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温铁军:为什么我对中国2022年的经济前景保持乐观?【跨年演讲】

2022-01-08 14:57 作者:高四胡同学  | 我要投稿

温铁军教授谈中国2022年发展前景


中国的经济发展。人们会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堪忧,但温铁军教授认为乐观


  1. 经历的困难
  2. 在2020年因为遭遇到疫情的影响,
  3. 同时也遭遇到全球经济增长下滑,
  4. 也遭遇到上一轮贸易制裁所发生的后续影响,
  5. 收到的影响
  6. 2020年,也就是上一个年度,
  7. 我们曾经出现过300多万家个体经济注销
  8. 40万股份制公司注销
  9. 2500万沿海的打工者失业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在2020年发生过,那在2021年,从就业的情况看,没有那么明显,尽管仍然有相当一批的企业注销,但是他的那个严重性似乎还不及2020年,从发生问题的情况看不是突发的,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甚至是可以说是一个危机延续的过程。那我们接着要看这是个什么危机?经过很多讨论,认为现在的危机是全球过剩


全球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是过剩的


中国现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必然发生的受全球过剩影响的中国过剩,因为中国体量过大,所以中国的过剩,某种程度上又是全球过剩的一个部分。20年前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1998年就已经表现为第一轮受外部的影响,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国内的盛产过剩,到2020年,这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中国携带着自己的生产过剩的这个问题,加入到本已过剩的全球化,现在20年过去,这个问题仍然客观存在。


温铁军教授的看法,是中国目前所遭遇到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和全球过剩几乎同步的,中国过剩是因为中国体量过大,所以中国的过剩以及过剩条件下出现的经济增长下滑,应该是一个客观的演化过程,大可不必太重的来看中国这个已经出现的这些问题在2022年的演化。

从2020年的中央五中全会,到2021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以及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所采用的这些政策话语,正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明确指出了以往面对危机的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节,这个经验过去是有效的

而现在仍然是有效的,现在这个跨周期调节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我们提出了七万亿的乡村振兴的投资计划,中国的投资从2008年当年的投资主要投向了实体经济,中国在十几年前大规模投资实体经济,形成的不仅仅是一般建设,而是城市化的高速增长。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边,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3%左右,那就现在可能达到64%。吸纳大量的投资形成的是实体的资本,实体的资本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用于跨周期的经济增长,现在用于乡村振兴的投资,其实是又一轮新的跨周期的投资调节,这个七万亿投下去,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把以前这20年,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脱贫攻坚等等这些国家战略,已经投到农村所形成的设施性资产,进一步用乡村振兴的产业投资把它激活,就是上一轮所形成的投资的那个资产,是一个大规模的资产存量。

中国在面对经济下滑,宏观调控的政策思想上已经有了一些和一般的西方的分析家们所看到的情况不同的新的动向,这恰恰是下一个年度,乃至于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可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政策因素。

九八年开始,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投资拉动的计划,无论是1999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还是2001年提出的东北振兴,还是2003年提出的中部崛起,还是2005年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每两三年有一个大的投资计划推出来,这些年已经形成的总的这个资产规模,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在一千三百万亿以上,这个数值应该相当于两百万亿美元的设施资产,这些资产就是跨周期投资所形成的巨额的可开发的、可激活的资产

我们说中国转向生态文明,转向乡村振兴,大家也都知道乡村是承载生态文明的生态化,要依靠对乡村的投资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寄希望于战略转型带动跨周期调节的投资,激活原有的大规模投资形成的设施资产,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还包括现在中国正在热议的两山,也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的是空间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的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有机的立体化的开展农业生产,把它变成循环经济,对中国来说,这个调整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边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动力来源。


所以我们一般情况下,大家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下滑,但很少有人看到中国正在做的跨周期调节,某种程度上是支撑我们现在的发展战略转型的。因此,中国承诺的对中国,对国际社会所承诺的碳减排,包括这次在格拉斯哥跟美国签署的联合宣言,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是无源之水,他是向生态化作战略转型的这些政策安排以及投资的安排是直接相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大家理解,在战略转型时期,一定是有某种代价的。


我们有很多内在的优势,或者有很多条件,还没有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识,更为重要的就是其实用中药来对付疫情。比用西医西药的方式更有效,第三个方面,国际社会很少有人注意的,我们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脱贫攻坚这个历史任务的完成和中国做逆周期调节又有关,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说成是国家承担了重资产投资的责任和资产投下去所形成的风险


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这种所谓举国体制,以国家承担了欠发达地区。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自己不可能形成的资本投资能力,国家承担这个投资能力,同时国家承担的投资风险。就是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可以零风险的获得投资收益最大化,但他并不做投资,这个投资国家会把80%的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交给贫困乡村,就等于是贫困乡村不投资,却获得了国家投资所形成的设施资产,这样,就可以使贫困乡村叫做轻资产的形成了重资产的结构。贫困农户,可以零资本的介入到重资产经营这样一套机制,我想也应该是我们在跨年之际,向世界上其他的各个国家,特别是有反贫困任务的国家。介绍的一个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




以上观点全部来自张铁军教授,如果支持务必三联视频


20:01





温铁军:为什么我对中国2022年的经济前景保持乐观?【跨年演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