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推荐三本磁共振神作,不看后悔

2022-09-27 14:29 作者:医工研习社  | 我要投稿

导语

“情怀”系列第8篇,“不看后悔”系列第2篇,推荐三类磁共振书籍,涵盖临床、工程与英文。

今天是“医工研习社”成立的第800天,期间完成156篇高质量原创,累积约60万字,超过《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的总字数。一路能坚持走到今天,完全得益于读者朋友的支持。

“医工研习社”擅长以简单、有趣的文字“降维解读”医学影像技术、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旨在让每一位读者都懂医学影像设备,都成为有主见的专家。

很喜欢蒋强盛老师的slogan:立足原理,联系工程,结合临床,解析技术真正的大师都是通吃原理、工程与技术的,像杨正汉老师、赵喜老师像那样。本文从临床、技术、工程等角度出发推荐三类永远不会过时的磁共振经典。

一、临床

1、推荐

杨正汉教授《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检查规范、临床策略及新技术应用》和张英魁老师《实用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技术解读》

2、阅读建议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检查规范、临床策略及新技术应用》,尽管本书已出版15年,但也绝对是最好的磁共振入门工具书(B站也有配套视频),没有之一!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非常通俗易懂

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影像人都是看电子版成长起来的,我们欠杨老师一本正版,期待再出新书。

《实用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技术解读》,本书是2021年出版,融合了很多磁共振新技术,如ASL、IDEAL、TOF MRA等。相较于杨老师的,本书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本书没有电子版,对于有GE磁共振的同行,可以考虑。

二、工程

1、推荐

赵喜平教授《磁共振成像》、王秋良院士《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电磁理论与构造方法》、俎栋林教授《核磁共振成像仪:构造原理和物理设计》

2、阅读建议

这三本书也非常好,但难度非常大,适合有理工科背景的工程师、者研发同行,抑或喜欢钻研的临床同行。《磁共振成像》偏重原理、硬件和临床,《核磁共振成像仪:构造原理和物理设计》教你从零造一台磁共振,《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电磁理论与构造方法》偏重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等硬件设计。

尽管内容扎实,但均不建议系统阅读,否则太容易被“劝退”,强烈建议以《磁共振成像》为学习主线,另外两本书作为辅助参考

三、英语

1、推荐

Donald W. McRobbie等《MRI from Picture to Proton》 3rd editon

2、阅读建议

之所以推荐此书,是因为书中有大量非常有趣的图片。此外,与国内书籍的从原理到实践不同,本书的逻辑是从图像到原理,更容易让人接受。

作为一本纯英文书籍,本书难度没那么大,可以作为我们学习英文的材料。此外,蒋老师在B站有专门解读,请关注B站up主:CTMR技术园蒋强盛。无论如何,无论临床还是科研,英语都是我们学好医学影像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推荐三本磁共振神作,不看后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