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涛的职场牢骚-25岁失业了怎么办

2019-09-16 16:10 作者:涛说职场  | 我要投稿

涛的职场牢骚- 25岁失业了怎么办

 

这里说的25岁指的是包含了25岁以下的情况,要是把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期分成5个阶段,即成长,探索,成型,维持和衰退。经过了学生时期的学习积累理论知识,那毕业之后到30岁之前的阶段都可以定义为探索阶段。

 

为此,如果我在25岁的时候失业了怎么办呢?答案非常简单:继续的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我们将根据不同情况划分后进行分析,具体如下表:

25岁的职场阶段


针对以上的各种条件的组合,列举出几种情况来分享:

一、铁打不动型

一般进入公务员系统,企事业单位,教育、医疗等体系的年轻人,无论是怎么样的学历条件,身处在一线城市甚至到五六线城市,在一般的职能部门或者底层劳动岗位,基本也不存在会失去饭碗的问题,除非是因为犯了特别严重的错误或者脑子进水,嫌弃没前途工资低等主动离开,这类型的工作是很稳固的。

建议所有还处于失业的你: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就回去考公务员吧,或者想办法进入事业单位,即使是别人眼中的没钱途或安逸,那也只是另一种人生而已。

二、无所畏惧型

主要针对大专以下学历的广大群体,一般从事底层工种或服务业,就业方向集中选择在民营企业或者个体户,也有绝大部分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公司中就职,收入一般都在当地中下水平。即使是失业了,只要愿意,随时都能找到差不多类似的工作,收入和待遇也相差无几,关键因素是看老板是否慷慨大方,是否有人情味。

建议以上类型失业的你:找一个可以学习到一技之长的行业和职业吧。举个例子:许多年轻人当外卖骑手,这是不可以长期收获技能的工作,还不如当一个厨师,焊工,理发师,美容师来的技术含量高。或者,进修一下,报读一个专业的课程,如会计之类的,出来就业方向就可以相对明确。

三、忐忑不安型

这主要是指既有一定的学历,技能或者经验,面临失业后的状态,可集中表现在如:1、中专学历,但是已经从事某一特定工作多年,如厨师,待业的情况下考虑更换更加赚钱的行业,例如地产中介,保险销售等;2、大专以上学历,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几年,也从事过多种行业的同种岗位,例如销售,卖过化妆品,汽车等,现在正考虑是继续从事销售还是换一个职业;3、本科以上学历,在一家公司做一个岗位2年以上,看不到发展前途晋升空间按,希望换一个平台的。

这部分人是比较典型的25岁人的情况。在经历了学习成长阶段,在社会中历练了几年,掌握了基本职场生存技能,也经历了先就业的阵痛,处于重新择业的迷惘期,对于这部分群体,我的建议如下:

1、 先确定一下自己人生理想中的3年目标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概的意思就是以前大家都年轻没办法给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多的选择,不要听老师同学的,就是听父母的,凭靠自己的意志及时选择了现在的一份工作,而到了此时此刻也应该为自己去考虑一下。就眼前3年的目标到底是一个怎么有的情况。

①家人需要自己照顾吗?需要返回家乡吗?

②有无结婚的对象?收入是否足够支持成家?

③自己还有想要从事的理想职业吗?

④赚钱是否眼前最最最重要的事?还是可以再积累知识、经验、人脉?

⑤创业?已经有足够的资本了吗?

要是都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且获得包括自己和身边亲人的认同,那就是非常清楚的目标。告诉自己说:3年的时间来努力吧!

