和谭嗣同却主张他说:“今日中国能到新旧两党流血满地方有复兴之望今日但观谁勇猛耳。”他的思想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接近于革命的主张

       严复福建人变法已四十五岁一八七六年会游学英国海军大学一八九八年在天津出版国闻报》,译载外国重要政事及名著所译赫胥黎之天演论》,就在报上按期发表。《天演论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论点在当时全部中国被帝国主义鱼肉的局面下起了促进民族意识的作用严复与维新派有联系在当时上海时务报和天津国闻报分居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因而严复的想影响不下于梁启超。但他却是一个不甘心亡又缺乏勇气的知识分子。因为不愿亡国主张“设议院于京师而令天下郡县各举其守宰缺乏勇气,他一面痛恨专制政治,一面又崇拜专制皇帝.在上皇帝万曾书里,不敢提出民权,结百姓之心”。戊戌政变后严复没有被顽固派追究并不是偶然的

       一八九五年北京的强学会设立后张之洞见学会势盛曾捐银五千两充学费同年八九月间康有往南京请张之洞成立上海强学会分会担任分会的名誉会长上海强学分会成立一月余,会务发达会员张謇、陈三立岑春煊等多是维新派有名人士强学会被查禁后黄遵宪就上海强学分会基础上办报馆。出版旬刊《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时务报出世,“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中国有报以来所没有。”一八九七年梁启超到上海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时务报仍旧出版而且一时上海及附近地区出版报张杂志不下三十种维新派的影响不断扩大

       当时在中国的欧美资本家商人和耶稣他们希望满政治有某些所谓近代化的改革以便于他们扩大商业推广使帝国主义更有力地控制中国因此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开馆,并且延请一些维新派名士主笔侵略者的用心是十分毒辣的这些报纸对当时变法的传播有了一定的关一八八七年英国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广学会会员美国人李佳白林乐英国人李摩提太等又用中文著书介绍西学如李摩提太译著之一《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变通兴盛记》、《七国新学备要等书给中国维新派议论变法以根据一八八九年广学会发行之万国公报》,多载时事论及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供给维新派以变法运动的参考资料同时这些外国野心家也注意和维新派拉关,梁启超时务报主笔时就曾兼任李摩提太的私人秘书这也是维新派对帝国主义存在着幻想的一个原因


二、各地变法运动的高涨。维新派和地方封建势力的激烈以湖南代表)

       强学会成立以后,各地成立的学会极多但仍以北京中心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一书所载自一八九七年以来三年中各地成立之学会共二十四处这些学会的成立其目地在于影响本地的知识分子,联系本地的开明士绅来推动变法运动各地成立的学会主要的以湖南的南学会代表湖南的封建顽固势力特别强大以王先谦叶德辉代表南学会会员谭嗣同唐才常等与封建顽固势力争非常激烈

       湖南巡抚陈宝箴父子按察使黄遵宪督学江标都是维新派他们与谭唐等合作组织南学会创办时务学堂梁启超唐才常出版湘学新报湘报》,筹办新式水陆交通矿,设武备学堂练民团南学会会员共有千数百人省城设总会各县设分会。当时正是瓜分危机加强人心恐慌的时候南学会认如果万一中国瓦解则湖南必须保存将来复国的根据地他们准备组织起来进行地方自治湖南大地主顽固派王先谦叶德辉等人用各种卑污手段大举向维新派进攻将邵阳南学会的首顾樊锐皮锡瑞父子驱逐出境

       各地变法运动的高涨,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基础

 

三、一八九八年初康有提出变法纲领统筹全局疏并成立保国会号召救亡

       一八九八年德国强胶州湾以后全国陷于被瓜分的形势中十一月康有来北京上书光绪,请“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经顽固派多方阻挠直到次年光绪才看到他的上书大受感动翁同解也不得不密荐康有之才”。于是康有奉旨专统筹全局提出维新派的变法纲领。他的统等全局疏中开始“能变则存则亡,全变则存仍亡。”而法的领大旨则:(大誓臣以定国事;(上书所以广言路;(制度局以定新制;(四)各道设“民政局以举行地方自治

       同年四月康有等组织保国会,意在圃结一切以“救亡保国保种”。北京、上海设两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略具政党规模康有在成立大会上讲演大意谓:“二月来我国失地二十如再不改变则将沦今日缅甸越南印度。”此时满朝廷帝党后党的分裂因恭亲王之死而更明显而以胶州湾事变始外患危急亡国之祸迫在目前因此维新派乃与帝党结合。至同年六月光绪帝乃颁明定国是上谕宣吿变法

 

(三)戊戌变法的经过

一、维新派的系别和力量——以康主干主张自上而下的变法企图用和平方法在政治上争得有限的权利以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谭嗣同代表激进派地主官僚翁同龢张之洞孙家鼐等及买办官僚张荫桓和维新派的关系

       一八九八年六月光绪决定变法封建官僚的翁同龢张之洞孙家鼐等均与维新派有一定关系。但他们仅愿意取挽救封建统治崩毁的一些极有限度的改革他们都是封建主义的代表张之洞和后党关密切对康有孔子改制考中所提出的主张是痛恨的在一时期内他想利用维新派来推动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改变但是后来发现了变法运动超过了他所规定的限度而且能够巩固他的统治地位的不是西学而是他所取得的帝国主义的支持时他就决然弃了维新派

