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而人却逐渐成了草木
题头给 @戴建业老师
(一)
如果回到今年初,可能很多人看来又是一个感伤怀秋,冰雪悲冬的日子。
感叹的是一群德高望重的人,在2019年都如樱花一样凋零,让人感叹生命的流逝。
又有许多不公的事情,让人悲凉叹息。甚至网络上的一些新闻,更引起人们的不满,甚至恶语相向互相攻击。
比如说重庆万州公交车事故,一群人的麻木,就看着那位女子抢夺司机方向盘,使公交车坠入长江,车上司机和乘客(包括抢夺方向盘的那位女乘客)全部遇难
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之中,倘若回去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改变。
就比如说重庆公交车事故,我可以回去拉那个女的一下,让她离司机远一点,保全车上乘客的安危。
然而,过去的就是过去的,又有什么怀念的?
老调重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可是在如今的社会,人即有情,也无情;即热情,也冷漠。
有的时候,会嘘寒问暖,念你两三遍;
没有的时候,谁还会在乎你的死活?
正可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可能不太恰当。
当你和他/她处出一定感情的时候,你才会嘘寒问暖。当感情破裂的时候,就是这样——死活不管不顾的。
这只是一方面,很多人就是用这种态度,去处理一些事情——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新闻上报道见死不救的事情,社会上的人义愤填膺,而当事人却表示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感叹没有什么人情味儿了,都和木头人一样。
实际上很多人感叹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做——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因为人本来就是这样。除非这件事引起了他心中的共情心,价值观上的共鸣,她才可以在网上义愤填膺的说这件事是不对的,这件事应该这么做——事实上,有些事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而我为什么会说那句话——人非草木,而人却逐渐成了草木。
如今的事情上,很多人都是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
说他们是草木吧,也不对!
说他们不是草木的话,还是不对!的确挺荒谬的!
因为草木的根系一直向下发展寻找水源,枝叶一直在向上寻找阳光。
而如今的人,在一些言论的引导下,不加思考就群起而攻之,说这个不对并且死咬不放——正如草木的跟和叶一样,向着一个目标去盲目攻击了。
但他们是人,是有思考力的。
然而呢?他们去思考前因后果,事情经过了吗?
就因为一个新闻去破口大骂的吗?
我们知良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盲目,去破坏一些东西。
等到我们后悔的时候,一切都来晚了!
朋友们,如果网上或者别的再出什么热点话题什么的,不要想着说一拥而上。
而多应想想为什么!
否则我们这样的思维和草木有什么区别?
我们和暴徒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