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精髓五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个呢,也是孙武提出来的。也比较符合现在的时代主题:和平。我个人也是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一个国家,如何才能成为天下所有国家的仰慕对象?要以包容之心看待事情。
如果说对方真的想投降了,你为什么要死死咬住?这是何必?就算斩草除根了,自己的力量也会受到损害。得饶人处且饶人。
如果说你穷追猛打,打掉还好,只是别的国家看你不爽。如果说还没打掉,那么你就成了人家的世仇,一旦你弱他强,结果不堪设想!而且根据孙武的说法“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越往后是越难打的。
那么如何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首先,你得打赢,至少不被人打得团团转!(滑稽)
2。你要看清楚是真的投降,还是假的投降(一切分析都需要掌握前面两章内容)。如果是真的投降,能饶就饶。如果不是,也不要立刻动兵,下面是我的几种见解。
(1)从自己找原因。是自己不够厉害,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如果对方是觉得你能力不够,那只能说自己不行。
(2)将计就计,如果对方不是真正想投降,你就按照他的心思来,然后给他下个圈套,让他认为你相信了。
(3)舆论压力!如果他不投降,试一试向着他的百姓,他的臣子释放信号:告诉他们:我们是善良的,你们主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和平!这样子还有可能百姓会倒戈。毕竟,百姓最讨厌的就是战争。
那么这样子,可以免动刀戈,或者少动。最终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沙场相见,虽然可能会让个别特殊的人因为此事而亡,但是可以保证大多数人安全,和平。
用此计,切忌急于求成,好逸恶劳,坐享其成,表里不一,翻脸不认人!也不要得意忘形,失去尺度(比如曹操宛城战张绣,这事只能怪曹操自己)。如果犯了以上错误,结局可以参考不劝降的。
当然,有的时候错误留下对方力量是给对方机会进行反击,所以一定要冷静分析各个角度,确认对方投降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