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抓住关键期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扬长避短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一视同仁
教育公平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入学机会均等
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与共同发展
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复杂性
创造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重视沟通,提升交往与合作能力
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