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逆及光储逆变器专家交流:新市场,竞争者少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汽车LCA专家孙锌: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八大路径
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系列汇总
1、微逆主要市场?
主要是在德国。德国最有优势,除了Enphase就是昱能、禾迈,去年应该已经体会到利好政策的影响。
2、德国爆发后产能情况?
德国本身就是最大的户用市场,19年在欧洲占66%,意大利第二占12%。前年8万台,去年15万台,今年28万台,一直保持100%速度增长。
户用逆变器产能比较大,储能逆变器产能并不大,增长的速度太快了,不仅是产能问题,其他配套资源跟不上。芯片、端子、线缆、货柜、工人数量甚至说食堂大小在过快的增速下都可能会是瓶颈。特别是疫情下,很多东西都供不上。
规模太大了以后很多东西和原来的管理经验是脱节的,尤其是辅料的管理逆变器企业之前不重视。原来规模大的企业进这个行业供应链管理有优势,但是专业性上他们不够,比如芯片找英飞凌,新进入者排不上。
3、低压高压价格对比?
高压电池贵,比如升压是从48v升到母线电压370v,还是从700v电池降下来,电池来做的话需要高压组控,大概3000块钱,低压逆变器做的话同功率的低压逆变器比高压逆变器贵3000块钱,但是加上电池更便宜。而且现在高压电池不好买。20-50KW只有高电压的,20KW首航有,50KW的市场上没有,所以有定价权。
4、需求的半衰期?
例如国家经济崩溃的市场,用户寻找替代电网的设备,能装的人都想装,就会出现供应不足,后面要么是国家电网恢复了,就不用自备了,需求会下降得很快。如果经济形势恢复不了,原来装不起的人更装不起了,能装的人已经装了,需求会下降很快,除非是开发出更低价的产品,但利润也会下降很快。
欧洲会持续增长,和欧洲整个能源政策相关,2030年和俄罗斯脱钩,2030年前会一直缓步增长。微逆在德国是阳台方案,不是屋顶,开拓了新用户。德国至少有2千万人(1/4)在楼里,迟早其他国家都会跟进,住在大城市里的人都能享受便宜的电价。凡是能源不能完全自给的国家,例如美国、日本、韩国,都可以效仿。且这个不贵,非洲等市场都能用。微逆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屋顶上微逆和再上储能有重复投资的问题,且会降低收益率。储能和小光伏系统未来占比会越来越大。在有补贴的时候是往大了装,补贴退坡以后更多是家庭自发自用,所以储能和5KW以下的系统需求会更多。
5、会从电网变成点对点的?
储能是点对点的市场,打造能源社区。微逆是并网系统,仍然要依托于电网。如果电网不稳定,所有并网的都不能用。微逆主要是解决电价高的问题,包括储能对欧洲来说也不是为了解决电网稳定,而是为了调峰降低成本。
6、储能的预期?
市场很好,增速快,可以参考德国市场。预计德国今年28-30万台,翻番的情况。明年可能70-80%增长。今年三季度和二季度持平,四季度继续上升。大部分是1324或者1234,除了锦浪,锦浪原来产品形态不足,今年补足了,一季度产品还没有完全成熟,一季度发了2万台,所以今年可能做到20+万台。去年储能总共50万台左右,古瑞瓦特9.6万套,德业7万套,固德威6万套,锦浪3-4万套,华为14.7万套,阳光4-5万套。今年一季度全球30万套。
储能的供应是逐渐多的。首先是3-6KW单相储能,这块最简单,大部分厂家从这种产品开始。这块市场价格敏感度也高,像意大利、西班牙、东南亚市场。然后功率段要提升,非洲等地的需求向大功率转,原来储能只是用作补充,现在电网不行了对功率的需求提高。下一步是三相高压市场,技术难度更高,客户更挑剔。再往上是大功率的三相高压,20KW以上的,这个市场上能做的很少。
7、储能价格?
固德威去年价格7-8k,锦浪价格4k多,同样低价的首航是5k多,所以不是市场要求低价,而是锦浪为了扩张市场主动采用低价策略。
储能有可能出现功率越大单瓦价格越高,原因:一是功率大的产品少,厂商有定价权;二是储能并起来难度更大,对系统稳定性,线路、开关、连接设备影响很大,一台50KW的比5台10KW的加起来贵,但是省了很多系统中的器材、工时、调试的难度,经济性更好。
8、逆变器价格?
逆变器降价一点来平滑电池的涨价,电池长期来看是降价了。目前电池供应不上,很多用户都放弃购买大品牌了,包括欧洲也开始买杂牌了,所以品牌溢价下来了。电池涨价没有对逆变器价格进行挤压,因为客户会降低对电池的要求。
9、补贴力度?
补贴力度最大的是意大利110%,对储电侧补1400欧/KW,电池侧补1200欧/KW,可以从税收抵扣,安装商未来5年不用交税,对个人来说基本上不花钱。意大利光照条件好,不是能源生产国,适合做光伏。波兰最多一套系统补3000欧左右,相当于补了储能中电池的价格,波兰之前是光伏市场,现在转向光储最大的阻力是用户觉得电池贵。欧洲算下来政府买单的只有30%。德国装30KW的电池才3000多欧,补贴比例很低。
10、功率大的储能逆变器增速会更快吗?
本身在侵吞传统PCS市场,就是并网逆变器+PCS+EMS的工商业方案,类似组串替代集中式的历程。我们认为200KW以下的光储一体有绝对优势,500KW以上PCS更有优势。
11、微逆新进入者?
华为、阳光也在做,但有个问题和优化器有冲突,明年能投放市场。华为预计价格和品牌形象会比较高,和我们没有竞争。阳光就不太知道。有一些小的公司也在做,但是错过了微逆特别稀缺的时候,估计后年会出货。微逆明年还不会卷,后年会处于比较正常的竞争。微逆在侵吞小组串的市场,现在小组串有20多家在做,微逆只有5-8家,以后竞争也不会有小组串这么激烈。我们产品力好,不担心低价竞争。
很多组串厂家退出巴西等市场,说明利润已经很低了。我们组串的毛利率稳定,不追求组串的销量的增长。
12、微逆的预期?
微逆是新市场,竞争者少,抢组串的市场,今年涨2-3倍,明年1-2倍增长。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电力市场政策,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动力电池系列汇总,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石墨化专家交流,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