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斗:探讨一下10名高手能否击溃100名普通人?

先前,我在【年轻的泰拳教练1V10,事实证明的一个道理,好虎也架不住一群狼-哔哩哔哩】 https://b23.tv/aZXlgiO视频底下发表了类似言论: 1教练会被10人围殴; 2教练背靠背,能和20人对峙; 3教练互相掩护,耗走30人; 10教练打得100人溃逃; 一伙体校生出征,能打出惊人战损比。 此言论一出,立刻遭到了各路好汉群嘲(当然也不乏一些赞同者)。 今天想邀请各位老爷,友善探讨这一话题,或者一条更本质的猜想: 1:10比例,是否双方人数越多,对高手越有利?
(确切一点,高手取酒吧事件时的柳海龙,普通人取当时被他一脚踢死的那个混混。大家觉得取样合理吗?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双方均为徒手。
你要说持械或捡砖头,这话题一年都讨论不完。 我认为是的,并给出三个论点:有效接敌,心理与崩溃,指挥协同 1.有效接敌
我认为双方人数越多,高手需要同时应付的普通人越少。 1.1. 场地宽阔,高手被包围
简单的几何现象,请看图:
当高手只有1人,会被10人包围,同时应付10名对手。
当高手有2人,会被12人包围,每人同时应付6名对手。剩下8人只能在后排看戏。
高手有3人,会被13人包围,每人同时应付4-5名对手。剩下17人只能在后排看戏。
高手有4人,被14人包围,每人应付3-4名对手。剩下26人只能在后排看戏。 相信你已经看出规律
(话说有没有几何大佬分析一下背后的数学原理)
,没错——
当高手有10人,被20人包围,每人只需应付2名对手。剩下80人在后排看戏。 这又如何?被独狼被10人围攻时,无法顾及身后的袭击,可能会出现原视频里被淹没的惨状。 当2名高手背靠背时,免去了后顾之忧,最多提防一下侧面。 当10人结阵时,对手2个2个正面排队送,相信对柳拳王来说不过打靶练习。 当然,上述是纯数学的分析,实际情况会复杂得多,但整体趋势是
人数越多,接敌压力越少。
1.2. 场地有限,高手无法被包围
现实中场地很可能不是空阔的,院门、窄巷、人行道等场景下,高手优势会进一步扩大。 EU玩家可能会想起一个概念:战场宽度。 双方人数越多,越容易达到该地区能容纳的战场宽度上限。此时单兵素质强的一方占有绝对优势。 极端点的例子,一条只能容3人并肩的窄巷,你就是有再多人也得3个3个排队上。此时只要高手有3人以上,就是一直1V1的打沙袋状态。 即使把巷子拓宽到10人并肩,两面墙的存在也会极大增加普通人上去包抄的难度。 徒手的例子不好找,使用冷兵器的数不胜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温泉关 张飞横矛当阳桥(21人阻拦曹军虎豹骑) 挪威斧手守斯坦福桥(1人斩杀40英军,最后英军长矛手摸到桥底偷袭才将其击败) 葡萄牙巨剑手Pedro Homem守甲板(1人斩杀数十明军,最终被大明铁炮降服) 2.心理与溃散
高手经过严酷搏击训练,心理素质坚毅冷静,
劣势不怯,优势不喜
。当然你也可以说混混常年在街头砍杀,见血则喜(这种观点很荒谬,但确实有人信)。我就假设双方心理素质差不多,但实力的切实差距仍然会带来一些现象。 2.1.对峙
10名混混包围了1位高手。高手向前踏出一步,怒喝:谁先来接我一拳?看着高手醒目的筋肉、扭卷的跤耳、粗糙的拳茧,正前方的几个混混退后了一步。但在高手视野的死角,一名混混突然窜出死死抱住高手。剩下的人一拥而上,扑倒高手,拳打脚踢…… 20名混混包围了2名高手。看着高手醒目的筋肉、扭卷的跤耳、粗糙的拳茧,前排的几个混混泛起嘀咕:这回没有视野死角了,我要是冲上去八成得吃记拳脚,后果应该不会太好(想想现实事件中柳拳王这一脚是什么效果),不如等队友先送,我再跟进,扑倒高手,拳打脚踢?于是混混们左顾右盼,谁也没上。对峙形成了。 现在10名高手肩并肩,对峙100名混混,但前排最多站20人,后排只能看戏。看着高手醒目的筋肉、扭卷的跤耳、粗糙的拳茧,还有脸上王の狞笑,前排混混只想问候身后的队友:今天赢不赢不知道,咱们前排几个肯定得交待在这里了,都是出来混口饭吃,要不你来站前排?短暂对峙过后,高手向前迈出一步,混混们嘴里骂骂咧咧,一哄而散。 2.2.溃散
假如100名混混真的热血上头,没有人出卖队友,整整齐齐地冲了上去,第二排混混大概会看到恐怖的一幕:前排的10名队友,几乎是在1-3秒内齐齐倒下,伴随着惨叫和飞出的牙齿和体液。 一个说法我没考证过:封建部队,伤亡达到30%才溃散的已经是精锐。对于混混,这个溃散阈值是多少?10%?20%? 总之,大部分混混将在战后完好无损,全身而退。高手并不需要真的各个以一敌十,只需要在短时间内击倒一部分人。双方人数越多,这种“火枪齐射”的效果越显著。 现实中的例子:昆山龙哥倒下后,他的一众弟兄一哄而散,没有一个想着给大哥报仇的。 3.指挥协调
人数越多,越难指挥协调。这显而易见。 1v10时,若某混混招呼:大伙一块上,弄死他!10名混混同时出击,在1人被ko后合力扑倒了高手。 放大到10v100时,包围圈一头的混混招呼一声,被淹没在各种嘈杂的咒骂声中。另一头的混混好像听到了,但又不经怀疑:这是自己人喊的还是敌人喊的?我冲上去了,身后的弟兄是没听到吗? 后排混混的参与感更差。他们连高手的面都见不到,只能看见前排的后脑勺。声音的指挥链无法传到他们这里,只能跟着前排盲目迈步。当前排的后脑勺在惨叫声中逐渐减少时,一些心志不坚者带头开始了溃逃。最终他们也没看见高手长什么模样。 反观高手这边,10个人还是很容易协调的(主要是怕谁打high了自顾自往前冲,其他人能把他拉回来),要是经验丰富甚至能主动突围。 推展阅读,虽然和我的题设不一样,但也希望有所启发: 【【兵击实验】古代武将真能以一敌百吗?看3国家队击剑VS50普通人!-哔哩哔哩】 https://b23.tv/lCJ8RLT 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很片面。整这么多字也是邀请大家共同讨论,要是我有偏颇之处也及时点醒我。
但希望大家拿出切实的论据,至少也就事论事。
什么“没挨过揍”“键盘谈兵,没见过血吧”“练拳把脑子打坏了”“无双游戏玩多了”这种人身攻击的, 以及“你一打十试试”“混混扔石头”“混混一刀攮死散打王”“特种兵完爆散打王”这种不审题的, 我也不删,留着丰富一下人类多样性。