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选择题做不好?学技巧析典例,分数蹭蹭往上涨

各位淀粉你们好!今天小编和各位分享的是关于图表题的技巧干货,同学们学完技巧干货后不要忘了后面还有图表题典型高考真题哦!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干货学习吧!

1. 图表数据类
【题型特点】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即以图表(表格数据图、曲线数据图、柱状数据图、饼状数据图)作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解题技巧:三看四注意
(1) 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2) 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3) 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4) 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5) 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6) 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7) 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具体操作:
(1)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命题特点: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变化来反映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统计图。它非常直接、直观地反映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趋势图,和表格类图表试题一样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的文字叙述并容纳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常被命题者应用到试题中,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解题思路:此类型数据图主要通过曲线来表示某一历史事物发展的轨迹和趋向。解答此类曲线图型试题时要注意从不同时间段内曲线的升降变化去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2)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命题特点:柱状图是建立在数据表格的基础上,以宽度相等而高低或长短不等的柱(条)形来反映数值大小及数量间变化关系的历史数据统计图。它既能对比地反映不同历史事物间的变化,又能整体反映某一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命题者抓住这个特征命题,以此考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判断推理等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柱状图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判别数、线变化,确定信息内容,即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断分析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3)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命题特点:历史表格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一领域的变化。由于表格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文字叙述并容纳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颇受命题者青睐,应引起我们重视。
解题思路:一要注意判断表格由哪些历史要素构成,尤其注意时间、空间;二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弄清表格所反映的问题和内涵外延;三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数量的变化,进而判断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4)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命题特点:饼状图主要用来显示某一历史事物的总体或内部结构及变化,能够较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其中用百分数表示的是相对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
解题思路:要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表的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根据通过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变化情况,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而联系设问综合分析,进行解答。
2. 图画史料类
【题型特点】
图画史料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般有文物图、人物图、美术作品、照片、漫画等类型。
【解题技巧】
(1) 文物图类
解答此类试题,一要能通过图片的表象特征,来判定其特定的所属时间;二要能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三要通过图片本身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把握其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在当时的用途及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过的作用,从图中推断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 人物图类
解答此类试题,一要平时多注意教材图片的掌握;二要通过图片所体现的人物特点,去判定人物所在的时代,并联系其主要事迹,明确此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 漫画图类
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是准确判定主题喻意。考生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
(4) 照片美术类
照片、美术作品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或反映,因而解答此类选择题,应注意据图中信息或题干的提示,判断照片或绘画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确定照片或绘画的主题及体现的正确或错误的方向,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判断备选项,得出符合题意的史实或结论。
3. 历史地图类
【题型特点】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主要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共同呈现都城的变迁、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范围的改变、行政区划的改观、河道的改变、战争路线及进程的描绘、区域性经济特征的展示、文化交流的路线等问题,通过这些地图语言反映历史现象的动态和人类活动的进程。地图类选择题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形势图、分布图、疆域图等。
【解题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要首先关注地图的图名、地图中的地名;其次关注图例;第三关注地图中的箭头和箭头指向。并结合地理知识和所学历史知识得出结论。总之,解答图片类题目一定要关注题干中、图片中、图片外的文字。
图表题典型例题及解析
1.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及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类型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上缴赋税,且朝廷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藩镇之间攻伐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中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政权和军权,拥兵自重,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2.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及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从北宋至南宋,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人数比重由三分之一以上增至一半以上,这主要是宋代科举制的发展为无贵族身份的平民子弟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B项正确;世家大族即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士大夫家族,产生于察举制,兴盛于九品中正制,衰落于科举制。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宰相的来源情况,未提及宰相职责、权限的变化,故C项错误;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其功能加强而非弱化,故D项错误。
3.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31)表2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及解析】A
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领域呈现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增加迅速,这说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吸收大量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未体现城乡联系,故B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情况,未涉及工业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
4.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答案及解析】C
材料反映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到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持续下降,说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的下降幅度,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的高低与私营企业主有关,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5.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表3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及解析】D
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根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故C项错误。
6.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6)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及解析】A
一般来说,自耕农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材料中100%的农户拥有土地,且占有130亩以下土地的占91.4%,据此推测,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占有131~300亩的农户为7.2%;占有300亩以上的农户为1.4%,说明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故B项错误;唐代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且材料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过均田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有土地占有信息,没有产量、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因此无从计算和推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
7.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及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成员中,非洲国家的数量和比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明显上升,而这些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这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65年联合国成员国中欧洲国家数量增加,但未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故B项错误;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材料反映了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且参与世界贸易的,不仅有主权国家,也有特殊地区,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相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追求互惠多赢。材料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其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
8.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图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答案及解析】C