       翁同龢是帝党的主要人物但他不敢公然反对西太后他和维新派是阴合阳违他日记中始终骂着康梁的记载是可信的他是饱经世故的狡猾官僚他的变法主张只是在皇帝独断改革某些封建弊政对维新派他仅是企图加以操纵利用而不希望他们掌握政权因此他对以强学会来固和伸张光绪的势力是同意的但对光绪重用康梁等是反对的但翁同龢和光绪的关很深他在政府中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在后帝矛盾发展到尖锐的时候西太后就不问他对康梁等人态度究竟如何而必须先迫令光绪革他的职并即日驱逐回籍以便于布置发动政变

       张荫桓是个买办性极重的官僚他与康同乡以搞洋务出名故正途出身的官吏都看不起他喊他洋厮”。他跟光绪很接近他与英美的关甚深在总理衙门势力很大因此他主要代表英国势力来参预变法运动在百日维新运动中总理衙门对英国出卖了很多利益张荫桓本人也不能说是维新派

 

二、百日维新的进行和顽固派势力(以后党代表)的剧烈反抗

       当光绪决定变法召见康有详谈变法步骤维新派开始参与政权时后党顽固派也开始筹备政变反对变法

       变法从六月十一日到八月初六日共一百零三天所以称之百日维新”。维新派的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等四人进入军机处皇帝上谕的起草及对奏章的批示均由他们四人经管康有任光绪的顾问,梁启超则主译书局所以在变法运动中维新派所取得的仅皇帝的顾问及起草上谕的权而西太后在通令光绪驱逐翁同龢出京之后立即任命荣禄直隶总督统率董福祥聂士成袁世凯的三部分军队军政实权仍掌握在后党顽固派之手所以百日维新中一道道改革诏书下来企图除旧布新但却因缺少推行上谕的实际力量在顽固派的反抗下下面乃阳奉阴违这些改革并未能切实贯彻

       关于除旧的上谕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废八股改试策论。(各省书院祠庙改学堂。(裁灭绿营。(裁撒京内外大批衙门、官员。()准满人自谋生计。这些改革势将夺去近百万的饭碗而二百五十年来久惯寄生生活的满人这样的改革下突然失去特权陷入死亡的危境因此引起各种反动势力的强烈反抗布新方面主要的内容是:(办学堂首先筹备京师大学堂。(二)设中国银行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提倡各种实业直到允许私人办兵工厂。(三)奖励新著作新发明。(设立译书局编译书籍报纸一律免税。()准许自由开馆、学会。(编国家预算,公布岁出岁入按月发表。(广开言路不论官民一律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抑阻。(办农会商会

       六月间开始变法以来西太后即同时开始在京津间布置董福祥聂士成和袁世凯的军队而在湖南同时发生顽固派聚众哄散南学会殿打湘报主笔谋毁时务学堂的事件维新派也知道情势越来越严重所以主张速变而顽固派的反对也越来越激烈在九月政变以前顽固派已在准备下手。

 

(四)政变发生和改良主义运动的失败

       光绪在百日维新末期已感到自己很危险九月初西太后的亲信怀塔布和李鸿章的亲戚杨崇伊等往天津与荣禄密谋预定十月底帝后同到天津阅兵举行政变形势非常危急康有乃派自己的亲信徐仁录去天津见袁世凯请其保护光绪袁也表示同意日本伊藤博文来北京见光绪后情势更紧光绪密谕康有等说:“朕位且不保尔等可有何良策妥速筹商。”谭等商定召袁世凯入京九月十六日光绪召见袁世凯擢升侍郎令专办练兵事宜十八日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请他保护光绪皇帝袁世凯佯许诺并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二十日袁世凯请训回天津荣禄告密。夜西太后动政变,囚光绪,二十一日起即坐殿百日维新乃宣告结束。

       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中的作用不应该估计过高但是也不能完全加以抹杀他是满后叶比较有的皇帝他的失败也就是依靠皇权的改良主义运动在当时所铸成的失败

       光绪被囚梁逃走,军机四卿及杨深秀康有溥等六君子被杀顽固派在一个月内取消全部新政依复旧制但六君子的血并没有白流变法维新运动的失败和以后唐才常自立军失败后两湖维新人士二百人的牺牲,对以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刺激作用它也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是走不通的一条路使知识分子从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向前跨进一步走向了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五)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社会发展到一定情况下的要求——要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洋务派的官督商办成阻止民间资本自由发展的镣铐,近代工业无法得到发展洋务派新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则在中日战争中全部崩溃。洋务运动至此乃完全失去人心洋务派兴办的工业的失败给已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有机会反对官办和官督商办要求自己的发展在政治上产生改良主义的民权运动洋务派新建设的新式海陆军在中日战争中遭受彻底的惨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刺激了一部份的统治阶级及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合一切力量,来救亡图存,在政治上产生了当时的保国保种运动

       戊戌变法的终于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是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帝国主义决不希望中国正富强决不希望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又极其强大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密切结合阻止中国一切可能的进步因此企图和封建势力妥协并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援的戊戌变法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戊戌变法的失败给予人民以深刻的使中国人民懂得了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相妥协的改良主义的道路是永远走不通的

       戊戌变法失败后一年多就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人民的力量阻止了帝国主义的瓜分中国完成了改良主义者所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


第四讲:戊戌变法——邵循正(早期观点,仅供学习参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