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服·长夏狂欢季·二】至简 人物赏析
在上一篇,我们讨论了鸿雪的内心矛盾。过去的经历使得她把地上和地下一刀两断,彻底地划分成互相对立的世界。这让鸿雪在身份认同上,必须从中二选一。然而,她向往杜林的世界,身上却有着地上人的印记。
在这个前提下,她选择了割弃自己地上人的成分。这很合理,但不可能。这持续地折磨着她。直到游泳比赛和最后的演讲这两件事让她体会到,这个前提是多余的。她不需要否定自己的过去、不需要证明如今的优越,也能继续在杜林之间生活。由此,分歧被弥合,生活得以继续。
在本篇中,我们将用同样的方式,分析造成至简长久痛苦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内在成因,以及,解决矛盾的条件。
为此,我们需要搞清楚:
至简的创作理念;
他伙伴们的帮助起到的正面和反面作用;以及,
嘉维尔和极境的影响。

斯第奇的极简主义
至简和他的老师,芬奇画布,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极简主义,但细节上又有一点区别。
芬奇大师侧重的是“对抗欲望”,是在回应杜林人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尽管故事里没有明确的证据,这或许可以被理解成“即使能满足近乎无穷的欲望,也不要过分地放任欲望膨胀。”
因为建筑设计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大家对芬奇大师的认同就表明,在一次次阐述“极简主义”理念后,芬奇的思想至少在际崖城是被普遍接受的。而城里的杜林们确实表现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味。
这么看来,芬奇大师是成功地用“克制”回应了“富余”。
至简回应的概念则完全相反。
他只有一次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设计理念,那是嘉维尔最后在小屋里找到他的一幕:
你的生命有限,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他和身边绝大部分的人不同,至简是矿石病人,寿命比其他人都短。最刺激至简的体验不是“富足”,而是矿石病人的“匮乏”。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导致至简的理念表现为用集中回应匮乏。
卡奇会认为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但至简是无法接受的。同样道理,至简也不会喝酒,浪费时间。
芬奇大师的极简主义在于“不增不减”;至简则更进一步,“不能不减,要简化到只剩下最重要的一点”。那么对于至简来说,必须要把有限的余生全部投进去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超越芬奇大师、获得老师的承认、并把才华和思考落实成伟大的作品。这三方面相交于一点——完成穹顶。
矛盾的产生
矿石病给至简带来了对生活更深刻的思考,让他明确了目标。至简的艺术理念,乃至人生哲学,的最高体现就是这个目标。
然而泰极否来,反者道之动。这个理念开始酝酿反对自身的力量。这在后来表现为,最明白时间的匮乏的至简竟然陷入了拖延。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源头,回顾这是如何发生的。
矿石病不止促使至简思考,还影响了他的性格。芬奇大师对此总结道:
在对自己风格愈发坚持的同时,你变得越来越不喜欢与他人交流。
建筑设计是关乎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公共空间设计更是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唯一理解自己的老师已经离开了,至简又不擅长和其他人解释。对于际崖城的大部分居民们来说,至简不加解释的方案不算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不是感染者,感受不到至简的紧迫。竞标失败便是理所当然的。
偌大的际崖城,至简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就只有他自己的房子。但就算是他的房子,至简再一次鼓起勇气,向特米米他们介绍时,也没能把他的理念传达出去。缺少训练,终究是有心无力。在一次次失败后,不擅长便演变成了不愿意。
曲高和寡是客观规律。
但正如芬奇大师所说,如果把曲高和寡看作不去解释的借口,而不是自己仍有不足的结果,便会滋生傲慢和偏执。这把至简推得更加远离人群了。他甚至把“比杜林人还蠢”当作骂人的话。
至简脱离人群后,他便无法从旁人获取反馈和评价了。当一个人失去了反馈,他又能如何评估自己的能力?随着时间流逝,他又如何判断自己是进步了,还是在倒退?如果不能保持自信,至简又能如何解释过去的一次次竞标失败?