2、 我的行动计划

当我们知道了有怎么样的目标之后,可以选择的方向就是非常明确的,我在多年的HR职业生涯中遇到非常多的有关有想法有行动的年轻人,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

例子一:

当时我在一个外资旅行公司负责招聘,一位本科学历的女生,已经在当地国企性质的旅行社从事旅游线路策划的工作两年,应聘我们的线路策划主管,带领一个小团队负责东南亚的全新旅游线路设计,直接跟部门总监对接。这是一个相比原来工作岗位有晋升,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面试过程中我针对她资历的不足给与提问,意外的收获是及时是小女生,但是对于旅游行业的了解非常丰富,除自身从事的东南亚线路之外,还对欧美,日韩等国外线路有涉及,而这并不是她现在从事的岗位能接触到的,可见平时是有和其他线路的同事保持沟通,积极学习。二来是在面临没有团队管理经验的时候,能够阐述出自己若是站在主管的位置上,自己已经具备的管理能力和风格,对于暂时没有的经验和能力,也能从现有的领导中描述出来,因此我们给与了相对认同的面试判断,最终以比自身要求薪资低20%左右的待遇给与试用。 

这里提到的行动计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了自己希望从最基层的执行者到管理者,从业务初手到业务精英的角色转变,并且在知识、经验的积累上有明确的动作;二是在对未来面临的挑战中有充分的预期和准备。

例子二:

在国企工作期间,某领导发来一份简历,安排一个工作机会。邀请面试后发现对方尽管只是中专学历,出来工作已经7年,先后已经换了将近10份工作,从一般的餐饮服务员、送餐员、到电工学徒,甚至是销售都已经涉及。面谈中也发现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职业思考,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兴趣爱好在游戏动漫,在试图引向询问是否意向往兴趣方向发展职业,回答是当然考虑,可是没有门路和途径,进不去这样的公司,自己也没有去进修或者学习。于是在简短的交流后,本人也是直接回复该领导现在公司没有办法满足他的就业意向,断然拒绝了安排。

这里提出的反面例子主要是体现在:一、就业目标非常重要;二、只有动起来才能够越走越顺利,也才能看的清自己未来走的路。就以上例子中的男同胞,及时对游戏和动漫感兴趣,但并未愿意将期发展成自己的职业方向,更无法进行对应的行动。

3、 应该时刻总结

缺乏总结是许多经历了几年工作经验之后的职业者遇到的典型问题,在学生阶段,因为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需要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表现的过程,具体到以前用OFFICE是为的作业和论文,现在就是工作,一个错字一个错误的表达以前可能是扣分而已,现在将会是直接的领导痛骂!以往的社交能力都是建立在同学朋友之间的无利益关系之上,现在已经学会了在部门同事之间,其他部门之间甚至是其他的领导层面的关系经营上,这些方面都是有着本质的分别。而试错之后的经验总结就更显得重要和珍贵,毕竟在这之前都是可以得到谅解的,而现在关乎饭碗!

在往更高层次的职业攀爬的过程中,实时的总结经验更是应对挑战的最有利的方式。总结经验对应聘理想的岗位着关键的作用:1、判定现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从事当前的工作;2、是否积累的足够的潜力去应对新挑战。

总结就是:如果你连现在的工作都不好,怎么可能让你做更加重要的呢?

4、 行动起来吧

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想去尝试一下新的方向,要是不去了解一下,怎么可能知道能否适合呢?万一实现了呢?

段子:一个徒弟学艺三年,觉得功德圆满,便向师父表示,自己可以满师了。师父未回答,只叫他去装满一大碗石头来。徒弟依言做了。师父指着装满石头的碗问:“满了吗?”答:“满了。”师父便抓起一大把砂子,撒满了石头的缝隙,又问:“满了 “满了。”师父再向碗中撒入石灰,再问:“满了吗?”答:“满了。”师父又向碗中倾入大最的水,还是没有水溢出,继续问:“满了吗?”…… 结局是:那位自满的徒弟再也没答上话来。

正常的职业发展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几个状态:

①在一个单位中的基层岗位做起,逐渐成长,适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挑战,最后达到职场的理想高度;

②在一个企业中做了3、5年,跳槽到更有挑战性的岗位上,快速的适应并出色达成,用更少的时间完成职业的计划;

③多年辗转在不同的企业,甚至是3年5份工作,没所谓的,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能够在一个喜欢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25岁失业了,迷惘了一点都不可怕,因为还年轻,可以继续探索多3、5年的时间,到自己30岁了,再一次迷惘的时候回头看看现在自己,不就如当初认为高考很重要一模一样吗?所以,现在就是最好的安排,给自己加油打气!

 


涛的职场牢骚-25岁失业了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