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草药:活血丹。活血丹又叫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
民间中草药:活血丹。活血丹又叫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等,是一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种植的多年生草本。因为它的生长海拔在海拔50-2000米,因此像青海、甘肃、新疆及西藏这些地区是不能生长的。活血丹也是一种在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效果很好的中药材。
活血丹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肝经;胆经;膀胱经。
功能: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仆损伤。
1、利胆作用,能肿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纸醉金迷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
2、利尿作用,煎剂大鼠灌胃有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
3、溶解结石作用,能使小便变为酸性,而使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
4、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极度敏感,宋内痢疾杆菌中离敏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均不敏感。
活血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敷。
活血丹的食用禁忌
1、孕妇和哺乳妇女应禁食活血丹。
2、食用过多剂量,有可能引起恶心及晕眩。
3、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4、活血丹适合单泡,不适宜搭配其他花茶。
活血丹有毒吗
无毒。
活血丹的附方
1.治吐血不定:活血丹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
2.治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活血丹(锉),雄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加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
3.治衄血无时:活血丹,艾叶各-两,乌梅肉(焙干)半两。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
4.治风湿痛,关节炎:活血丹四两,白酒一斤。将茜草根洗净捣烂,浸入酒内一周,取酒炖温,空腹饮。第-次要饮到八成醉,然后睡觉,覆被取汗,每天一次。服药后七天不能下水。
5.治荨麻疹:活血丹五钱,阴地蕨三钱。水煎,加黄酒二两冲服。
6.预防疮疹:服活血丹。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
活血丹
常用别名:连钱草、透骨消、接骨消
植物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毛,搓揉有香气。苍四方形,略呈红褐色’,匍匐生长,节着地生根。单叶对生,有长柄;叶片草质,圆心形成或近肾形,边有圆齿2被细毛。花蓝色或紫鱼,具短梗,通常单生于叶腋,稀2朵或3朵簇生;尊管状,15条纵脉,被长柔毛,具芒状尖头;花冠有长简和短简2型,喇叭状,2唇形。小坚果长圆状卵形,深褐色,藏于宿存尊内。生于潮湿的沟边、山野,或栽培。主产于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生用或鲜用。
性味功用:苦、辛,凉。活血散瘀,利水渗湿,清热解毒。内服:10~15克(鲜品30~6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验方精选:
1急性肾炎:活血丹、地稔、海金沙藤、路边菊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肾炎水肿:活血丹、萹蓄各30克,荠菜花15克,水煎,分2次服。
3黄疸、腹水:活血丹15克,白茅根、车前草各12克,荷包草15克,水煎服。
4肾及膀胱结石:鲜活血丹30克,水煎服。
5跌仆损伤:鲜活血丹60克,捣汁加适量白糖内服;另取鲜活血丹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