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月三十日读《艺术的故事》27

2022-10-30 23:12 作者:未来向宽WXJ  | 我要投稿

实验性美术 ——20世纪前半叶 笔记:   1.20世纪的建筑不产生于创新实验。未来是属于当时决心从头做起的人,他们不执着于风格或装饰,不斤斤计较于创新还是守旧。年轻的建筑家否定建筑是一种“美的艺术”的观念。他们完全抛弃装饰,打算根据建筑的目的来重新看待自己的任务。   2.包豪斯所提倡的理论有时被概括为“功能主义”,其宗旨是,只要设计的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就可以随它去,不必操心。   3.功能主义风格的最佳作品之所以美,不仅由于它们刚巧适合它们的功能,还由于它们是出自富有机质和鉴赏力的人之手,那些人知道怎样使建筑物不仅符合目的,而且看起来“合适”。   4.画家应该拿什么做实验,而他又为什么不能满足于在自然面前坐下来尽其所能去描绘它呢?答案似乎是,艺术家已经发现他们应该“画其所见”这个简单的要求自相矛盾,所以艺术已经不知所从。……回顾埃及人和他们在一幅画中表现所知而不是表现所见的手法,希腊和罗马艺术赋予图式化的形状而生气,中世纪艺术接着使用它们来讲述神圣的故事,中国艺术使用它们来沉思静想。总之,这些场合都不要求艺术家去“画其所见”,直到文艺复兴,这一观念才开始形成。   5.无论怎样做,我们总是不能不从某种有如“程式的”线条或形状之类的东西下手。我们内心的“埃及人”本性可以被压抑,但是绝对不能被彻底摧毁。   6.表现主义者对于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深有所感,他们想正视我们生活中真实的一面表现他们对被剥夺权利的人和丑陋的人的同情,避开任何具有美丽和优雅之感的东西,打掉“有钱人”实有的或设想的自鸣得意,这几乎成为他们名誉所关的大事。   7.印象主义用“快照”捕捉瞬间的景象,结果是一片凌乱的辉煌色彩,引起了不舒服的感觉;于是,就导致了对秩序、结构和图案的热切追求,它激励了那些强调“装饰性”简化的新艺术运动的插图画家,犹如当年激励了修拉和塞尚之类的艺术大师一样。   8.埃及人创作原则:从最能表现物体独特形式的角度去描绘对象。   9.绘画是在一个平面上表现深度,立体主义是一种尝试,它不去掩饰这个悖论,而是利用这个悖论取得新的效果。   10.现代艺术家想创造事物:重点在于创造而且在于事物。   11.在更遥远的往昔,所有艺术作品都是围绕着一个必要的核心形成,是社会给予艺术家任务——不管是制作礼仪面具还是建筑教堂,是画肖像还是画书籍插图。   12.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他们是些男男女女,具有惊人的天赋,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稀罕的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他们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唾手可得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踏踏实实地经历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十月三十日读《艺术的故事》2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