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打工日志 Day 6 (2022.7.7)
今天,我们大多数新员工都被分了一位师傅,我的师傅是水果房的负责人,因此我就帮忙弄了一上午的水果——搬西瓜,洗西瓜,洗黄瓜,洗小番茄……
因为今天上午的活不太需要动脑子🧠,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边干活边思考海底捞的经营模式,最后总结出来几点:
1,海底捞就像蚁群一样,分工明确,每个人都专心干好自己的事就够了。这样的经营模式好处是办事效率高,但坏处就是团队的好坏全靠团队的领导者。我个人是不喜欢这样盲目地听从指令,服从安排,却不太有自己的想法的经营模式的——就比如今天,师傅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还比如我想去前堂,但经理们没有问过我们的想法就把我们都安排在了后堂。因此,海底捞最理想的员工其实是奴仆型的员工,就是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十分勤劳踏实,忠心耿耿。
2,海底捞的选人标准不是很严格,谁被分配到哪个岗位上也比较随机。我认为这是因为海底捞大多数岗位其实都难度不高,最多学个几天就可以上手了。同时,海底捞相比于其他同行对员工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宿舍要保持整洁等等,但其实一般不会主动淘汰员工,只要员工不犯一些原则型错误,就不会被开除。我认为这是因为海底捞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人员流失率本来就高,有人愿意留下来就不错了,不可能再把愿意留下来的人再筛选一遍,这样就不够人干活了。但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一些呆久了的老员工熟悉了海底捞的底线,就开始尽可能地划水摸鱼,会降低海底捞的工作效率。
如果我未来要开办老年大学,肯定要提供更加高级的服务。因此,我会更偏向于借鉴新教育的经营模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因为高端服务最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我会让我们的员工和顾客一起选择谁能留在公司和谁该离开。通过不断地竞争来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而且,我们不会随便分岗位,而是让员工自己选择想去的岗位,然后通过PK来决定谁能胜任,这样没有人会不服气。当然,要做到以上这些的前提,是我们公司有着很吸引别人的东西,让大家都想来我们这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本来实行这样的经营模式。新教育有丰厚的薪水和山长的智慧,那我们老年大学又有什么呢?
薪水肯定是要行业顶尖的,但光有薪水肯定也不够。首先,我们最高级的管理人员和陪伴老人生活的服务人员大多应该都是中国人,甚至是新教育的人,他们奔赴异国,对父母应该是有牵挂的,因此我就可以给他们特权,让他们的父母可以送过来免费住在我们这里。这只是其中一个办法,最核心的还是要发现员工最大的需求,然后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下午和晚上,我开始感到自己不如前两天一样有力了,开始有了更强的疲惫感。下午刚开始我仍然是在帮水果房的师父洗水果,然后就去洗碗和传菜,到了晚上,我继续传菜,却感觉比前两天传菜都要累,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之前都没有跑太多,现在有些不适应。果然,到了快要下班的时候,我的手脚都已经麻木,反而没那么累了。
今天,我也发现了海底捞人对于钱的态度,和我一起来的张哥在和我一起干活时抱怨自己没钱,我就问他要钱干什么,不是已经包吃包住了吗?他说他还要钱来买烟。就这样,他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都送给了商家。不过,我也会有这样的行为,比如在下班后买个冰棍买瓶饮料,和张哥买烟本质上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我听到我们前堂经理说自己每个月要还6、7千的贷款,因为自己花了上百万买了个二手房,这同样也是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送给了利益集团,换来了个没啥价值的房子。
最后,送自己一段《清心清语》里的话:
古人讲“顺则成人,逆则成仙”。
“成仙”之路就是提升自我之路,
因为“仙”代表着自由、自在、成功和自我的升华。
顺着走,就是成“人”之路,
要知道骨子里面人性是堕落的,
成“人”之路就是堕落之路。
顺逆由谁来决定?由你的心来决定。
有人愿意顺着人性走,就变成了凡人、庸人,甚至恶人、坏人;
有人愿意逆着人性走,就变成了好人、圣人、智者等等。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