从图中比例比重看,1965年时,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日本相对较少,而到1995年时,其他工业国、拉美和非洲有所减少,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无多大变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日本所占份额相对增多,这正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体现,故C项正确;1995年世贸组织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最为典型的是美国,但图中美国的贸易量并未增加,故B项错误;20世纪50、60年代,欧共体、日本崛起和不结盟运动兴起,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故D项错误。
9.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图6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及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的数量大幅增加,奴隶贸易作为欧洲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故B项错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等国纷纷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尤其英国,通过武力扩张、殖民战争等占领和扩大殖民地,到18世纪下半叶,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故D项错误。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总政策”主要体现为向美洲贩卖黑奴,黑奴贸易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进一步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和矿山开发,故D项错误。
10.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及解析】A
从图表可以看出,在“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英、美两国,这是因为中国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情况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而军备竞赛等促进了重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且急躁冒进出现于1958年后的“大跃进”期间,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11. (2007·全国卷文综·21)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答案及解析】B
从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根据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始下降,1960年开始逐渐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工农业比例失调加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曲线描述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故B项正确。
12.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图6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及解析】B
“麒麟”是中国自上古以来民间传说的吉祥动物,是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图6中外国使者贡献的“长颈鹿”,其长相与传说中的麒麟相似,加之当时君臣对长颈鹿知之甚少,所以认定长颈鹿就是麒麟,这反映了明朝官员运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贡品,故B项正确;中国传统绘画按照艺术手法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半工意画”,按照表现内容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按照画家身份分为“工匠画”“文人画”“院体画”,这些绘画类型在明代之前皆已全部出现,明初郑和下西洋时,中国传统绘画未出现新类型。图6应该属于“院体画”,一般认为开始出现于宋代,该类作品由宫廷画家绘制,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故A项错误;元明清政府都颁布过“海禁令”(“海禁”“洋禁”)。明朝“海禁”主要是禁止民间的海上贸易,官方海外贸易、朝贡贸易并不禁止,故“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并不能说明海禁政策的解除。且“海禁”期间,官方的贸易往来仍然可以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因视“长颈鹿”为瑞兽“麒麟”而“厚赐外国使臣”说明明朝君臣仍是传统观念,并未形成新观念,故D项错误。
13.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及解析】D
根据“1953年”“资源勘探”等材料信息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极大,漫画反映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故D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才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近代皆有矿产资源的开采,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C项错误。
14.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图5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及解析】B
漫画呈现了“奶奶的尺”与“阿姨的尺”两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两代妇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作用,讴歌了新中国女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故B项正确;1953~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坚持以工业化为主体,而仅借助材料着重刻画的两位女勘探队员无法推断此时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而且工业化是以机器大生产为生产方式,而奶奶做新衣属于手工劳动,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城乡差别,且城乡差别至今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
15.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及解析】D
斯大林格勒(旧名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畔,是重要的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苏联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在此领导了著名的察里津战役,1925年为纪念斯大林改称斯大林格勒。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亦发生于此,此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二战的战局,奠定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1962年被赫鲁晓夫改名为伏尔加格勒)、苏俄(1917.11-1922.12)、苏联(1922.12-1991.12)。斯大林格勒水电站1950年动工兴建,而此时西方国家针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早已实施,且漫画中西方人物手握核弹,亦是对苏实施遏制政策的有力证据。漫画中西方代表人物听到“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消息后的震惊与失落,表明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苏联完成工业化是通过1928年-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实现的,故B项错误;二战期间(1939年9月-1945年9月)苏联经济建设(1938年-1942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因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停滞,故C项错误。
16.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及解析】D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于1932年1月28日晚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率部奋起抵抗,此即一二八事变。此次事变促进了国内团结,建立了抗战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形象,转变了国际观念,第十九路军因此成为全中国声名大噪的抗日军队。1932年出产的该款火柴,以“抗敌牌”为商标,火柴盒上写明“挽回利权、振我中华”和“十九路军”等字样,该火柴公司显然是利用十九路军抗日壮举进行广告宣传,故可间接获知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思潮和运动的高涨,故D项正确;该款火柴出产于1932年,而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且材料未体现火柴工业举步维艰的信息,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提倡国货运动就已采用这种营销方式,并非新颖和首创,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故C项错误。
17.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及解析】C
罗马法强调司法公正,欲达此目的,首先需要查明案情事实,不被表象蒙蔽。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奉法律为唯一上司,依法断案,在法庭上,道德良心等规范须服从法律,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既要听取证人证言,更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既重视言证,又重视物证,不能有任何偏颇,故B项错误;司法独立化和专业化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不应受民意和舆论左右,故D项错误。
18.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及解析】A
材料反映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相距较近,且与多个诸侯国近邻,连通黄河、济水、泗水等河流,这样的区位优势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导致社会生产破坏,影响经济交往,故B项错误;“陶、曹鲁之间”商业繁荣,影响因素很多,交通条件只是其中一个非决定性因素;且材料未体现交通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未涉及城市规模扩大的信息,故D项错误。
19.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答案及解析】D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使用丝帛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货币,岭南和河西走廊地区使用金银货币。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很多地区拒绝使用铜钱(汉武帝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发行),而金银和实物则不会因改朝换代而产生损失。因此,使用铜钱的地区是商品经济较为活跃,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地区,故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直到南宋,江南经济才超过北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水平总体上仍高于南方,A项错误;河西走廊及岭南地区使用金银,主要是因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贸易多以金银为通用货币,以黄金作为贵金属易于携带与被认同,而非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受到战乱破坏较大,故C项错误。
特别说明: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开始了丝织业生产,但直到殷商和西周时期才有较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生产遍及黄河流域。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作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丝织业生产基本都在黄河流域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受到战乱破坏较大,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才逐渐恢复起来。
PS:今天是倒计时80天。同学们不要忘了制定第三个10天的计划,并发送到留言区哦!下面附上第二个10天的超链接,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自己第二个10天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在留言区反馈哦!
《掌握这些中国近代史疑难点,和错题说再见!》
end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
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
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
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
【轻巧便携】选《小黄书》
【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戳下方小卡片入手提分神器,也期待你早日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