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海底喝可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杰视帮】

2022-05-13 13:52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和大家一样,虽然五一小长假已经过去了,但我依然沉浸其中。

 

这次小长假期间,我也有幸get了新的技能——潜水。



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都有两项执迷颇深的事物:雪和大海。

 

生活在一个内陆城市中,海洋很长一段时间是仅存于电视与想象的画面。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和经济都允许后,我第一时间去了海边。

 

除了震撼与敬畏,我也意识到,想要领略大海深层的美,仅会狗刨是不够的。

 

于是,【学潜水】被纳入了我的人生计划表里。




我想象中的潜水教学无外乎学学如何穿戴,如何使用氧气瓶就行。



但整个潜水教学下来,震惊到我了。

 

你知道潜水即使有氧气罐,操作不当也会氮气中毒吗?

 

你知道不同下潜等级,面临的耳压如何解决吗?

 

你知道呼吸阀掉落了,如何快速找回吗?




这次开放水域潜水员课程(OW),不仅让我 get 了潜水的新技能,更让我意识到了一种我们常用,但却没有在意的成熟思维模式:

 

——流程思维。

 

说到流程化和流程思维,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了工厂的流水线?



我们的现代工业运作,就是高度流程化的体现。

 

每个动作,每个零件,都经由严苛标准的流程,经历统一的步骤与程序,最后才生产出来。

 

高效,低意外,这是流程化的两大特点。




拿这次潜水来说,毕竟是陆生生物,进入无法呼吸的海洋,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如何确保每个潜水者的安全?

 

每来一个初学者都挨个把当下能想到的注意事项都讲一遍?

 

自己设备的穿戴、

同伴设备的检查、

入水方式的区别、

水中如何保持浮力、

下潜前的注意事项、

如何下潜如何上浮、

如何水下进行交流、

可能情况的处理方式

... ...

 

即使是记忆力再好,资历再丰富的潜水教练,也很难保证每一次讲解都能面面俱到。

 

如何高效地讲授注意事项?

如何保证每位学员的安全?

 

答案聚焦到了一点:流程化教学。




这种流程化教学不仅保证了每个教练的全面讲解,也让我们这些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的流程和清晰的表格化内容,能够更快地吸收。

 

比如下水前的六大关键字

“判、听、装、穿、除、检”

 

潜伴互相检查的五大步骤

“B、W、R、A、F”

 

水下环境对色彩、视野、声音、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水中阶段式下沉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水中逐步上浮时可能的状况和解决;

 

入水的三大方式、

下潜的五大步骤、

上升的五大步骤、

登船的五大步骤

... ...




这么多的内容在流程化的学习和表格化呈现下,我竟然很轻松地把它逐一学会了。

 

在这种高效教学下,我很快尝到了潜水的快乐。



也顺利通过了OWD课程,成为了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




这一次假期,除了潜水本身的快乐,我也头一次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被忽略的流程思维有多么重要。

 

有朋友会说,像设计师这种脑力工作者,工作中充满了创造性行为,和流水式工作毫无瓜葛。

 

其实,流程思维强调的是框架流程,而非对内容的限制。

 

这是一种用来高效解决单向线性问题的思维模型。




我们拿P4D举例。



我先来给P4D建立一个流程:

定透视→画草图→空间搭建→配色→质感处理→特效渲染→文案添加→定调出稿。

 

一个简单初步的流程就制作好了。

 

不管拿到什么产品,我们都可以按这个步骤推进:

 

1.先找出产品的透视,决定场景的透视点;

 

2.在透视标准下,围绕产品画出草图;

 

3.用钢笔或矩形工具将草图的各个元素绘制、填充、建立空间;

 

4.运用配色法则将各元素色块搭配;

 

5.再根据我们需求,用棱角打磨等方式,渲染好元素材质;

 

6.之后,是对光影与烟雾特效的处理;

 

7.最后,加上文案,整体调整后即完稿。

 

你看,虽然流程是固定的,但完全没有限制我们创作,在内容上大可以天马行空。




学过我们课程的朋友会发现:自己有时做练习时,好像就是这个步骤。

 

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明确做图流程。

 

也没有把这个流程应用在每次做图中。

 

所以很多同学的作品就像去开盲盒一样,时而优秀时而平庸。

 

当然了,P4D的流程不是这么的简简单单。

每个环节的执行标准,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每个环节对技法和创意上的需求...

 

都是带着流程思维有待完善的步骤。




另外,流程思维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制作之前。

 

它还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及时调整与改进。

 

拿到一张过往的稿子,我们依然可以套用流程,按环节检查有待改进的点,思考作品的优势与不足。

 

这种思考与改进的过程,比埋头盲目练习更加有效。




从海南回来后,我也决定把这种流程化思维带入我们培训讲师团队。



同时也会把我们P4D与合成教学,根据流程思维做个全面的统合和更新,

 

这一套新的学习方式,已经在去年6月份的新一期线下班和大家见面。

 

想更高效地汲取主流设计技法和设计思维,或单纯想跟我唠唠嗑,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

见证流程思维的魅力。





至于在海里喝可乐是什么样的体验...



好吧,我承认,这是摆拍。



在海底喝可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