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获得内心平静?

2023-04-07 17:40 作者:每日一原创的怪番茄  | 我要投稿

从冥想中醒来,睁眼的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被镀上了瑰丽的色彩。我没有开悟,也没有变得更加聪明。我只是慢慢地平静了,然后变得更加清醒。

  

从大理回来后,我的记忆里并不是洱海,也不是古城。尽管洱海秀气,古城厚实,但外在的景致于我而言,只是浮光掠影一般的表象,虽然美,但也不至于令我动心。我感觉到一种特殊的东西,这种东西让我浮躁而摇移的心灵趋于平静。

  

很多人都在寻求内心的平静。而很多人也被困在无法平静之中。什么是内心的平静。又或者,什么是心?心理学上讲的心其实是脑,生理学上讲的心其实是心脏。心理学上说的“心想”,其实是“脑子想”。生理学上讲的“心动”,其实是“心脏搏动”。

  

图片来源网络:心脏



心跳变慢的时候,我们就平静了吗?如果是这样,每一个心跳较慢的人都是平静的?然而,我们知道,这里的“心”指的是“心脏”。而我们在探索的“心”其实是“心灵”。我们并不是在说某个具体的器官,我们在谈的是某种感觉。

  

人类的意识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时至今日,意识,大脑,心脏三者仍然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我们常识里面的“心”,其实大部分都是跟我们的“脑部神经”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我们所说的“心平静下来”就是“脑平静下来”吗?

  

如果我们把这个心理解为一种状态。当然地,这自然就是形而上学的框架。我们把自己视为四维空间里无数的自己中的一片,然后将其静止之后抽离出来去观察,会发现这一片会附带着某个尚未变化的东西,正是这个东西使得其与其他片不一样。此时,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一种描述的词汇,于是只能无奈地称其为“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假想中的四维空间



当此之时,我们其实并没有把我们的“心”视为一种高级概念,而是使得“心”成为了“物”的一种。因为这个“状态”一开始更常见于物理学里面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区分。而我们的“心”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我们说,这不是状态,而是属性,那么“心”就再一次降级,成为了大脑的附加功能。

  

我们不知不觉间,就把“心”默认为我们清醒时的那个意识。如此说来,我们在睡眠时就“没了心”。但是这不可能。我们不可能睡一觉起来后就变成另外一个人。我们更不可能处于睡眠时,便是“死心”,醒来后,便是“活心”。于是,我们好像发现了潜意识。然后,又好像觉得,这也是“心”。

  

图片来源网络:失眠



所以我们内心的平静,是意识的平静?是潜意识的平静?此时意识和我们大脑中的某些功能又要发生重合。这个功能便是情绪。不管一个人多么难受,只要分泌足量的多巴胺,他就能感受到快感。虽然这不可能是一种快乐。他或许也知道这不是快乐,因为他的意识没有感知到快乐,但是他的情绪的的确确是快乐的。




如何获得内心平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