“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厉害?”
至简如果彻底失去直视穹顶的信心,就不可能实现他的目标。而由于他的极简主义理念,他眼中的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那么,结论就是:我的人生没有意义了。
所幸,他仍有信心。不幸的是,至简保持信心的最后方法只能是:绝不尝试。
只要不尝试就不会证实自己的失败。
你我都再熟悉不过了,不然我们怎么会在b站相遇呢?拖延症。
至简宁愿走上地面找人来修铁轨也不愿意修穹顶。无意识地,他违背了极简主义美学——在修穹顶的任务中,额外添加了不必要的新任务。
至此,“想修穹顶”和“不想修穹顶”的两个强烈对立想法形成了矛盾,成了近年来一直折磨至简的噩梦。而且不止如此,矛盾仍在发展。
矛盾的演化
如果穹顶项目失败就会宣告人生的终结,那么去做一个简单一点的项目,比如修个新地标会不会更安全一点?
不会,因为简单的任务虽然没那么容易失败,但失败的代价更大。
至简已经很久没有获得关于设计的反馈了,他对自己的能力已经失去了估计的标准。他从未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向自己证明,自己已经改变了、进步了。毕竟他已经好久没有出作品了。
因此,他无法保证能在新地标的竞标中成功。
万一简单的项目都失败了,那还有什么资格去挑战穹顶、去挑战站在顶峰的老师呢?
新地标项目的失败会在逻辑上导向同样的结论:人生没有意义了。
所以在至简尝试设计新地标的时候,他的心思全在游泳比赛的广播上,纸上什么都没画出来。当黛柯绮给他一个离开工作台的借口时,他立马就逃走了。
如此推论下去,至简可能甚至没有勇气去设计哪怕一根柱子——只要他仍然拒绝和别人交流。
总的来说,至简可以从修复穹顶中逃跑,也可以逃离每一件工作,但无法从自己的人生命题中逃走。最终还是要面对的,拖延没有尽头。
建筑设计师的生活就是至简过去的全部。就像鸿雪无法割舍乌萨斯人的身份一样,没人能彻底从自己的过去中脱离。
再这样下去,如果没有改变的契机的话,至简作为建筑设计师,甚至作为一个人,就废了。
解决矛盾的前提
至简是幸运的,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想帮助他。不过他从未向其他人坦白自己的想法,别人也就只能按照各自的理解来帮,所以效果有限。
耶奇、卡奇和黛柯绮分别表明,无论是催促、好心、还是体谅,都无法真正解决至简的矛盾。他们都给至简留下一定的空间和退路,这让他更加痛苦。
你我都很明白,这个矛盾只有一种解法。就是没有退路地做一份设计,然后接受大家的检验。要么做成,破除心魔;要么彻底失败,然后死心。
其他办法全部只能把这个必须到来的决断延后,而不能彻底解决这个矛盾。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就是把至简逼上最后的试炼,然后助他成功。
完成前半部分的,是嘉维尔和受极境启发的卡奇。嘉维尔没有落下的一拳让至简看到人生的走马灯,防下了多余的恐惧。卡奇的告别断绝了至简退让的借口——你不修,这个穹顶就没人修了。两人分别从理性和感性堵死了至简的退路。
而只要至简走出了第一步,他身边的人便都成为了他走向成功的助力。耶奇在他踌躇时鼓励他;直到离开前,卡奇仍在支持他。其他居民则通过一次次提问,让他把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
至简终于还是不负众望地成功了。他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第一次体会到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感觉。
这不只是完成了修缮穹顶的目标,更是他作为建筑设计师学成出师的一刻。随着电梯向地面进发,至简开始了他的跋涉。

至简的“摆”是不完全的“摆”。只想放弃,却不接受放弃的代价。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主题篇了。杜林人“完全地摆”和其中的底气会在第四篇分析。而下一篇我们来聊聊无敌的嘉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